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穿刺及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893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浆膜腔穿刺及引流装置,其包括:三通软管,其具有三条相互连通的支路;穿刺针头,安装于三通软管的第一条支路上;双向针头,部分安装于三通软管的第二条支路内壁上,双向针头伸出该第二条支路的部分由橡胶囊包覆;封堵,用于密封三通软管的第三条支路且能够移除;真空保存管,所述的橡胶囊连同双向针头伸出的部分能够插入真空保存管中。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集,和普通的有盖的试管相比,避免了污染及反复操作,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并符合浆膜腔采集的要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浆膜腔穿刺及引流装置,其包括:三通软管,其具有三条相互连通的支路;穿刺针头,安装于三通软管的第一条支路上;双向针头,部分安装于三通软管的第二条支路内壁上,双向针头伸出该第二条支路的部分由橡胶囊包覆;封堵,用于密封三通软管的第三条支路且能够移除;真空保存管,所述的橡胶囊连同双向针头伸出的部分能够插入真空保存管中。由于本技术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集,和普通的有盖的试管相比,避免了污染及反复操作,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并符合浆膜腔采集的要求。【专利说明】浆膜腔穿刺及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诊断用真空浆膜腔穿刺及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穿刺针是一个普通钢针(7号和9号)的尾端可以和注射器或一次性抽液器相连,诊断操作的时候要把从浆膜腔抽到注射器的液体倒换到试管中(一般是几管)。这样的操作缺点是显然的,因为反复操作使得标本容易污染,且现用留取标本的普通试管不能达到诊断学要求。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降低此类设备的成本,本专利技术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浆膜腔穿刺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软管,其具有三条相互连通的支路;穿刺针头,安装于三通软管的第一条支路上;双向针头,部分安装于三通软管的第二条支路内壁上,双向针头伸出该第二条支路的部分由橡胶囊包覆;封堵,用于密封三通软管的第三条支路且能够移除;真空保存管,所述的橡胶囊连同双向针头伸出的部分能够插入真空保存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松蔡莉孟庆威孙立春胡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