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746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良种选择、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正常的露地秋茬红辣椒的供应期由原来的10月中下旬延迟到12月份后直至次年4月陆续上市的一种高效反季节特色大棚辣椒栽培技术,该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满足了漫长冬季和早春的淡季市场对辣椒的需求。该技术使红椒特色产品不仅实现了淡季错峰上市,更具有在田保鲜、可择机择期上市的优势,因而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和稳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少,所得的辣椒品质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及调味品,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B、胡萝卜素、钙、铁、磷等,研究证明每公斤辣椒中含维生素C为1050毫克,是茄子的21倍、西红柿的5倍、大白菜的4倍、白萝卜的3倍。辣椒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是指通过设施保护措施及与之相配套的特定的栽培技术和独特的越冬在田保鲜管理技术,使正常的露地秋茬红辣椒的供应期由原来的10月中下旬延迟到12月份后直至次年4月陆续上市的一种高效反季节特色栽培技术。该技术使红椒产品不仅实现了淡季错峰上市,目前已成为该县大棚蔬菜生产的特色主茬。大棚辣椒秋延 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生育全过程温度由高到低,即夏播、秋栽、深秋严寒采收。前期温度高,光照过强,不利于辣椒育苗与幼苗生长,特别是苗期到成株期降雨频繁,栽培管理稍有疏忽,易诱发病毒病大发生,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其次,开花结果与膨果期适宜温度时间短,保果期又经常遭遇低温弱光季节,极易导致落花落果发生和病害流行。因此,其中栽培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均可导致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选用良种  大棚秋延后辣椒栽培宜选择抗高温,耐低温,果型较大,商品性好的,如好农11、好农78、汴椒1 号、汴椒红果王等品种;(2)、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a、 种子及苗床消毒:种子消毒播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3h,然后用约50‑60℃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15min,再用常温0.2‑0.3%的维生素C清水溶液浸种2‑3h,捞出、沥干待播;       苗床消毒   在播种前一个月将作为育苗的田块进行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b、适时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亩用种60‑70克, 采用营养钵育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选用良种大棚秋延后辣椒栽培宜选择抗高温,耐低温,果型较大,商品性好的,如好农11、好农78、汴椒I号、汴椒红果王等品种; (2)、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 a、种子及苗床消毒: 种子消毒 播 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3h,然后用约50-60°C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15min,再用常温0.2-0.3%的维生素C清水溶液浸种2_3h,捞出、浙干待播;苗床消毒在播种前一个月将作为育苗的田块进行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b、适时播种: 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亩用种60-70克,采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一粒种子,用事先筛制好的细土盖穴;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用水打透的草帘,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其中营养钵内的营养土为自制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堆怄制成:玉米秸杆40-50、草木灰10-15、牛粪20-30、锯末10-20、硫酸锌0.01-0.02、亚硒酸钠0.01-0.02、钥酸铵0.2-0.4、硼砂0.5-1.0、贝壳粉2-3、尿素2_3、中草药提取液4-5、吲哚乙酸0.01-0.05、冰片3-4混合堆怄制成,其中中草药提取液为蛇床子、黄连、苦参、胡桃叶、贯众等质量比的2-3倍量乙醇提取液; C、苗床管理于播种前5 -7天搭建育苗大棚,覆膜后上盖65-7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保持敞开,在播种后5-7天,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待子叶平展时,对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细雾喷于床面和幼苗上,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折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在露天条件下尽多感受夜凉;在阴雨天则仅将遮阳网推折至棚顶;定植前5-7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和高温,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日历苗龄25天-28天,秧苗生长量达6 -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定植; (3)、定植 栽培田整理 定植前要利用夏季高温强光对栽培田实施高温闷棚曝晒处理,然后敞棚并揭去地膜进行深耕,再行露天曝晒若干天,随后选持续高温晴天向大棚所在田块内注水并保持10-15cm浅水层7-10天的高温煮田处理;定植前8_10天扣棚盖网,每亩施用经无害化处理过的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尿素15kg,磷肥50kg,土壤调理剂20_30kg,撒匀后实施旋耕,再耙细整平,开沟作畦,做成宽1.8-2.0米、高15-20cm的栽培畦,并留出宽30-50cm的畦间操作沟和适当大棚边空;建跨度4.5米、长50-80米、顶高1.8-2.0米的双畦或跨度6-6.5米、长50-60米、顶高2.5-3.0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大棚; 适时移栽定植 在8月15-20日之内,选多云阴雨天或在晴天近晚时分,按33X45cm株行距开穴打宕定植,穴内填入2-3cm的营养土,并及时浇足定根水,每667平方米以2000-2500株为宜;3-5天活棵后,培土壅根平穴,然后于畦面里外两行间铺设两条微灌软管后覆盖黑色物理抑草地膜,并及时破膜放苗、封穴压边;(4)、栽培管理 温湿度调节 定植初期实施敞棚管理,并盖网降温,无风的夜间应推折膜网至棚顶,让植株尽量多地感受夜凉,白天温度尽量调节在30°C以下,夜晚温度尽量调节 在20°C以下;9月下旬后逐步闭棚,进入室温管理,并适时通风调湿;当夜温低于13°C时,于大棚两侧加设围裙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绿九湾瓜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