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18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力调节器,由手轮1、调压轴2、螺母3、一级蜗杆支座4、一级蜗杆5、一级蜗轮6、凸轮轴7、二级蜗杆8、二级偏心蜗轮9、连杆10、二级蜗杆支座11、锁紧圈12、锁紧螺母13组成。转动手轮1,带动调压轴2,驱动一级蜗杆5转动,一级蜗轮6转动,一级蜗轮6与二级蜗杆8固联,带动二级偏心蜗轮9顺(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其偏心孔竖直偏心度e发生或增或减的变化,从而实现连杆10长度L微量增长或微量缩短的变化,使模切机或者压痕机或者烫金机的动、静板的距离变化,从而调节模切机或者压痕机或者烫金机的动、静板之间的压力,达到增压或减压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平压平模切机、压痕机、烫金机的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印刷包装行业的压痕、模切生产中,要求设备工作面的压力保持相对稳定,以达到较高的压痕模切质量和生产效率,但由于原材料(如纸张)的定量不均等因素,设备的工作压力往往会发生或“欠”或“过”的变化。欠压则模切切线不断,压痕不清晰,不饱满,过压则切后纸张散乱,不便取出,且长时间过压工作,容易损伤模具和设备。这就需要根据工作压力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设备的工作压力,使之维持“恒定”。传统的压力调节装置,是由转动连杆一端的偏心齿轮,改变其偏心孔的竖直偏心度e,达到改变连杆长度L来实现的,调节完后采用一锁齿板将其锁紧,防止“回弹”,其缺点是压力调节粗糙,调节幅度只能是偏心齿轮齿距的整数倍,不能连续、精确的调整,另外由于各连杆的偏心齿轮不能联动调节,容易出现连杆处压力不均的现象,且必须停机调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压力调节器。本技术改变传统的偏心齿轮为二级偏心蜗轮,改变连杆一端偏心蜗轮偏心孔竖直偏心度e,达到改变连杆长度L,实现工作面压力的调整,本技术采用了二级蜗轮蜗杆结构,实现了工作压力的精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两个二级蜗杆支座(11)通过二级蜗杆(8)连接,二级蜗杆支座(11)由螺栓连接在连杆(10)上,具有固定作用,二级蜗杆(8)上有螺旋与二级偏心蜗轮(9)配合,锁紧螺母(13)、锁紧螺母(14)并在二级蜗杆(8)一端起紧固作用,二级偏心蜗轮(9)套在连杆(10)中,连杆(10)与凸轮轴(7)紧配合,一级蜗杆(5)与一级蜗轮(6)配合,一级蜗轮(6)与二级蜗杆(8)固联,上述所有零件组成蜗轮蜗杆部件,两组蜗轮蜗杆部件由调压轴(2)连接,手轮(1)也通过螺栓与调压轴(2)连接固定,二级偏心蜗轮(9)内套的曲柄销(15)与模切机或者压痕机的动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肖许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索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