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2282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格栅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人工湿地,格栅池与厌氧池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置第一溢流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溢流堰,沉淀池与消毒池之间设置有第三溢流堰,消毒池与人工湿地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去除乡村生活污水中的磷,避免含磷的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影响除污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驱动,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乡村污水处理领域,地埋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应用最为广泛,其工艺为:格栅池一厌氧池一好氧池一沉淀池一出水池一人工湿地一排放,该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C0D、氨氮和B0D,污水经过这种工艺处理后一般都能实现达标排放。而乡村的生活污水一般含磷量较高,现有的工艺设备很难除去污水中的磷,并且在排放进入人工湿地后,还有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人工湿地的除污效果;另外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需要耗费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目前乡村采用的地埋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无法除磷从而造成人工湿地富营养化以及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格栅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人工湿地,格栅池与厌氧池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置第一溢流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溢流堰,沉淀池与消毒池之间设置有第三溢流堰,消毒池与人工湿地之间通过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格栅池(1)、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消毒池(5)以及人工湿地(6),所述格栅池(1)与厌氧池(2)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厌氧池(2)和好氧池(3)之间设置第一溢流堰(7),好氧池(3)与沉淀池(4)之间设置有第二溢流堰(8),沉淀池(4)与消毒池(5)之间设置有第三溢流堰(9),消毒池(5)与人工湿地(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格栅池(1)外壁上设置有污水入口(10),格栅池(1)内部设置有倾斜的人工格栅板(11);所述厌氧池(2)和好氧池(3)内部设置有生物膜载体(12),好氧池(3)内的生物膜载体(12)下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格栅池(I)、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消毒池(5)以及人工湿地(6),所述格栅池(I)与厌氧池(2)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厌氧池(2)和好氧池(3)之间设置第一溢流堰(7),好氧池(3)与沉淀池(4)之间设置有第二溢流堰(8),沉淀池(4)与消毒池(5)之间设置有第三溢流堰(9),消毒池(5)与人工湿地(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格栅池(I)外壁上设置有污水入口(10),格栅池(I)内部设置有倾斜的人工格栅板(11); 所述厌氧池(2)和好氧池(3)内部设置有生物膜载体(12),好氧池(3)内的生物膜载体(12)下部设置有曝气装置(13),所述曝气装置(13)通过管道与鼓风装置(14)连接,所述鼓风装置(14)连接有混合动力发电系统(15); 好氧池(3)后端靠近底部设置有污水回流泵(16),沉淀池(4)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7),所述污水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翔石金金虞发军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鼎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