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推车保护夹。目的是提供的智能推车保护夹在强行打开时应能自动报警,而且可以方便地更换电池,还应具有结构简单、防盗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智能推车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夹包括主夹体以及锁梁,主夹体的内部设有报警电路,主夹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口,第一凹口右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一伸出端,第一凹口左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二伸出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推车保护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车防盗装置,具体是一种智能推车保护夹。
技术介绍
在超市等大型自选商场中,供顾客选购的婴儿推车品种越来越多,各种档次齐备。由于自选商场的人流量较大,而商场的管理人员又往往难以管控所有区域,难免会有顾客私自将推车带出商场的情况发生,给商场带来经济损失;目前尚未有相关的防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推车保护夹,该智能推车保护夹在强行打开时应能自动报警,而且可以方便地更换电池,还应具有结构简单、防盗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智能推车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夹包括主夹体以及锁梁,主夹体的内部设有报警电路,主夹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口,第一凹口右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一伸出端,第一凹口左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二伸出端;锁梁位于主夹体的上侧,锁梁的右端为铰接端,该铰接端与第一伸出端铰接;锁梁的左端制有锁头,该锁头与第二伸出端内的锁紧组件配合以将锁梁与主夹体固定;锁梁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口相向而对的第二凹口,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合拢形成一个将主夹体锁紧在推车上的封闭型通孔。所述主夹体由前壳和后壳拼接形成;第一伸出端顶部的拼接处开设有所述铰接端的插入口,第二伸出端顶部的拼接处开设有所述锁头的插入口。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一个多功能锁块、一个复位弹簧以及一个锁芯机构;所述前壳在第二伸出端制有导向槽孔,导向槽孔的轴线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向主夹体内部伸展;所述多功能锁块安装在该导向槽孔内且可沿着导向槽孔前后滑动,多功能锁块的后端固定一水平朝后布置的锁杆以及前端顶压着多功能锁块的复位弹簧,所述锁梁的锁头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杆插接配合的锁杆孔,复位弹簧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后壳上,多功能锁块的左侧开设有水平朝左布置的锁芯孔;所述锁芯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伸出端左侧的锁帽,锁帽的轴线与锁芯孔的轴线平行布置,锁帽内安装有与锁芯孔匹配的锁芯,该锁芯的左端与锁帽之间设有锁芯弹簧,锁芯的右端与锁芯孔前后对应。所述报警电路设有防盗线,该防盗线的中间段从锁头的下端绕过所述锁杆孔,防盗线的两端均沿着锁梁向着铰接端方向延伸,防盗线的两端经过铰接端后均伸入主夹体内并与报警电路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状线路。所述报警电路的电源开关设置在所述多功能锁块的右侧,所述多功能锁块制有向右布置的电源压块,该电源压块与电源开关前后对应。所述锁芯孔的后侧制有向后凸出的斜块,斜块上制有与锁芯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一凹口内设有报警电路的电池仓盖,该电池仓盖的顶面位于所述第一凹口内并与第一凹口的轮廓线重合,电池仓盖的右端与主夹体铰接,电池仓盖左端的底面制有凸块,该凸块伸入第二伸出端内部且向着所述锁头下端凸出,锁头插入第二伸出端后压紧在所述凸块上以防止电池仓盖向外打开。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均为半圆弧形且半径相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合拢后形成的所述封闭型通孔呈圆形。所述多功能锁块的前端从主夹体的前壳凸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需要将智能推车保护夹固定或者悬挂在推车上,以固定在推车的手柄上为例,先将智能推车保护夹靠近手柄,使得手柄位于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之间;接着将锁梁压下,使得锁头插入锁紧组件中;然后将多功能锁块向后压入主夹体内,此时锁杆向后运动并插入锁头的锁孔内从而防止锁头脱出,电源压块将电源开关压下,对报警电路进行供电,多功能锁块的斜面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推开锁芯,当锁芯孔对准锁芯时,锁芯在锁芯弹簧的作用下插入锁芯孔内,将多功能锁块在前后方向锁定,避免复位弹簧将多功能锁块推出,从而锁杆可以一直锁定锁梁,推车的手柄被限定在主夹体和锁梁之间;解锁时,将解锁器(强磁铁)对准锁帽,解锁器将锁芯吸住锁芯,多功能锁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弹出,锁杆与锁头脱离,锁梁解锁打开后可将保护夹从推车上取下;当顾客在智能推车保护夹未解锁的情况下将推车推出商场时,商场出口的检测设备会触发报警电路报警;当顾客用外力将锁梁从主夹体拔出时,虽然智能推车保护夹解锁,但防盗线由于锁杆的阻碍会被拉断,而此时报警电路未断电,智能推车保护夹的报警电路会发出报警;智能推车保护夹在解锁的状态下,多功能锁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会被向前顶起,电源压块不会按压电源开关,报警电路不通电;保护夹内部的电源报废时,在保护夹解锁的情况下,只需将电池仓盖打开即可更换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锁紧组件将锁梁与主夹体锁紧固定,使得推车与智能推车保护夹的连接部位被锁定在封闭型通孔内,无法轻易取下智能推车保护夹,在未解锁的情况下将推车推离商场会触发智能推车保护夹的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可防止推车被盗,减少商场的损失;2.防盗线呈闭环状且绕过所述锁杆孔的下端,当强行拉出锁梁时,防盗线由于锁杆的阻碍会被拉断,触发报警电路报警,可以有效地防止暴力破坏保护夹,避免将保护夹取下推车;3.