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测量与控制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率的地面对航天器程控中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地面对航天器的程控方式一般有两种:间接指令方式和注入数据方式。间接指令长度较短,其数据域长度为几十字节,主要是一些单机或软件状态切换、参数设置等控制指令;间接指令的处理包括:产生、申请发送、发送、判断执行情况等过程,需要多人参与多个操作,每条间接指令的处理最短需要6秒时间。注入数据长度较长,其数据域长度约几百字节,主要是轨道数据、星历数据、软件代码等较长的数据;注入数据方式每条注入数据的处理最短需要8秒时间。随着卫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完成一次控制任务或载荷任务需要多个单机多条间接指令按照一定的流程依次执行,有些任务需要几十条甚至成百上千条指令按照一定流程依次执行。目前,都是通过地面多次发送间接指令完成,现有的间接指令逐条发送方式注入次数多,花费时间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信道资源,给任务的正常执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能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遥控指令任务所需的所有间接指令; (2)根据每条注入数据的最大封装值将所有间接指令封装到相应数目的注入数据的格式中形成指令序列,其中所述指令序列包括至少一指令任务; (3)发送所述指令序列中的所有注入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遥控指令任务所需的所有间接指令;(2)根据每条注入数据的最大封装值将所有间接指令封装到相应数目的注入数据的格式中形成指令序列,其中所述指令序列包括至少一指令任务;(3)发送所述指令序列中的所有注入数据;其中,所述指令序列格式为:长度:用于标识从有效性字段开始至任务指令列表字段结束的总字节长度;类型:用于区分卫星执行的不同指令任务类型;校验和:用于标识从有效性字段开始至任务指令列表字段结束所有字节的累加和校验,只有校验通过卫星才会执行此条指令序列;有效性:自定义功能;任务数:用于标识所有指令任务数量;总指令数:用于标识当次指令序列包括的总指令数;任务信息:用于标识所有指令任务的相应起始指令编号信息,每项指令任务有两字节信息;任务指令列表:用于标识所有指令明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指令任务包括至少一条注入数据,所述至少一条注入数据包括至少一条间接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数从1开始编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信息中所有指令任务的起始指令编号从1开始编号,空指令任务的起始指令编号固定填0。5.一种基于多任务的卫星指令序列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曹金,蔡志鸣,周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