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头,其包括一连结座、一扣部、一第一卡部及一第一钮。该连结座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该前端部具有相面对的两个窄侧边,该后端部用于连结固定一带体的一端。该扣部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扣合座,该接合座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相接,该接合座具有一第一挡件,该扣合座具有一通道及一扣件,该通道允许该带体的另一端穿过,该扣件能扣住或松开该带体。该第一卡部设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且可活动至卡住该第一挡件的位置及释放该第一挡件的位置。该第一钮位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的其中一窄侧边,且能被切换位置以对应连动该第一卡部到达上述位置。一使用者可通过对该钮的操作,来控制该第一卡部的作动,从而卡住或释放该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带头
本专利技术与服饰用腰带、皮带有关,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扣部的皮带头结构。
技术介绍
常与裤、裙搭配使用的腰带、皮带(以下统称皮带),基本上是由一狭长的带体及一金属制的皮带头构成。该皮带头主要包括与该带体一端连结固定的一连结座及一扣部,该扣部可供该带体另一端穿过,且可被操作于扣住该带体或释放该带体。这种传统的皮带,其扣部经过造型设计能给予人们一种视觉感受。如果希望给予人们另一种视觉感受,或是该扣部受损,无法只更换该扣部,必需更换整个皮带头,因为该扣部与该连接部是通过铆接方式枢接在一起而无法分离。为了让该扣部与该连接部变成可分离的,过去提出了不少设计,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05627及M311291号专利案。尽管如此,关于如何使该扣部与该连接部两者为可分离这项议题,目前仍需要有更新的对应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皮带头,其特别具有一钮及一卡部,一使用者可通过对该钮的操作,达到更换该皮带头扣部的目的,且相对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皮带头扣部的更换操作更为方便。更详而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皮带头包括一连结座、一扣部、一第一^^部及一第一钮。该连结座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该前端部具有相面对的两个窄侧边,该后端部被配置成可用于连结固定一带体的一端。该扣部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扣合座,该接合座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相接,该接合座具有一第一挡件,该扣合座具有一通道及一扣件,该通道允许该带体的另一端穿过,该扣件能扣住或松开该带体。该第一卡部,设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且被配置成可活动至卡住该第一挡件的位置及脱离该第一挡件的位置。该第一钮位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的其中一窄侧边,且能被切换位置以对应连动该第一卡部到达上述位置。其中,该接合座与扣合座较佳是相枢接的,能相对转动。较佳地,该第一^^部枢接于该前端部且一端具有一勾,并通过该勾来卡住或释放该第一挡件;该第一钮延伸自该第一^^部的另一端,且略凸出该前端部的该其中一窄侧边;前述该第一卡部与该前端部的枢接点位于该勾与该第一钮之间且较近于该第一钮。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皮带头还包括位于该第一^^部及该前端部之间的一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通过其弹力将该第一卡部的勾顶向该第一挡件。较佳地, 本专利技术的皮带头还包括凸设于该前端部的一第一支持块,该第一支持块面对该第一卡部的勾,且当该勾卡住该第一挡件的一侧时,该第一挡件的另一侧抵靠于该第一支持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皮带头,其中,所述皮带头包括能相对拆离、组合的一连结座与一扣部,以及设于该连结座或该扣部上的两卡部和两钮部;该连结座的一端被配置成能用于连结并固定一带体的一端;该扣部被配置成能供该带体的另一端穿过,能扣住或松开该带体;其中一卡部位于另一卡部的对面,且每一卡部各被配置成能活动到限制该扣部脱离该连结座的位置及允许该扣部脱离该连结座的位置;其中一钮部位于另一钮部的对面,且每一钮部被配置成能分别控制相对应的卡部在前述位置之间活动。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皮带头,实际上是在该连结座上设置由该第一卡部、第一钮、第一弹性组件、及第一支持块所构成的一卡扣机构,并在该扣部上设置该第一挡件。然而,该连结座上还可以再设置相同于前述的另一卡扣机构,且该扣部上还可设置相同于该第一挡件的第二挡件,以对应该另一卡扣机构。较佳地,上述的任一卡扣机构可分别或同时改设于该扣部上,而上述的第一、二挡件则可分别或同时改设于该连结座上。无论如何,本专利技术皮带头的扣部可从其连结座拆离,并更换新的扣部安装至该连结座,拆、装过程简单快速且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处于一释放状态下的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处于一释放状态下的平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处于一卡住状态下的平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处于一释放状态下的平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处于一卡住状态下的平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处于一释放状态下的平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处于一卡住状态下的平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处于一释放状态下的平面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连结座10、10b、IOc前端部11后端部2、2a 扣部20、20b、20c 接合座21、21a 扣合座211、211a 扣件212、212a 通道22 轴栓23第一挡件24第二挡件3 第一^^部30 勾31第一轴杆4第二卡部40勾41第二轴杆5第一钮6第二钮70弹性元件71第二弹性元件80第一支持块81第二支持块9 带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皮带头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皮带头包括一连结座1、一扣部2、一第一^^部3、一第二卡部4、一第一钮5及一第二钮6。