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汉祥专利>正文

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878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上驱动重块(3)内设有上驱动销(5),下驱动重块(4)内设有下驱动销(6),夹具体(1)的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增力重块(7)和右增力重块(8),左增力重块(7)内设有左配重导向销(9),在右增力重块(8)内设有右配重导向销(14),在上驱动重块(3)上与左增力重块(3)和右增力重块(4)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左滚轮Ⅰ(10)和右滚轮Ⅰ(11),在下驱动重块(4)上与左增力重块(7)和右增力重块(8)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左滚轮Ⅱ(12)和右滚轮Ⅱ(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上驱动重块(3)内设有上驱动销(5),下驱动重块(4)内设有下驱动销(6),夹具体(1)的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增力重块(7)和右增力重块(8),左增力重块(7)内设有左配重导向销(9),在右增力重块(8)内设有右配重导向销(14),在上驱动重块(3)上与左增力重块(3)和右增力重块(4)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左滚轮Ⅰ(10)和右滚轮Ⅰ(11),在下驱动重块(4)上与左增力重块(7)和右增力重块(8)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左滚轮Ⅱ(12)和右滚轮Ⅱ(13)。【专利说明】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中夹持内孔进行外径或端面的车削或磨加工是常规的工艺方法,装夹精度与装夹速度在精加工中至关重要。目前的夹持机构装夹精度差、装卸很不方便,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它不但装夹精度高,而且装卸方便,劳动强度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它设有夹具体,在夹具体的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驱动重块和下驱动重块,在上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楔形增力内孔夹持机构,其特征是它设有夹具体(1),在夹具体(1)的内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驱动重块(3)和下驱动重块(4),在上驱动重块(3)内设有上驱动销(5),在下驱动重块(4)内设有下驱动销(6),在夹具体(1)的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增力重块(7)和右增力重块(8),在左增力重块(7)内设有左配重导向销(9),在右增力重块(8)内设有右配重导向销(14),上驱动重块(3)、下驱动重块(4)、左增力重块(7)和右增力重块(8)组合形成圆形分布在夹具体(1)的内腔(2)中,在上驱动重块(3)上与左增力重块(3)和右增力重块(4)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左滚轮Ⅰ(10)和右滚轮Ⅰ(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祥赵孝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汉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