电池仓盖设置在第一凹口内,并通过锁头压紧,当保护夹处于锁紧状态时,无法从外面打开电池仓盖,从而避免顾客将电源取下而使报警电路失效,同时也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报废的电源;4.通过多功能锁块来触发报警电路的电源,即只有在锁紧状态下报警电路才接通电源,从而可以极大地节约电源,减少更换次数,延长电源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一(锁紧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之一(锁紧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之一(锁紧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二(解锁状态)。图5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之二(解锁状态)。图6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之二(解锁状态)。图7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1是图7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背面)。图9、图10为本技术隐去后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解锁状态)。图11是图10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2、图13为本技术隐去后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锁紧状态)。图14是图13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5、图16是本技术中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中多功能锁块与锁芯、电源开关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图13所示,智能推车保护夹,包括主夹体23以及锁梁25。主夹体由前壳I和后壳19拼接形成,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夹体的内腔设有报警电路。主夹体的上端(即图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口 18,第一凹口右侧(即图1的右侧)的主夹体形成朝上延伸的第一伸出端23-1,第一凹口左侧(即图1的左侧)的主夹体形成朝上延伸的第二伸出端23-2。第一伸出端顶部的拼接处开设有所述铰接端的插入口,第二伸出端顶部的拼接处开设有所述锁头的插入口。锁梁位于主夹体的上侧,锁梁的右端为铰接端16,该铰接端与第一伸出端铰接;锁梁的左端制有锁头11,该锁头与第二伸出端内的锁紧组件配合以将锁梁与主夹体固定。锁梁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口相向而对的第二凹口 15,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合拢形成一个将主夹体锁紧在推车上的封闭型通孔24。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图1、图3中所示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均为半圆弧形且半径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推车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夹包括主夹体(23)以及锁梁(25),主夹体的内部设有报警电路,主夹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口(18),第一凹口右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一伸出端(23‑1),第一凹口左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二伸出端(23‑2); 锁梁位于主夹体的上侧,锁梁的右端为铰接端(16),该铰接端与第一伸出端铰接;锁梁的左端制有锁头(11),该锁头与第二伸出端内的锁紧组件配合以将锁梁与主夹体固定;锁梁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口相向而对的第二凹口(15),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合拢形成一个将主夹体锁紧在推车上的封闭型通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推车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夹包括主夹体(23)以及锁梁(25),主夹体的内部设有报警电路,主夹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口(18),第一凹口右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一伸出端(23-1),第一凹口左侧为主夹体朝上延伸的第二伸出端(23-2); 锁梁位于主夹体的上侧,锁梁的右端为铰接端(16),该铰接端与第一伸出端铰接;锁梁的左端制有锁头(11),该锁头与第二伸出端内的锁紧组件配合以将锁梁与主夹体固定;锁梁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口相向而对的第二凹口(15),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合拢形成一个将主夹体锁紧在推车上的封闭型通孔(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推车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体由前壳(I)和后壳(19)拼接形成;第一伸出端顶部的拼接处开设有所述铰接端的插入口,第二伸出端顶部的拼接处开设有所述锁头的插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推车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一个多功能锁块(2)、一个复位弹簧(28)以及一个锁芯机构; 所述前壳在第二伸出端制有导向槽孔(5),导向槽孔的轴线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向主夹体内部伸展;所述多功能锁块安装在该导向槽孔内且可沿着导向槽孔前后滑动,多功能锁块的后端固定一水平朝后布置的锁杆(30)以及前端顶压着多功能锁块的所述复位弹簧,所述锁梁的锁头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杆插接配合的锁杆孔(25-1),复位弹簧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后壳上,多功能锁块的左侧开设有水平朝左布置的锁芯孔(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小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申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