该连结座I具有一前端部10及一后端部11。如图3所示,该前端部10具有相面对且相距一段距离L的两个窄侧边,每一窄侧边本身的宽度W均小于该距离L。该后端部11被配置成可用于连结并固定一带体 9的一端,例如从该后端部11的内侧面螺入两螺丝(图中未示)来抵压住该带体9的该端,使得该带体9无法脱离该皮带头的该连结座I。如图1、图2所示,该扣部2具有一接合座20及一扣合座21。该接合座20的后侧部与该连结座I的前端部10相接。该接合座20具有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挡件23及一第二挡件24。该扣合座21具有一通道212及一扣件211,该通道212允许该带体9的另一端(图中未示)穿过,该扣件211能扣住或松开该带体9。在此例子中,该扣合座21通过一轴栓22而枢接于该接合座20的前侧部,使得该接合座20与扣合座21不但连接在一起,且还能相对转动。此外,该扣件211成杆状且枢接于该轴栓22而能相对于该轴栓22转动,且当该带体9由内往外地穿过该通道212之后,该扣件211可被操作插入该带体9上的孔(图中未示),以扣住该带体9使其无法被拉动,而当将该扣件211抽出该带体9上的孔之后,则表示该带体9已被释放,此时该带体9可被拉动。前述扣住或释放该带体9的机构,目前已有多种,此部分已属习知技术,容不赘述。无论如何,前述的扣合座21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例子,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诸如图5、图6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中的扣合座21a即为另一种典型例子,此容后再述。该第一卡部3设于该连结座I的前端部10上且位于该前端部10的一侧面,且被配置成可活动至卡住该第一挡件23的一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及释放该第一挡件23的一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该第一钮5位于该连结座I的前端部10的其中一窄侧边,且能被切换位置以对应连动该第一卡部3到达前述该第一及第二位置。在此例子中,该第一卡部3是通过一第一轴杆31而枢接于该前端部10上,使得该第一卡部3得以相对于该前端部10作左、右摆动。较佳地,该第一^^部3的一端具有一勾30,并通过该勾30移动到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来卡住或脱离该第一挡件23。此外,由于该皮带头较佳地还包括位于该第一卡部3及该前端部10之间的一第一弹性元件70,该第一弹性元件70通过其弹力将该第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头,能连接一带体,其特征在于,该皮带头包括:一连结座,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该前端部具有相面对且相距一段距离的两个窄侧边,每一窄侧边本身的宽度均小于该距离,该后端部被配置成能用于连结并固定该带体的一端;一扣部,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扣合座,该接合座能拆地组设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且该接合座具有一第一挡件;该扣合座具有一通道及一扣件,该通道能供该带体的另一端穿过,该扣件能扣住或松开该带体;一第一卡部,设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且被配置成能活动至卡住该第一挡件的位置及脱离该第一挡件的位置;及一第一钮,位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的其中一窄侧边,且能连动该第一卡部作位置变换,以驱使该第一卡部卡住或脱离该第一挡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07 TW 1021049441.一种皮带头,能连接一带体,其特征在于,该皮带头包括: 一连结座,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该前端部具有相面对且相距一段距离的两个窄侧边,每一窄侧边本身的宽度均小于该距离,该后端部被配置成能用于连结并固定该带体的一端; 一扣部,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扣合座,该接合座能拆地组设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且该接合座具有一第一挡件;该扣合座具有一通道及一扣件,该通道能供该带体的另一端穿过,该扣件能扣住或松开该带体; 一第一卡部,设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且被配置成能活动至卡住该第一挡件的位置及脱离该第一挡件的位置;及 一第一钮,位于该连结座的前端部的其中一窄侧边,且能连动该第一卡部作位置变换,以驱使该第一^^部卡住或脱离该第一挡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部枢接于该前端部,且其一端具有一勾,该勾用以卡住或释放该第一挡件;该第一钮延伸自该第一^^部的另一端,且略凸出该前端部的其中一窄侧边;前述该第一卡部与该前端部的枢接点位于该勾与该第一钮之间且较近于该第一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头还包括位于该第一卡部及该前端部之间的一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通过其弹力使该第一卡部的勾顶向该第一挡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头还包括凸设于该前端部的一第一支持块,该第一支持块的一侧面面对该第一^^部的勾,且当该第一^^部的勾卡住该第一挡件的一侧时,该第一挡件的另一侧抵靠于该第一支持块的该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头,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达,
申请(专利权)人:刘欣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