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负荷下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及其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6674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53
一种重负荷下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及其工法,所述构造包括地下连续墙两侧成槽的导墙以及与导墙的上部连接的地面,导墙的上部通过水平部分段与地面浇筑为一体,导墙竖直段、导墙水平段和地面内分别埋设有导墙主钢筋、分布筋和地面钢筋,导墙主筋和分布钢筋沿导墙的外侧设置单层双向,导墙水平段和垂直段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附加筋,附加筋和导墙主钢筋布置方法相同,与分布筋绑扎为一体,地基为原状土层或者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对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导墙承载力的计算,对重负荷场地的处理方法和导墙的配筋形式进行了优化,保证了连续墙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负荷下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前的节点构造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在重负荷作用下的地下连续墙导墙和负重地面的节点构造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深基坑施工成了工程建设必经的阶段,基坑支护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对于目前处于交通复杂,建筑物众多的位置进行基坑施工时,其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连续墙支护以其刚度高、防渗效果好、增加基坑开挖过程稳定性等优点在众多支护中尤为突出,且避免了因在繁重交通边缘降水,造成地层的不均匀沉降,损坏既有道路或建筑物而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现有深基坑施工时,连续墙的设计槽段越来越深,钢筋笼重量也随之加大,交通复杂建筑物众多使施工场地狭小,临近道路和建筑物等,连续墙施工必要的附属设施布置完成以后,吊车和成槽机需要交叉行走,吊车需要多次从已施工完成的槽段和已开挖完成的槽段边缘行走,才能满足钢筋笼起吊和下放的条件,即导墙范围内及周边均是吊车行走区域。因此导墙不仅是成槽机开挖向导,导墙的强度还需满足吊车吊装时的承载力,导致吊装时吊车对施工场地的承载力要求增高。现有的重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7/201410246060.html" title="一种重负荷下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及其工法原文来自X技术">重负荷下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及其工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负荷下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包括地下连续墙两侧成槽的导墙竖直段(2)以及与导墙水平段(4)连接的地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竖直段(2)通过导墙水平段(4)与地面(3)浇筑为一体,导墙竖直段(2)、导墙水平段(4)和地面(3)内分别埋设有导墙主钢筋(5)、导墙分布筋(6)和地面钢筋(7),所述导墙主钢筋(5)沿导墙竖直段(2)的外侧、导墙分布筋(6)沿导墙水平段(4)的上部均单层双向设置,且地面钢筋(7)锚固进入导墙水平段(4),在导墙竖直段(2)和导墙水平段(4)的交接位置外侧设有倒置的“L”型附加筋(8),所述附加筋(8)的排列方式和导墙主钢筋(5)的相同,且和导墙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负荷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负荷地下连续墙导墙与地面的节点构造包括地下连续墙两侧成槽的导墙竖直段(2)、导墙水平段(4)以及与导墙水平段(4)连接的硬化地面(3),所述导墙竖直段(2)通过导墙水平段(4)与硬化地面(3)浇筑为一体,导墙竖直段(2)、导墙水平段(4)和硬化地面(3)内分别埋设有导墙主钢筋(5)、导墙分布筋(6)和硬化地面钢筋(7),所述导墙主钢筋(5)沿导墙竖直段(2)的外侧、导墙分布筋(6)沿导墙水平段(4)的上部均单层双向设置,且硬化地面钢筋(7)锚固进入导墙水平段(4),在导墙竖直段(2)和导墙水平段(4)的交接位置外侧设有倒置的“L”型附加筋(8),所述“L”型附加筋(8)的排列方式和导墙主钢筋(5)的相同,且和导墙分布筋(6)绑扎为一体;所述硬化地面钢筋(7)的沿硬化地面(3)的上侧设置单层双向或沿硬化地面的上下两侧设置双层双向;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硬化地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确定施工区域的地基承载力: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钎探作业,得出钎探数值,获得地基的承载力大小P’;②确定硬化地面承受的荷载:a、确认硬化地面承受的主要荷载是由吊车自身的重量和吊车上吊装的连续墙钢筋笼的重量共同作用;b、测量吊车支撑和硬化地面的接触面积,其中和分别为吊车支撑接触硬化地面的长度和宽度;c、吊装过程中吊车的两个支撑的受力分配比取3:7,靠近连续墙一侧的吊车支撑受力占受力总值的70%;d、硬化地面承受的荷载计算公式为:;③确定硬化地面层以下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安全系数,取值大于1,越大越安全;为硬化地面的厚度,为吊车支撑接触硬化地面的长度,④比较①中得到的P’与③中得到的,a、当小于P’时,使用原地基或者用级配砂石换填处理后再做原地面的硬化处理,原地面的硬化处理根据硬化厚度采用单层双向或沿原地面的上下两侧设置双层双向的硬化地面钢筋(7),以便于硬化地面整体受力,避免出现局部受力不均导致硬化地面破坏或者混凝土开裂,b、当大于或等于P’时,对硬化地面钢筋(7)进行加强,使其与导墙水平段(4)的连接除了用于起着连接硬化地面整体性和防开裂的作用,主要是承受超出混凝土承受能力的荷载;步骤二,导墙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笋杨富强张国强张颖辉汪兰王坡刘子杰张超杨佳佳付艳龙周春宝王振东贺现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