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31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动工具,在具备基座和通过旋转动作可以离开和接近于该基座的作动体,构成为外力作用的作动体上,该作动体与基座碰上或接近时,与该基座之间构成的作为手动工具的功能部发挥其功能的手动工具中,其特征在于,设有:    接受使上述作动体朝向上述基座的方向的按压操作力的操作部;和    位于该操作部与上述作动体之间,并将操作部承受的操作力传递给上述作动体的旋转凸轮,使设定在该旋转凸轮中,距离旋转中心相对较远的部位上的被接触部压接在操作部上,由此在上述作动体的偏离旋转中心的部位上按压设定于距离旋转中心较近部位上的操作力传递部,从而将施加在操作部上的操作力传递给作动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作为订书机或打孔机等利用的手动工具
技术介绍
例如,通例是,一直以来应用于装订纸张等用途的订书机(也被称为Hotchkiss),具备基座和通过旋转动作可以与该基座离开或接近的作动体,向作动体付与操作力,使该作动体与基座碰上或接近时,使被构成于其与该基座之间的功能部发挥功能,将订书钉向基座压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专利文献1)特许263134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9328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许2671255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2-28877号然而,在这种订书机中,将上述作动体向上述基座按压的操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杠杆的原理,通常相对作动体的转动端侧施加操作力。这种情况下,在握持订书机整体进行操作的小型工具中,操作性并不是那么难,但在与手的大小不适应或放置式的比较大型的工具中,并不能说操作旋转的作动体的旋转端一定是稳定的操作。这种问题,即使在穿孔用的打孔机等中也相同。因此,在这种手动工具之中,有在该手动工具的中心附近施加操作力,可以进行更稳定的操作的工具。特别是,由于在操作作动体的转动端附近的情况下,使所需操作力变小,但使操作部移动的距离增大,而在操作基端部附近的情况下,使操作部移动的距离减小,工具所需的操作力却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故优选虽然利用这种杠杆原理,但无论在哪个位置施加操作力,都可以同样得到减轻操作力的特性的工具。进而,如果操作力的施加方法可以多样化,就可以得到即使对于手的大小不合适的人或握持力较弱的人、手不方便的人等来说,也更优良的手动工具。本专利技术是要新提供一种具备这种功能的手动工具。为了达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在具备基座和通过旋转动作与该基座可以离开或接近的作动体,构成为外力作用在作动体上,该作动体与基座碰上或接近时,在与该基座之间构成的作为手动工具的功能部发挥其功能的工具中,其特征在于,设有接受使上述作动体朝向上述基座的方向的按压操作力的操作部;和位于该操作部与上述作动体之间,并将操作部接受的操作力向上述作动体传递的旋转凸轮,使设定在该旋转凸轮中距离旋转中心相对较远的部位上的被接触部压在操作部上,由此,在偏离上述作动体的旋转中心的部位上按压设定于距离旋转中心较近部位上的操作力传递部,从而将施加在操作部上的操作力向作动体传递。若为这种构成,由于旋转凸轮借助杠杆的作用将被输入被接触部的操作力从操作力传递部向作动体传递,故即使在距离作动体的旋转端部远的旋转中心侧附近的位置上按压操作力传递部,也可以十分轻的力旋转驱动作动体。因此,将操作部的操作位置定位于该手动工具整体的中央附近的设计也比较容易地成为可能。在设置有积蓄与操作部的按压操作量大致成正比,使该操作部回复至原来位置用的回复力的弹性体的情况下,设定为与操作部的按压操作量大致成比例,且从被接触部到操作力传递部的转矩臂逐渐变大是有效的。若为这种构成,由于转矩臂的逐渐增大,将伴随操作逐渐增大的弹性体的反弹力的变化抵消,成为在操作范围中所需操作力可以均等化。为了使操作性提高,操作部优选通过导向部,相对基座可以平行移动地被支持。