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输变电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和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变电站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二次设备功能集成度大幅提高,传统变电站中需要多套二次设备协同配合才能实现的功能,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一套二次设备即可实现,这一重大技术突破,在提升智能变电站数字化水平和集成化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二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成倍增加,海量数据的出现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数据人工分析方式所能承受的范围。目前针对数字化二次设备海量数据自动分析技术尚未出现,运维人员仍然沿用传统人工分析方法指导数字式二次设备运维决策工作,极易造成数据分析不系统、不充分,进而使运维决策模糊、滞后,为智能变电站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分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决策支持中心、知识库、数据分析管理器、海量数据采集装置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其中:决策支持中心为整个系统的用户终端,其与知识库和数据分析管理器相连接,决策支持中心主要由人机互交界面以及图形化显示工具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决策支持中心(1)、知识库(2)、数据分析管理器(3)、海量数据采集装置(4)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其中:决策支持中心(1)为整个系统的用户终端,其与知识库(2)和数据分析管理器(3)相连接,决策支持中心(1)主要由人机互交界面以及图形化显示工具组成,用于完成用户控制指令输入、相关电子文档的载入、数据分析结果图形化显示以及决策报告生成操作;知识库(2)与决策支持中心(1)和数据分析管理器(3)相连接;数据分析管理器(3)为系统核心部分,由主控制器构成;海量数据采集装置(4)为数字化二次设备所有运行数据在运维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存储介质,其对上通过SCSI接口与数据分析管理器(3)相连接,对下通过Hybird接口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相连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同时与智能变电站所有数字化二次设备(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决策支持中心(1)、知识库(2)、数据分析管理器(3)、
海量数据采集装置(4)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其中:决策支
持中心(1)为整个系统的用户终端,其与知识库(2)和数据分析
管理器(3)相连接,决策支持中心(1)主要由人机互交界面以及
图形化显示工具组成,用于完成用户控制指令输入、相关电子文档
的载入、数据分析结果图形化显示以及决策报告生成操作;
知识库(2)与决策支持中心(1)和数据分析管理器(3)相
连接;
数据分析管理器(3)为系统核心部分,由主控制器构成;
海量数据采集装置(4)为数字化二次设备所有运行数据在运
维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存储介质,其对上通过SCSI接口与数据分析管
理器(3)相连接,对下通过Hybird接口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相
连接;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同时与智能变电站所有数字化二次设
备(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决策支持中心(1)能够用工控计算机
或PC计算机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识库(2)为工控计算机或PC计算机
的外部存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分析管理器(3)选用以Intel G3220
\t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据处理装置或同类型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选用Kyland
Sicom3024PT或同类型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化二次设备(6)为智能变电站中
的具有工业以太网接口的数字化二次设备。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枫,谭靖,曹北建,张志朋,刘丽,刘喆,彭桂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