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963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封隔器,其中,该封隔器包括:中心管(4)、上接头(1)和下接头(5),该中心管(4)的第一端(41)与该上接头(1)连接,其中,该下接头(5)包括第一下接头部分(51)和第二下接头部分(52);该第一下接头部分(51)与该中心管(4)连接;该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设置有进液通道(6);该进液通道(6)与该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缘表面和该中心管(4)分别连通;贯穿该第一下接头部分(51)设置有多个喷嘴(7);该下接头(5)内设置有一滑套(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隔器能够实现逐级坐封、验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封隔器
本技术涉及油田压裂
,特别是涉及一种封隔器。
技术介绍
在一次管柱打多级滑套进行多层压裂过程中,在压裂过程中,以往封隔器是同时坐封的,无法判断顶封以下的各级封隔器的密封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隔器,可以解决现有封隔器时同时坐封,无法判断顶封以下的各级封隔器的密封情况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封隔器,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心管、分别位于所述封隔器两端的上接头和外缘呈梯状的下接头,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与呈管状的所述上接头的内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包括第一下接头部分和第二下接头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的内缘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内设置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的内缘表面和所述中心管分别连通;径向贯穿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的内缘和外缘设置有多个呈通孔状的喷嘴;所述下接头内设置有一呈管状的滑套;所述滑套的外缘中部沿周边方向设置有一圈凸起结构;所述第二下接头部分的内缘沿轴线方向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滑槽结构;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滑槽结构端部贴合,所述滑套的外缘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的内缘相接,贴附于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喷嘴上;在第二状态,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滑槽结构端部分离,所述滑套与所述下接头脱离。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外缘沿周边方向还设置有至少一圈槽状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滑套通过与所述槽状结构相配合的剪钉固定于所述下接头内。进一步地,所述滑套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封隔器还包括:上胶筒座、下胶筒座、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的胶筒;其中,所述上胶筒座与所述上接头的外缘连接,所述下胶筒座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的外缘连接;所述胶筒套于所述中心管外缘,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上胶筒座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下胶筒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上胶筒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与所述下胶筒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封隔器通过在下接头上设置进液通道、喷嘴以及滑套等的设置,使得封隔器分级坐封,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套管压力和返液情况,查验判断各级封隔器的密封情况。【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封隔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封隔器中喷嘴以及剪钉在下接头上布置状态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接头21-上胶筒座22-下胶筒座3-胶筒31-第二端32-第四端4-中心管41-第一端42-第二端5-下接头51-第一下接头部分52-第二下接头部分53-滑槽结构6-进液通道7-喷嘴8-滑套81-凸起结构9-槽状结构10-剪钉11-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封隔器时同时坐封,无法判断顶封以下的各级封隔器的密封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封隔器,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封隔器的结构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封隔器包括:分别位于该封隔器两端的上接头I和下接头5,该下接头5包括第一下接头部分51和第二下接头部分52 ;具有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的中心管4 ;上胶筒座21 ;下胶筒座22 ;具有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的胶筒3 ;该胶筒3可以为扩张式胶筒。其中上述物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如图1所示,该中心管4的第一端41与呈管状的上接头I的内缘通过油管扣连接,该中心管4的第二端42与外缘呈梯状的下接头5的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缘通过油管扣连接,该上胶筒座21套接在上接头I的外缘,该下胶筒座22套接在下接头5的第一下接头部分51外缘,该胶筒3套于该中心管4的外缘,且该胶筒3的第三端31套接于上胶筒座21内,该胶筒3的第四端32套接于下胶筒座22内。