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俊堂专利>正文

急救心跳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440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急救心跳机及其使用方法。急救心跳机包括壳体、心电监测电路、心电图显示屏、电脉冲电路和多根导联线;心电监测电路和电脉冲电路设置在壳体内;心电图显示屏设置在壳体上;心电监测电路与心电图显示屏连接;心电监测电路至少与两根导联线连接,用于监测人体心跳;电脉冲电路连接心电图显示屏;电脉冲电路与心电监测电路连接;电脉冲电路至少与两根导联线连接,用于给人体发射脉冲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急救心跳机,通过将心电监测电路和电脉冲电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将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功能结合在一起,且操作简单易学,仪器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1、心脏除颤器。目前抢救病人的常规是,除了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以及心内注射外,有时还要用除颤器。除颤器是由产生单个强大电流的电路构成,可单次充电一放电50—400ffs,电量一般为150— 270焦耳,充电时间长,每次需10秒,慢而复杂。而且只适用于心脏室颤时试用1-3次。并且要由心内科医生或急诊科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2、心脏起搏器。又叫植入性人工起搏器,其主要由微电脉冲电路构成,形状微小,可手术植入病人的前胸上部的皮下体内,主要用于心侓失常、心脏跳动失控而有心跳停止危险的病人,它需要病人长期佩戴,并需由高级专家以手术的方式植入病人胸前,其电极还需要送入病人的心房和/或心室内。在抢救病人时,目前世界上还都未真正用上起搏器。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集两种功能为一体且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的设备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心跳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急救心跳机,包括壳体、心电监测电路、心电图显示屏、电脉冲电路和多根导联线;心电监测电路和电脉冲电路设置在壳体内;心电图显示屏设置在壳体上;心电监测电路与心电图显示屏连接;心电监测电路至少与两根导联线连接,用于监测人体心跳;电脉冲电路连接心电图显示屏;[0011 ]电脉冲电路与心电监测电路连接;电脉冲电路至少与两根导联线连接,用于给人体发射脉冲电流。进一步的,电脉冲电路上设置有第一旋钮,用于控制脉冲电流的大小。进一步的,电脉冲电路上设置有第二旋钮,用于控制脉冲的频率。进一步的,心电监测电路上设置有可视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心电图的显示范围和控制心电图显示屏的开关。进一步的,导联线上远离心电监测电路和电脉冲电路的一端均设置有电极夹。进一步的,心电监测电路和/或电脉冲电路的电源的电压为6V。进一步的,急救心跳机还包括心电按需电路;心电按需电路与电脉冲电路连接;心电按需电路与心电监测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急救心跳机的使用方法,开启心电监测电路和电脉冲电路;将连接心电监测电路的电极夹夹住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贴于患者胸前,通过心电图显示屏监视患者心跳;电脉冲电路连接的电极夹夹住导电针;将导电针插入患者心脏优势敏感部位,对患者心脏进行刺激恢复。本专利技术急救心跳机,通过将心电监测电路和电脉冲电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将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功能结合在一起,且操作简单易学,仪器体积较小,携带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急救心跳机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急救心跳机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正常显示心电图;图4为直线式心电图;图5为室速心电图;图6为室颤心电图;图7为电脉冲频率图;图8为共模双重信号图。图中,1:按需开关;2:电动心跳开关;3:壳体;4:心电图开关;5:USB导联线插口 ;6:第一导联线;7:第二导联线;8:第三导联线;9:电极贴片;10:导电针;11:电极夹;12:心电图显示屏;13:频率灯;14:频率开关;15:电脉冲电路;16:心电监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克服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几种仪器单一存在或操作复杂等不足,从而制作了本专利技术的急救心跳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急救心跳机,包括壳体3、心电监测电路16、心电图显示屏12、电脉冲电路15和多根导联线;[0041 ] 心电监测电路16和电脉冲电路15设置在壳体3内;心电图显示屏12设置在壳体3上; 心电监测电路16与心电图显示屏12连接;心电监测电路16至少与两根导联线连接,用于监测人体心跳;电脉冲电路15连接心电图显示屏12 ;电脉冲电路15与心电监测电路16连接;电脉冲电路15至少与两根导联线连接,用于给人体发射脉冲电流。