根据这种构成,将操作部做成平面地扩展的某种构成,成为无论按压何处,操作感都可以均匀化,放置后也可以利用手关节等操作。当然,操作部也可以是通过支承轴,相对基座可旋转地被支持的构成。旋转凸轮和操作部没有必要一定做成分体,旋转凸轮的被接触部可以兼做操作部,或旋转凸轮的被接触部与操作部一体构成的方案也可以。本专利技术,由于是上述的构成,作为功能部的功能,可以将在作动体与基座碰上或接近时,向该基座压出订书钉,装订位于其与该基座之间的纸张等,或者在作动体与基座碰上或接近时,向该基座压出打孔机刀刃,将位于其与该基座之间的纸张等穿通装订孔等,作为各种工具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案的手动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方案的手动工具的侧视图。图3是该实施方案的手动工具的俯视图。图4是该实施方案的手动工具的仰视图。图5是该实施方案的手动工具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x-x剖视图。图7是与该实施方案的手动工具使用时的图5相对应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的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外的实施方案的图。标号说明K、K1功能部S手动工具S2 弹性体(板弹簧)1基座1x 旋转轴2操作部3作动体4旋转凸轮4a 被接触部4x 旋转轴6导向部43 操作力传递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工具S,是具备作为订书机的功能的工具,如分别在图1的立体图、图2的侧视图、图3的俯视图、图4的仰视图、图5的中央侧剖视图和图6的图5中x-x剖视图中所示,俯视大致呈卵形,其具备被承载于桌面上的基座1;接受将订书钉向上述基座1压出的操作力的操作部2;和具有向订书钉传递上述操作部2所接受的操作力且将该订书钉压出的功能的操作力传递机构M,同时,构成为通过向基座1压出订书钉,而将位于基座1与订书钉之间的纸张等进行装订。上述操作力传递机构M具备具有将订书钉向上述基座1压出功能的作动体3;和将上述操作部2所接受的操作力向上述作动体3传递的旋转凸轮4。并且,还具备位于上述基座1和上述操作部3之间且具有收纳订书钉的仓体51的框架部5。另外,上述作动体3和上述框架部5可以构成为与作为现有的订书机所公知的结构相同。上述基座1具有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上设置切槽11a的基座主体11;和被配置于该基座主体11的切槽11a上的订书钉基座部12。上述基座主体11,在上述切槽11a的基端部两侧设置立起板111,贯通该立起板111的旋转轴1x上可以旋转地支撑上述订书钉基座部12。图5中用虚线表示使订书钉基座部12旋转的状态。另外,在两侧的立起板111的后端上部之间,横架设置被覆板112。该基座主体11由合成树脂形成。上述订书钉基座部12与上述已有的订书钉的基座大致同样地构成。即,具备呈细长板状的基板部121;从上述基板部121的后部两侧缘立起的立起部122;和与上述基板部121及上述立起部122接触安装的夹紧板123,且在该夹紧板123的转动端部的上表面上,具备引导订书钉的钉脚部分的弯折方向的夹紧槽1a。上述基板部121与上述立起部122,和基座主体11一样,由合成树脂形成。另一方面,上述夹紧板123,由板金加工而成。再有,上述订书钉基座部12虽然如上所述,借助旋转轴1x被基座主体11可以旋转地支撑,但也可以如后所述,借助旋转轴1x,可以旋转地与上述作动体3及上述框架部5连接。还有,上述基板部121的转动端上设置有固定爪12a,通常该固定爪12a与基座主体11的卡合凹部11x卡合,从而互相固定在相对位置上。上述作动体3,在本实施方案中构成为与已有的订书机所公知的结构大致相同。即,呈在朝向基座1的方向上开口的槽状,且如上所述一端部以旋转轴1x为中心可以旋转地与上述订书钉基座部12连接。而且,在其转动端上具备与订书钉接触,并具有按压该订书钉向上述基座1压出功能的驱动杆31。上述框架部5,在本实施方案中也构成为与已有的订书机所公知的结构大致相同。即,以和上述作动体3共同的旋转轴1x为中心,与上述订书钉基座部12连接,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井隆史大里秀郎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