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启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041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启窗,包括开启窗玻璃(1)和开启窗窗扇(3),所述开启窗玻璃(1)包括通过玻璃结构胶(201)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多层玻璃,所述开启窗玻璃(1)通过注射第一结构胶(202)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3)上,所述开启窗还包括在将所述开启窗玻璃(1)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3)上后安装的压边结构(4),所述压边结构(4)与所述开启窗窗扇(3)以及所述开启窗玻璃(1)相互配合以密封所述玻璃结构胶(201)和所述第一结构胶(20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启窗将压边结构和开启窗窗扇设计为相互配合以实现密封的两部分,安装便捷且不影响对开启窗玻璃注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启窗,包括开启窗玻璃(1)和开启窗窗扇(3),所述开启窗玻璃(1)包括通过玻璃结构胶(201)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多层玻璃,所述开启窗玻璃(1)通过注射第一结构胶(202)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3)上,所述开启窗还包括在将所述开启窗玻璃(1)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3)上后安装的压边结构(4),所述压边结构(4)与所述开启窗窗扇(3)以及所述开启窗玻璃(1)相互配合以密封所述玻璃结构胶(201)和所述第一结构胶(202)。本技术的开启窗将压边结构和开启窗窗扇设计为相互配合以实现密封的两部分,安装便捷且不影响对开启窗玻璃注胶。【专利说明】一种开启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开启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独立压边结构的开启窗。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开启窗的应用十分广泛。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开启窗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开启窗玻璃I 一般为双层中空结构,包括通过玻璃结构胶201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开启窗玻璃101和第二开启窗玻璃102。在安装开启窗时,在第一开启窗玻璃101上注射第一结构胶202以将整个开启窗玻璃I固定在开启窗窗扇3上,这一过程也称为打胶。而现有的很多开启窗中由于缺少密封结构,第一结构胶202和开启窗玻璃I自身的玻璃结构胶201裸露在户外环境中,不够美观的同时也使内部结构缺少保护和密封,容易造成脱胶等现象从而形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一种改进型的开启窗增加了压边结构,压边结构作为一种保护构件来保护开启窗的内部结构,并防止玻璃结构胶201和第一结构胶202等部件因裸露在外而快速老化。但是,如附图2所示,现有开启窗中的压边结构是开启窗窗扇3的一部分,SP两者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这使得在开启窗组框完毕之后打胶固定开启窗玻璃I时,会出现因作业空间小而不方便注射第一结构胶202的问题,进而容易导致因为注胶分布不均匀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甚至留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开启窗压边结构与开启窗窗扇为一体式而影响开启窗玻璃注胶的问题,提供一种压边结构与开启窗窗扇分体设计的、安装便捷且不影响对开启窗玻璃注胶的开启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开启窗,包括开启窗玻璃和开启窗窗扇,所述开启窗玻璃包括通过玻璃结构胶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多层玻璃,所述开启窗玻璃通过注射第一结构胶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上,所述开启窗还包括在将所述开启窗玻璃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上后安装的压边结构,所述压边结构与所述开启窗窗扇以及所述开启窗玻璃相互配合以密封所述玻璃结构胶和所述第一结构胶。所述压边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开启窗窗扇配合以构成卡扣式密封,所述压边结构的另一端粘贴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玻璃的侧边。所述开启窗窗扇与所述压边结构配合连接的端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和卡住所述压边结构的限位卡槽,所述压边结构的一端弯曲形成与所述限位卡槽相匹配的连接板。所述压边结构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和卡住所述开启窗窗扇的限位卡槽,所述开启窗窗扇与所述压边结构配合连接的端部弯曲形成与所述限位卡槽相匹配的连接板。所述限位卡槽的内侧侧壁和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或凸起以增强密封效果。所述压边结构的两端分别粘贴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和所述开启窗玻璃上以将所述玻璃结构胶和所述第一结构胶密封。所述压边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开启窗窗扇可转动的相互连接,且所述压边结构的另一端粘贴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玻璃上以将所述玻璃结构胶和所述第一结构胶密封。所述压边结构上开设有辅助凹槽,所述辅助凹槽内卡设固定有密封胶条。所述开启窗还包括增强所述压边结构密封效果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设置在所述压边结构与所述开启窗玻璃配合密封的一端和/或所述压边结构与所述开启窗窗扇配合密封的一端。实施本技术的开启窗,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压边结构和开启窗窗扇设计为相互配合以实现密封的两部分,可以在对开启窗玻璃打胶完成后,再将压边结构与开启窗固定连接形成密封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一体式结构中因打胶的作业空间太小而导致的注胶不方便,进而避免因注胶不均匀而产生安全隐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改进的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开启窗的开启窗窗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开启窗的压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开启窗的压边结构与开启窗窗扇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压边结构与开启窗窗扇为一体成型结构,不便于对开启窗玻璃打胶的问题,本技术将压边结构与开启窗窗扇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压边结构与开启窗窗扇分为相互配合以实现密封的两部分,在对开启窗玻璃注射结构胶以将其固定在开启窗窗扇上后,再将压边结构与开启窗固定连接形成密封空间,确保该压边结构安装便捷、在有效封闭开启窗内部结构的同时,不影响对开启窗玻璃面板的打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3至5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开启窗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开启窗王要包括开启窗玻璃1、用于固定连接的结构I父2、用于固定开启窗玻璃I的开启窗窗扇3、用于密封开启窗内部结构的压边结构4以及用于实现开启窗开合的开合装置5。其中,开启窗玻璃I 一般为多层中空结构,通过玻璃结构胶201将多层玻璃固定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双层玻璃结构的开启窗玻璃1,具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开启窗玻璃101和第二开启窗玻璃102,且第一开启窗玻璃101和第二开启窗玻璃102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玻璃结构胶201固定在一起,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中空层。在中空层内靠近玻璃结构胶201的位置安装有干燥密封块7,干燥密封块7中包含有干燥剂,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也能防止因为温度降低而使中空层内产生凝露现象。结构胶2包括用于连接固定开启窗玻璃I中各层玻璃的玻璃结构胶201、用于将开启窗玻璃I整体固定在开启窗窗扇3上的第一结构胶202以及用于固定压边结构4的第二结构胶203。为增强密封效果,在第一结构胶202靠近开启窗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块6,密封块6可以包括密封胶和泡沫条。在安装开启窗时,在第一开启窗玻璃101上注射第一结构胶202以将整个开启窗玻璃I固定在开启窗窗扇3上,这一过程也称为打胶。此外,在打胶完成后,安装压边结构4以实现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压边结构4的一端与开启窗窗扇3相互配合形成卡扣式密封;压边结构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结构胶203与开启窗玻璃I的侧边粘合固定以形成密封。在图4示出的开启窗窗扇3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开启窗窗扇3为金属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开启窗窗扇3包括与开合装置5相连接的开合部301和与开启窗玻璃I及压边结构4相连接的固定部302。在图5示出的压边结构4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压边结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启窗,包括开启窗玻璃(1)和开启窗窗扇(3),所述开启窗玻璃(1)包括通过玻璃结构胶(201)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多层玻璃,所述开启窗玻璃(1)通过注射第一结构胶(202)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窗还包括在将所述开启窗玻璃(1)固定在所述开启窗窗扇(3)上后安装的压边结构(4),所述压边结构(4)与所述开启窗窗扇(3)以及所述开启窗玻璃(1)相互配合以密封所述玻璃结构胶(201)和所述第一结构胶(2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皓毛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