首先用现有的小型心电监测仪的两根导联线安放在人体胸前右上左下的位置,可以测到正常的心电搏动波,从而可以验证简单的两个导联导联线就能够简便的测出人体正常的心电图波形。用电脉冲仪反复试验,将电脉冲的两条导联线逐渐在发放电脉冲时与心电监测仪的两条导联线相连接,达到两块电路的输入输出参数相互匹配,并测出了电脉冲信号在心电监测仪上显示的波形及变化形状,从而可以验证了心电监测电路16和电脉冲电路15能够相互匹配。把心电监测电路16和电脉冲电路15合二为一,组合成一体的方式为:把电脉冲电路15的一根导联线与心电监测电路16上应该安在患者左下胸的导联线相连,把电脉冲电路15的另一个导联线独立接到输出插口上,再加上原来引出的右上胸的导联线,这样一共三根导联线即可实现。心电图显示屏12可以显示心电图,还可以显示电脉冲频率,如图7和图8所示。有了电脉冲电路15,可以使输出的电压电流可大可小,这样就可以替代了心脏除颤器的功能,更是将心脏起搏器的功能方便的搬到了垂危病人的急救过程中,使它的功能能够发扬光大。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利用电脉冲电路15就可以实现心脏起搏器和心脏除颤器的功能,大大简化了装置的结构,使其更加的简便,操作也变得更加的简单。进一步的,电脉冲电路15上设置有第一旋钮,用于控制脉冲电流的大小。将第一旋钮接入电脉冲电路15中,对电脉冲电路15的大小进行调控,从而可以对不同的情况适用不同的脉冲电流,即刚死亡的病人和濒临死亡的病人使用的电流强度不同,从而可以达到起搏或除颤的效果。因第一旋钮是控制脉冲电流的,所以还可以叫做电动心跳开关2。进一步的,电脉冲电路15上设置有第二旋钮,用于控制脉冲的频率。将第二旋钮接入电脉冲电路15中,对电脉冲电路15的脉冲频率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针对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频率,即刚死亡的病人和濒临死亡的病人使用的电流强度不同,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第二旋钮是控制脉冲频率的,所以还可以叫做频率开关14。进一步的,心电监测电路16上设置有可视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心电图的显示范围和控制心电图显示屏12的开关。当心电图显示比较微弱时,需要将心电图进行放大才能看清楚即时的心跳频率和强度。因此,利用可视调节旋钮,将心电图显示屏12中显示的心电图放大或缩小,从而能够更清楚更准确的显示心电图。进一步的,导联线上远离心电监测电路16和电脉冲电路15的一端均设置有电极夹11。通过电极夹11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急救心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心电监测电路、心电图显示屏、电脉冲电路和多根导联线;所述心电监测电路和所述电脉冲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心电图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心电监测电路与所述心电图显示屏连接;所述心电监测电路至少与两根所述导联线连接,用于监测人体心跳;所述电脉冲电路连接所述心电图显示屏;所述电脉冲电路与所述心电监测电路连接;所述电脉冲电路至少与两根所述导联线连接,用于给人体发射脉冲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心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心电监测电路、心电图显示屏、电脉冲电路和多根导联线; 所述心电监测电路和所述电脉冲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心电图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心电监测电路与所述心电图显示屏连接; 所述心电监测电路至少与两根所述导联线连接,用于监测人体心跳; 所述电脉冲电路连接所述心电图显示屏; 所述电脉冲电路与所述心电监测电路连接; 所述电脉冲电路至少与两根所述导联线连接,用于给人体发射脉冲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心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电路上设置有第一旋钮,用于控制脉冲电流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心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电路上设置有第二旋钮,用于控制脉冲的频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救心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监测电路上设置有可视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心电图的显示范围和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堂徐庆良
申请(专利权)人:徐俊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