其中,为了使该封隔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在上述上接头I与上胶筒座21之间以及下接头5的第一下接头部分51和下胶筒座22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密封圈11 ;在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以及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优选地,该密封圈的个数均为2个。为了实现封隔器逐级坐封验封的目的,在封隔器的下接头5的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设置有进液通道6,其中该进液通道6与中心管4和下接头5的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缘表面分别相通;贯穿下接头5的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缘和外缘设置有多个呈通孔状的喷嘴7,其中该喷嘴7起到了节流的作用,产生节流压力差,使胶筒3膨胀密封,优选为2个;该下接头5内设置有一呈管状的滑套8,该滑套8的外缘中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凸起结构81,该下接头5的第二下接头部分52的内缘沿轴线方向还设置有与该凸起结构81对应的滑槽结构53。在该滑套8的外缘沿轴向方向还设置有至少一圈槽状结构9,该滑套8具有两种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该滑套8的凸起结构81与滑槽结构53的端部贴合,该滑套8通过与槽状结构9相配合的剪钉10固定在下接头5内,以防止水流或其他液体将其在处于非坐封状态下冲掉,其中,该剪钉10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当然,在实现固定滑套8的目的的前提下,为了节约制造成本,优选地,剪钉10个数为2个。该滑套8外缘的一部分与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相接,贴附于进液通道6和喷嘴7上,该封隔器处于非坐封状态。在第二工作状态,该滑套8的凸起结构81与滑槽结构53的端部分离,该滑套8与下接头5脱离,该封隔器坐封。如图2所示,为上述喷嘴7以及剪钉10在下接头上的设计以及安装的截面示意图,该喷嘴7沿下接头5的径向对称分布,该剪钉10亦沿该下接头5的径向对称安装,且两个剪钉所处径线与两个喷嘴7所处径线垂直。下面将介绍本技术的封隔器的工作原理:在下级封隔器压裂过程中,上级封隔器的进液通道6及喷嘴7 —直由滑套8密封住,如果下级封隔器密封失效,套管压力上升并返液。当下级封隔器压裂结束后,投球打开上一级封隔器的滑套8,剪钉9折断,滑套8脱离下接头5,上级封隔器坐封,喷嘴7打开实现该层压裂;同样此级上级的封隔器处于非坐封状态,同样通过观察套管压力与返液情况,判断此层封隔器的密封情况。以此类推。本技术的封隔器,本技术的封隔器通过在下接头上设置进液通道、喷嘴以及滑套等的设置,使得封隔器分级坐封,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套管压力和返液情况,查验判断各级封隔器的密封情况。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隔器,包括:具有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的中心管(4)、分别位于所述封隔器两端的上接头(1)和外缘呈梯状的下接头(5),所述中心管(4)的第一端(41)与呈管状的所述上接头(1)的内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5)包括第一下接头部分(51)和第二下接头部分(52);其中,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与所述中心管(4)的第二端(42)连接;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设置有进液通道(6);所述进液通道(6)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缘表面和所述中心管(4)分别连通;径向贯穿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和外缘设置有多个呈通孔状的喷嘴(7);所述下接头(5)内设置有一呈管状的滑套(8);所述滑套(8)的外缘中部沿周边方向设置有一圈凸起结构(81);所述第二下接头部分(52)的内缘沿轴线方向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滑槽结构(53);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凸起结构(81)与所述滑槽结构(53)端部贴合,所述滑套(8)的外缘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相接,贴附于所述进液通道(6)和所述喷嘴(7)上;在第二状态,所述凸起结构(81)与所述滑槽结构(53)端部分离,所述滑套(8)与所述下接头(5)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器,包括:具有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的中心管(4)、分别位于所述封隔器两端的上接头(I)和外缘呈梯状的下接头(5),所述中心管(4)的第一端(41)与呈管状的所述上接头(I)的内缘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接头(5)包括第一下接头部分(51)和第二下接头部分(52);其中,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与所述中心管(4)的第二端(42)连接;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设置有进液通道(6);所述进液通道(6)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内缘表面和所述中心管(4)分别连通;径向贯穿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和外缘设置有多个呈通孔状的喷嘴(7); 所述下接头(5)内设置有一呈管状的滑套(8);所述滑套(8)的外缘中部沿周边方向设置有一圈凸起结构(81);所述第二下接头部分(52)的内缘沿轴线方向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滑槽结构(53); 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凸起结构(81)与所述滑槽结构(53)端部贴合,所述滑套(8)的外缘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下接头部分(51)的内缘相接,贴附于所述进液通道(6 )和所述喷嘴(7)上;在第二状态,所述凸起结构(81)与所述滑槽结构(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卫家杨福军田友仁蔡文磊房新扬林仁峰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