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转印膜,具有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由该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含有一抗回黏层、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一离型层、一保护层、一树脂层、一金属层以及一胶层,其中,保护层可为热可塑性聚氨酯保护层、聚乙烯保护层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保护层;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转印膜不仅使用方便且不含毒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多层膜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金属转印膜,其使用方便且 不含毒性材料。
技术介绍
如图l所示,目前市面可见的铝转印膜l于一PET膜2表面依序披覆 一离型层3、 一树脂层4、 一铝层5与一胶层6,转印膜1可利用热转印方 式将离型层3、树脂层4、铝层5连同胶层6转印于皮革或其它软性基材 表面,使基材具有金属光泽。由于离型层3、树脂层4与铝层5仅厚约1000nm,易因刮磨或溶解而 脱落,因此, 一般需于转印后的铝层5表面再涂布或贴覆一保护层(如PVC 或PU膜),以保护脆弱的铝层5,因此,需要二道加工程序始能完成转印 作业,使用上较为不便,且PVC具有毒性,素有毒塑料之称,已遭环保团 体呼吁禁用。实甩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转印膜,其使用上较为方便。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转印膜,不含毒性。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金属转印膜具有一第一侧与一 第二侧,由该第一侧至该第二侧依序包含有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一 保护层以及一金属层。其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与该保护层之间可设一离型层,该保 护层与该金属层之间可设一树脂层,该第一侧可设一抗回黏层覆于该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上,该第二侧可设一胶层覆于该金属层上;该保护层可 为热可塑性聚氨酯(TPU)保护层、聚乙烯(PE)保护层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TPEE)保护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金属转印膜不仅使用方便且不含毒性,可避免习知作法 中采用PVC等有毒物质,兼具环保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转印膜的剖面示意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作示意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转印成品的示意图。要元件符号说明 l铝转印膜 3离型层 5铝层IO金属转印膜 12第二侧 1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 20保护层 22树脂层24金属层 26胶层30基材 32加热轮2 PET膜 4树脂层 6胶层 ll第一侧 14抗回黏层18离型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特点所在,兹举以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 式说明如下,其中请参阅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所提供的金属转 印膜10具有一第一侧11与一第二侧12,由该第一侧11至该第二侧12 依序包含有一抗回黏层14、 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16、 一离型层18、 一保护层20、 一树脂层22、 一金属层24以及一胶层26。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的縮 写为PET,故以下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16简称PET层,由于该PET层16具有良好的韧性,于本实施例中作为金属转印膜10的基材,其余各层 则分别覆盖于其上。该离型层18为由压克力树脂或纤维束树脂所制成,其作用在使该保 护层20易于与该PET层16脱离。该保护层20于本实施例是热可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保护层,具有抗刮耐磨的特性,且不会遭受酒精、丙 酮或去渍油等溶剂溶解,除上述TPU夕卜,该保护层20亦可为聚乙烯 (Polyethylene, PE)保护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 TPEE)保护层等。该抗回黏层14于本实施例是由美耐皿树脂(Melamine Resin)中添加 硅粉而成,主要功用是在金属转印膜10制程中避免该保护层20与该PET 层16黏结在一起;其中,美耐皿树脂作为硅粉的载体,可由三聚氰氨树 脂或其它树脂替代。该树脂层22是由胺基树脂所制成,其作用在使该金属层24与该保护 层20结合在一起。该金属层24于本实施例中是一铝层,以蒸镀的方式覆盖于该树脂层 22表面,其中,铝亦可依需要而由其它金属如金、银或铜等替代。该胶层26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或称PU胶)所组成,遇热具有极强黏性。将该金属转印膜10转印于皮革或其它基材30时,如图3本技术 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作示意图所示,是将该金属转印膜10覆于该基材30上, 并以该胶层26与该基材30接触,接着利用一加热板或加热轮32对该金 属转印膜10施加压力,该胶层26受热即可熔化而使该金属转印膜10与 该基材30结合在一起,最后,将该PET层16连同该抗回黏层14 一并撕 除,此时该离型层18的功用即在使撕除作业易于进行,如此,仅余该胶 层26、该金属层24、该树脂层22及该保护层20贴覆于该基材30表面, 如图4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转印成品的示意图所示,该金属层24使 该基材30表面具有金属光泽,该保护层20则可保护该金属层24不受刮 磨或溶解,由此,本技术所提供的金属转印膜10的使用步骤简单, 不仅方便性极佳,且可避免习知作法中采用PVC等有毒物质,兼具环保的功效。基于本技术的精神,该金属转印膜io的结构可加以变化设计,例如该胶层26亦可依需要而不设,待金属转印膜覆盖于基材30之前, 于该基材30表面先涂布一胶层亦可,除此之外,该抗回黏层、该离型层 或该树脂层亦可依需要而不设,凡是此等易于思及的结构变化,均应为本 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由该第一侧至该第二侧依序包含有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一保护层以及一金属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酯层与该保护层之间具有一离型层。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层与该 金属层之间具有一树脂层。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胶层位于该第二侧且覆于该金属层。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抗回黏 层位于该第一侧且覆于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层为热 可塑性聚氨酯保护层。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层为聚 乙烯保护层。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层为热 塑性聚酯弹性体保护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转印膜,具有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由该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含有一抗回黏层、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一离型层、一保护层、一树脂层、一金属层以及一胶层,其中,保护层可为热可塑性聚氨酯保护层、聚乙烯保护层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保护层;由此,本技术的金属转印膜不仅使用方便且不含毒性。文档编号B32B27/06GK201198229SQ20082011206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柯志强, 陈彦伯 申请人:台湾真空镀膜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转印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由该第一侧至该第二侧依序包含有: 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一保护层以及一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伯,柯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真空镀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