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及其室外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809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室外机面板,室外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1)及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出风口(3)上的导风圈(2),所述导风圈(2)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内侧的第一导风环(21)及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环(21)与所述面板本体(1)的第二导风环(22);所述第一导风环(21)、所述第二导风环(22)与所述出风口(3)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导风环(21)与所述第二导风环(22)均具有大直径端及小直径端,所述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所述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外机面板,提高导风效果,降低出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外机及其室外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室外机面板。
技术介绍
空调室外机的内部设置有轴流风叶,室外机面板上设置有与轴流风叶对应设置的出风口,通过轴流风叶转动,外界冷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外机内,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吹出。为了提高空调室外机出风效果,通常在出风口设置导流圈,以便于对空调室外机的出风口进行导风。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导风圈导风效果图。出风在经过导风圈01时,气流通过渐缩口后,在导风圈01的内壁上产生涡流,进而造成风量损失并且产生较大噪音。随着人们对空调需求的不断提高,空调出风量及其降噪需求也随之提高,目前的导风圈已不能满足对空调室外机的出风导风效果及降噪效果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导风效果,降低出风噪音,是本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面板,以提高导风效果,降低出风噪音。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室外机面板的空调室外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及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出风口上的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内侧的第一导风环及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环与所述面板本体的第二导风环;所述第一导风环、所述第二导风环与所述出风口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导风环与所述第二导风环均具有大直径端及小直径端,所述第一导风环的小直径端与所述第二导风环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且连接。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第二导风环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线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3°?50°。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第二导风环的内壁为锥形面。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第二导风环的内壁为沿其轴线弯曲的弧形面。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风环的内壁为沿其轴线弯曲的弧形面。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弧形面为向外弯曲的弧形面。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风环的内壁为锥形面。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环与所述第二导风环的第三导风环,所述第三导风环的内壁为圆柱面。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导风圈与所述面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第二导风环与所述面板本体的连接处设置为圆角。优选地,上述室外机面板中,所述导风圈为钢制导风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面板,所述室外机面板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面板。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外机面板,通过在面板本体的出风口上的导风圈,由于第一导风环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的小直径端连接,而空调室外机的出风依次经过第一导风环及其第二导风环,使得出风由第一导风环的大直径端向其与第二导风环的连接处运动。由于连接处为第一导风环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的小直径端的连接位置,其直径较小,使得出风在该处压缩后再向第二导风环的大直径端运动。通过在第一导风环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的小直径端的连接处压缩后再排出空调室外机,有效抑制了空调室外机中轴流风机的出口气流发散,而由第二导风环的大直径端排出,避免了出口风量的损失,进而有效提高导风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导风环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使第一导风环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的小直径端平滑过渡连接,而出风由平滑过渡的连接处向第二导风环的大直径端排出,通过第二导风环作为扩散通道,有效减少了导风圈内的涡流损失,提高轴流风机静压,避免了出风受阻的情况,并且降低了出风噪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面板,室外机面板为如上述任一种的室外机面板。由于上述室外机面板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室外机面板的空调室外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导风圈导风效果图;图1 中,导风圈一OI;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面的第一种剖切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圈导风效果图;图6为图2中沿A-A面的第二种剖切示意图;图7为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2-图 7 中,面板本体一I,导风圈一2,第一导风环一21,第二导风环一22,第三导风环一23,出风口一3。【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机面板,以提高导风效果,降低出风噪音。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室外机面板的空调室外机。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图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面的第一种剖切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圈导风效果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I及设置于面板本体I的出风口 3上的导风圈2,导风圈2包括设置于面板本体I内侧的第一导风环21及连接第一导风环21与面板本体I的第二导风环22 ;第一导风环21、第二导风环22与出风口 3同轴布置,第一导风环21的一端为大直径端,另一端为直径小于其大直径端的小直径端,同样,第二导风环22的一端为大直径端,另一端为直径小于其大直径端的小直径端,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且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面板,通过在面板本体I的出风口 3上的导风圈2,由于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连接,而空调室外机的出风依次经过第一导风环21及其第二导风环22,使得出风由第一导风环21的大直径端向其与第二导风环22的连接处运动。由于连接处为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连接位置,其直径较小,使得出风在该处压缩后再向第二导风环22的大直径端运动。通过在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连接处压缩后再排出空调室外机,有效抑制了空调室外机中轴流风机的出口气流发散,而由第二导风环22的大直径端排出,避免了出口风量的损失,进而有效提高导风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使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平滑过渡连接,而出风由平滑过渡的连接处向第二导风环22的大直径端排出,通过第二导风环22作为扩散通道,有效减少了导风圈2内的涡流损失,提高轴流风机静压,避免了出风受阻的情况,并且降低了出风噪音。其中,面板本体I内侧为室外机面板安装于空调室外机上后,位于空调室外机内部的一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面板,夹角α的取值范围决定着风量的大小。为了避免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直径过小而影响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1)及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出风口(3)上的导风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2)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内侧的第一导风环(21)及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环(21)与所述面板本体(1)的第二导风环(22);所述第一导风环(21)、所述第二导风环(22)与所述出风口(3)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导风环(21)与所述第二导风环(22)均具有大直径端及小直径端,所述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所述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I)及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I)的出风口(3)上的导风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2)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I)内侧的第一导风环(21)及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环(21)与所述面板本体(I)的第二导风环(22); 所述第一导风环(21)、所述第二导风环(22)与所述出风口(3)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导风环(21)与所述第二导风环(22)均具有大直径端及小直径端,所述第一导风环(21)的小直径端与所述第二导风环(22)的小直径端的直径相同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环(22)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3)的中心线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3°?5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环(22)的内壁为锥形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环(22)的内壁为沿其轴线弯曲的弧形面。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韩鹏王铭坤李勤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