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超声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256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超声理疗仪,由电源模块、主控模块、DDS模块、功放模块、频率跟踪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治疗头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组成。所述的智能超声理疗仪还具有专家疗方功能,具有结构简单、频率自动跟踪、稳定度高、多频、输出功率高、易操作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对器质性心血管病患者、运动创伤类患者的体外物理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超声理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超声理疗仪,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器质性心血管病患者、运动创伤性患者体外物理治疗的高科技超声理疗仪。
技术介绍
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会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如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空化效应等,利用这些效应可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也就是所谓的超声理疗。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的衰减值随频率近乎线性增加,即频率越大,衰减系数越大,衰减越快,不同的超声频率将会导致超声信号进入人体深度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过量的超声波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针对不同的治疗部位应考虑采用不同剂量的超声信号。目前国内市场上较为流行的超声治疗仪大多数结构相似,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杂,可调节声功率范围窄,自动保护功能弱等共同缺陷。超声理疗仪目前多采用单频、固定频率的技术方案,这种频率是固定的,不可变的。单一频率其治疗部位有限,患者需要多个部位治疗时,就需要另外的设备来完成。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温度、环境等不同,导致超声治疗头的谐振频率发生改变,由于目前的超声理疗设备不具备频率自动跟踪功能,就会出现频率失调,从而会导致阻抗失配,降低效率,严重的不能正常工作。现有的超声理疗仪大多操作繁杂,没有专家疗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超声理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超声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人机交互模块(2)、主控模块(3)、DDS模块(4)、功放模块(5)、治疗头模块(6)、频率跟踪模块(7)和温度控制模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超声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人机交互模块(2)、主控模块(3)、DDS模块(4)、功放模块(5)、治疗头模块(6)、频率跟踪模块(7)和温度控制模块(8);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包括触摸屏(201)和状态指示灯(202);所述主控模块(3)包括一微处理器(301);所述DDS模块(4)包括一DDS发生电路(401),所述DDS发生电路(401)的输出端连接一低通滤波电路(402),所述低通滤波电路(402)的输出端连接一占空比调节电路(403),所述占空比调节电路(403)与微处理器(301)相连;所述功放模块(5)包括一级放大电路(501),所述一级放大电路(50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占空比调节电路(403)的输出端,实现对占空比调制后的激励信号进行初步放大;所述一级放大电路(50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一数字电位计(504),通过调整接入反相端电阻的大小,控制输出信号的大小,经过后续放大以最终实现对治疗强度的控制,所述的数字电位计(504)与微处理器(301)相连,所述一级放大电路(501)的输出端连接二级放大电路(502),所述二级放大电路(502)输出端连接一推挽功放电路(503);所述治疗头模块(6)包括一频率切换与匹配电路(601),所述频率切换与匹配电路(601)的输入端连接推挽功放电路(503)的输出端;所述频率切换与匹配电路(601)的输入端还连接微处理器(301);所述频率切换与匹配电路(601)的输出端连接一换能器(602);所述频率跟踪模块(7)包括一电流电压采样电路(701),所述电流电压采样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涛顾华东郑陈琪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