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包括有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邻的直管段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短接头,所述直管一端与相连通的直管的一端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短接头联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管通过弯头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塔用盘管,可以实现较长的直管设置,减小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换热面积,并且减少了铜材的使用,制造成本低;对比同类型盘管此型在铜的用量上降低近10%,换热效率提高6%~8%,同时冷却塔净重降低5%以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用盘管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用盘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多是大管径> 16 11?11,铜管壁通常> 0.4 mm,使得同等换热量冷却使用的铜排盘管的铜材耗量增加,制造成本较高,同时较厚的铜管壁使得换热效率受限明显。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结构的换热效率低、铜材用量大。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成本低的冷却塔用盘管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成本低的冷却塔用盘管。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包括有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邻的直管段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短接头,所述直管一端与相连通的直管的一端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短接头联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管通过弯头连通。其中,所述弯头设置为弧形弯头,所述弯头的管径大于与所述直管的管径。其中,设置有弯头密封圈,所述弯头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弯头与所述直管的连接处。其中,所述弯头设置为端部外扩向外侧延伸的弯头。其中,所述直管的管径小于连接头的管径。其中,设置有短接头密封圈,所述端接头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直管与所述短接头的连接处。其中,所述短接头设置为端部外扩向外侧延伸的短接头。其中,所述直管段层叠排列设置,相邻的两排直管段交错设置。其中,设置有PVC孔板,所述PVC孔板设置于相邻的直管段之间。其中,设置有盘管框架,所述盘管组件设置于所述盘管框架内。其中,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于盘管组件的输出端和输出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包括有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邻的直管段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短接头,所述直管一端与相连通的直管的一端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短接头联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管通过弯头连通。采用本技术的冷却塔用盘管,可以实现较长的直管设置,减小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换热面积,并且减少了铜材的使用,制造成本低;对比同类型盘管此型在铜的用量上降低近I O %,换热效率提高6 %~ 8 %,同时冷却塔净重降低5 %以上。【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的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的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图3、图4包括有:I—盘管框架、2—直管段、3—直管、4—连接管、5——弯头、6——短接头、7——进水 管、8——出水管、9——PVC孔板、10——弯头密封圈、11——短接头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有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2,相邻的直管段2通过弯头5连通,所述直管段2包括直管3和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 一端设置有短接头6,所述直管3 —端与相连通的直管3的一端通过弯头5连通,所述直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的短接头6联通,所述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管4通过弯头5连通。采用本技术的冷却塔用盘管,可以实现较长的直管3设置,减小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换热面积,并且减少了铜材的使用,制造成本低;对比同类型盘管此型在铜的用量上降低近I O %,换热效率提高6 %~ 8 %,同时冷却塔净重降低5 %以上。具体的,所述弯头5设置为弧形弯头5,所述弯头5的管径大于与所述直管3的管径,所述弯头5设置为端部外扩向外侧延伸的弯头5。便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直管3,同时也增加了换热面积。进一步的,设置有弯头密封圈10,所述弯头密封圈10设置于所述弯头5与所述直管3的连接处。通过弯头密封圈10将弯头5与直管3或连接管4密封,防止冷却液渗出。具体的,所述直管3的管径小于连接头的管径,所述短接头6设置为端部外扩向外侧延伸的短接头6。直管3通过短接头6与连接管4构成了一根长的直管3,降低了长管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设置有短接头密封圈11,所述端接头密封圈11设置于所述直管3与所述短接头6的连接处。通过短接头密封圈11将直管3与连接管4密封连接,防止管路中的冷却液渗出。所述直管段2层叠排列设置,相邻的两排直管段2交错设置。采用此种设计的盘管换热效率最好。其中,设置有PVC孔板,所述PVC孔板设置于相邻的直管段2之间。PVC孔板用于支撑直管段2,使其安装牢固,承压力强。其中,设置有盘管框架I,所述盘管组件设置于所述盘管框架I内。其中,设置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8分别设置于盘管组件的输出端和输出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邻的直管段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短接头,所述直管一端与相连通的直管的一端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短接头联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管通过弯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包括多根直管段,相邻的直管段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段包括直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短接头,所述直管一端与相连通的直管的一端通过弯头连通,所述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短接头联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管通过弯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设置为端部外扩向外侧延伸的弯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弯头密封圈,所述弯头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弯头与所述直管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用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头设置为端部外扩向外侧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芭朴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