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钢平台上洞口宽度较大,易出现施工人员、构件和工具的坠落等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坠格栅板的宽度与钢平台上洞口的宽度相适应,能够嵌装在洞口上的防坠格栅板支撑在钢平台的钢梁上。通过在钢平台上设置与洞口相配合的格栅板,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在格栅板上向下方竖向混凝土结构中传递竖向钢筋,安全可靠,避免了坠落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特别涉及一种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施工中通常采用钢平台模架体系,如图1所示,钢平台模架体系通常包括钢平台1、支撑系统,悬挂脚手架3、模板系统4和液压顶升动力系统5。其中,钢平台I位于支撑系统的上部,并位于核心筒施工楼层的上方,悬挂脚手架3悬挂在钢平台I的下方;模板系统4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后固定在竖向混凝土结构6的两侧。为了向钢平台I下方的竖向混凝土结构6传递竖向钢筋6-1,沿竖向混凝土结构6垂直向上延伸的空间与钢平台I上的施工空间应相通,即钢平台I的铺板1-2上预留有与竖向混凝土结构6相对应的洞口 1-3,便于施工人员通过上述洞口 1-3向竖向混凝土结构6传递竖向钢筋6-1及浇筑混凝土。但是,由于上述洞口 1-3的宽度通常不小于I米,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施工人员和构件、工具等的坠落,造成安全事故。为此,通常在洞口 1-3上铺设由木材或竹材料制作的脚手片(即木跳板)以防意外坠落,但上述脚手片不但不安全可靠,而且还浪费自然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可见,为满足施工需求,亟需对现有的钢平台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钢平台上洞口宽度较大,易出现施工人员、构件和工具的坠落等安全事故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通过在钢平台上设置与洞口相配合的格栅板,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在格栅板上向下方竖向混凝土结构中传递竖向钢筋,安全可靠,避免了坠落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坠格栅板的宽度与所述钢平台上洞口的宽度相适应,能够嵌装在所述洞口上的所述防坠格栅板支撑在所述钢平台的钢梁上。进一步地,所述防坠格栅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钢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防坠格栅板是由横杆架设在竖杆上,并与所述竖杆交叉排列并焊接而成的具有连续方格的构件,所述竖杆由I型扁钢制作,所述横杆由扭绞方钢或扭绞圆钢制作。较佳地,所述防坠格栅板的孔距为80mm?150mm。所述防坠格栅板的孔距为100mm。更佳地,所述防坠格栅板的边缘搁置在所述钢梁上的长度D大于等于100mm。所述防坠格栅板由碳钢材料制成。所述防坠格栅板的表面涂覆有镀锌层。本技术的效果在于:一、本技术的防坠格栅板能够嵌装在钢平台的洞口内,并以钢平台的钢梁为支撑,稳定可靠,施工人员能够站立在防坠格栅板上,并通过防坠格栅板的中空方格向下传递竖向钢筋,防坠格栅板的设置可以防止施工人员或构件、工具等的坠落,避免了施工事故,施工安全得以保障。二、本技术的防坠格栅板嵌装于洞口后,防坠格栅板的上表面与钢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避免突出的尖角对施工人员造成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安全,此外,防坠格栅板支撑在钢梁上,稳定可靠,且拆装方便,不但保证了施工安全,还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钢平台模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坠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 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结合图2至图4说明本实施例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如图2所示,钢平台I包括由钢梁1-1组成的框架主体和固定在框架主体上的铺板1-2,铺板1-2上预留的连续的洞口1-3与竖向混凝土结构6相对应。本实施例的防坠格栅板1-5的宽度与洞口 1-3的宽度相适应,因此,如图3所示,防坠格栅板1-5能够嵌装在钢平台I的洞口 1-3上,且防坠格栅板1-5架设在钢平台I的钢梁1-1上。可见,本实施例的防坠格栅板1-5能够卡扣在钢平台I的洞口 1-3上,并以钢梁1-1为支撑,施工人员可站立在防坠格栅板1-5上,并通过防坠格栅板1-5的中空方格向下传递竖向钢筋,避免了施工人员、构件及工具的坠落,操作安全可O进一步地,洞口 1-3嵌装防坠格栅板1-5后,防坠格栅板1-5的上表面与钢平台I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避免突出的尖角对施工人员造成损伤。如图4所不,防坠格栅板1-5是横杆l-5b垂直架设在竖杆l-5a上,并与竖杆l-5a交叉排列并焊接而成的具有连续方格的构件。防坠格栅板1-5的竖杆l_5a可采用I型扁钢制作,横杆l_5b可采用扭绞方钢或扭绞圆钢制作,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此外,防坠格栅板1-5的竖杆l-5a和横杆l-5b也可以均由I型扁钢制作。施工人员可通过防坠格栅板1-5上的中空方格安全地向竖向混凝土结构6内传递竖向钢筋6-1,中空方格的间距可按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定制,其大小能够防止施工人员或构件、工具等的意外坠落。较佳的,防坠格栅板1-5的中空方格之间的间距为80mm~150mm。本实施例中空方格之间的间距优选100mm。既能够防止施工人员或构件、工具等从钢平台I坠落,也不会因中空方格间距过密而浪费钢材。如图3所示,为了稳定地将防坠格栅板1-5搭设在钢梁1-1上,防坠格栅板1-5的边缘搁置在钢梁1-1上的长度D大于等于IOOmm,即大于等于防坠格栅板1_5 —个中空方格的宽度。更佳的,防坠格栅板1-5 —般采用碳钢制作,外表热镀锌,可以起到防止氧化的作用,此外,也可以采用不锈钢制作。结合图2至图4说明本实施例的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的使用过程:使钢平台模架体系固定于核心筒的竖向混凝土结构6上,将若干防坠格栅板1-5首尾相接地嵌装在钢平台I的纵横交错的洞口 1-3上,通过防坠格栅板1-5的中空方格向竖向混凝土结构6内传递竖向钢筋6-1并绑扎固定,启动液压顶升动力系统5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模板系统4随其同步提升至绑扎有竖向钢筋6-1的位置,待模板系统4就位后,依次掀开防坠格栅板1-5,通过暴露的洞口 1-3向模板系统4中浇筑混凝土,随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进入下一个施工循环,以实现逐层浇筑竖向混凝土结构6的目的。本技术的防坠格栅板能够嵌装在钢平台的洞口内,并以钢平台的钢梁为支撑,稳定可靠,施工人员能够站立在防坠格栅板上,并通过防坠格栅板的中空方格向下传递竖向钢筋,防坠格栅板的设置可以防止施工人员或构件、工具等的坠落,避免了施工事故,施工安全得以保障。上述描述仅是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格栅板的宽度与所述钢平台上洞口的宽度相适应,能够嵌装在所述洞口上的所述防坠格栅板支撑在所述钢平台的钢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平台的防坠格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格栅板的宽度与所述钢平台上洞口的宽度相适应,能够嵌装在所述洞口上的所述防坠格栅板支撑在所述钢平台的钢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格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格栅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钢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格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格栅板是由横杆架设在竖杆上,并与所述竖杆交叉排列并焊接而成的具有连续方格的构件,所述竖杆由I型扁钢制作,所述横杆由扭绞方钢或扭绞圆钢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朱毅敏,黄玉林,扶新立,王小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