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166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它包括PVC胶板、硝酸纤维素膜、胶体金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所述PVC胶板的一端粘附有所述样品垫,其另一端粘附有所述吸水垫,其中部依次粘附有所述胶体金结合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所述胶体金结合垫的一端与所述样品垫相粘附,其另一端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相粘附,该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吸水垫相粘附;所述胶体金结合垫包被了带有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沿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检测线、质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简便、准确、无需任何仪器设备就能检测鸽新城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鸽Ⅰ型副粘病毒免疫分析
,尤其涉及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鸽I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1, PPMV-Ⅰ) 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I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1, PMV-Ⅰ) 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PPMV-Ⅰ引起鸽群突然发病,迅速蔓延,临床症状上与鸡新城疫嗜神经速发株引起的十分类似,主要临床特点是肠炎、下痢和神经症状,尤以嗜神经速发型为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鸽I型副粘病毒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鸽都有感染性,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肉鸽、信鸽和赛鸽等各类鸽子均可感染发病;而且不同年龄的鸽子都可感染,发病率可高达80%~90%以上,死亡率因鸽子的年龄、品种及其免疫状况和饲养管理状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为20%~80%之间,平均30%~50%,乳鸽感染后,死亡率可达60%~80%,处于孵化期的种胚感染后可全部死亡。成年鸽感染后,呈慢性经过,无明显的死亡高峰,最后因采食困难、消瘦衰竭死亡。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以秋冬、冬春多发。该病与新城疫一样,通过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的器具、饲料和饮水传播,潜伏期1~10d,一般1~6d。鸽新城疫病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给养鸽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巨大,是养鸽业的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鸽I型副粘病毒病一般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单要确诊,则需要进一步的方法,对于鸽新城疫的诊断方法目前大体可分为两种: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方法除了经典的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荧光抗体技术(IFA)、琼脂扩散试验(AGP)、乳胶凝集试验(LAT)、鸡胚中和试验、蚀斑中和试验等方法以外,还有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ELISA诊断方法等。虽然HA和HI因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大多数的鸽场用于鸽新城疫的抗体监测和的诊断,但HA和HI试验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误差,而且HI在检测低水平的抗体时不够灵敏,缺乏一定的可靠性。荧光抗体技术简便、快速、敏感、准确、特异,适用于快速诊断,抗原在-70℃可长期保存,且全部试验过程只需要lh,因而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定性监测SPF鸽抗体。ELIAS诊断方法是目前研究最多、进展最快的技术,各种形式的ELIAS广泛应用于抗原、抗体的检测;与其它血清学相比,ELIAS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抗原用量少的特点,同时结果便于长期保存,特别适合于基层兽医部门和鸽场对NDV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普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也运用核酸技术对PPMV-Ⅰ进行检测,其中尤以PCR、核酸探针技术、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序列分析应用较为广泛。以上这些方法虽然均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均存在费时费力、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才能进行的缺点,很难在基层兽医部门推广应用。 目前单克隆抗体在新城疫诊断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单克隆抗体用于NDV诊断,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并可用于强毒和弱毒的鉴别诊断,这是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所办不到的。单克隆抗体已渗透到ND研究的许多领域。 鸽新城疫病毒编码两种囊膜糖蛋白,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F蛋白位于囊膜外表面,形成纤突,对鸽新城疫的毒力及感染性起决定性作用,是鸽新城疫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F基因还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是新城疫基因分型的主要依据,也是决定鸽新城疫致病力强弱的关键因素;F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鸽新城疫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是鸽新城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首选基因,因此,F基因是鸽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制剂研究的重要候选基因。 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技术是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将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检测技术和层析分析技术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固相标记免疫检测技术。1971年Faulk和Taylor利用胶体金溶胶与兔抗沙门氏菌血清结合,作为标记探针,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沙门氏细菌的表面抗原,开创了胶体金在免疫分析领域应用的先河。免疫胶体金技术是继荧光素、酶、同位素及乳胶标记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型标记技术。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利用胶体金本身的显色特点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诊断特异性的待测物,大多与单克隆抗体技术联合应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携带方便、检测时间短、检测不需任何仪器设备及安全可靠等优势,20世纪80年代末在临床诊断领域开始应用,由Osikowicz和Beggst等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近年来经不断完善,已有大量商品化试剂条在人医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掀起了免疫胶体金技术研究和利用的热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VC胶板、硝酸纤维素膜、胶体金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所述PVC胶板的一端粘附有所述样品垫,其另一端粘附有所述吸水垫,其中部依次粘附有所述胶体金结合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所述胶体金结合垫的一端与所述样品垫相粘附,其另一端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相粘附,该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吸水垫相粘附;所述胶体金结合垫包被了带有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沿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检测线、质控线。 所述检测线为以线形包被纯化的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 所述质控线为以线形包被纯化的羊抗鼠抗体。 如上所述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免疫抗原的制备: 把鸽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片段连接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经IPTG诱导和分析,F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高效表达,提取包涵体蛋白作为免疫抗原; ⑵抗体的制备: 将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免疫BALB/C小鼠按照常规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即得纯化后的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 ⑶将硝酸纤维素膜粘附于PVC胶板的中部; ⑷将所述纯化后的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涂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一个区域,得到检测线; ⑸将纯化的羊抗鼠抗体包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个区域,得到质控线; ⑹制备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蛋白溶液: 首先按柠檬酸还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VC胶板(1)、硝酸纤维素膜(2)、胶体金结合垫(3)、样品垫(4)和吸水垫(5);所述PVC胶板(1)的一端粘附有所述样品垫(4),其另一端粘附有所述吸水垫(5),其中部依次粘附有所述胶体金结合垫(3)、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所述胶体金结合垫(3)的一端与所述样品垫(4)相粘附,其另一端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相粘附,该硝酸纤维素膜(2)与所述吸水垫(5)相粘附;所述胶体金结合垫(3)包被了带有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上沿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检测线(6)、质控线(7)。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VC胶板(1)、硝酸纤维素膜(2)、胶体金结合垫(3)、样品垫(4)和吸水垫(5);所述PVC胶板(1)的一端粘附有所述样品垫(4),其另一端粘附有所述吸水垫(5),其中部依次粘附有所述胶体金结合垫(3)、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所述胶体金结合垫(3)的一端与所述样品垫(4)相粘附,其另一端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相粘附,该硝酸纤维素膜(2)与所述吸水垫(5)相粘附;所述胶体金结合垫(3)包被了带有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上沿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检测线(6)、质控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6)为以线形包被纯化的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线(7)为以线形包被纯化的羊抗鼠抗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免疫抗原的制备:
把鸽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片段连接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经IPTG诱导和分析,F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高效表达,提取包涵体蛋白作为免疫抗原;
⑵抗体的制备:
将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免疫BALB/C小鼠按照常规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即得纯化后的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
⑶将硝酸纤维素膜(2)粘附于PVC胶板(1)的中部;
⑷将所述纯化后的抗鸽Ⅰ型副粘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涂到硝酸纤维素膜(2)上,包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的一个区域,得到检测线(6);
⑸将纯化的羊抗鼠抗体包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的另一个区域,得到质控线(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泂杰时永杰杨明张茜贺奋义郭慧琳朱新强张登基曾玉峰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