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开来专利>正文

一种间隔式烫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00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间隔式烫印膜,包括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转印层,所述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与转印层依次贴合连接,所述转印层为连续分段结构,各段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印层的各段宽度与聚酯薄膜基层的宽度相同或小于聚酯薄膜基层的宽度;所述分离层如转印层一样存在间隙形成间断不连续结构,亦可如聚酯薄膜基层一样为连续不间断结构。本间隔式烫印膜的转印层各段相互独立,不存在相互作用,在烫印过程可以无需等待烫印面冷却后再实施分离动作,实现即烫即分离聚酯薄膜基层与转印层,形成完整无缺的烫印面,在保证烫印效果的同时可以明显节约烫印膜材料,减少浪费,节约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比较显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烫印工艺用烫印膜,特别涉及一种间隔式烫印膜
技术介绍
烫印是包装印刷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印后加工工艺,通过烫印图案、文 字、线条可突出产品的名称、商标、品牌,美化产品,产生华贵、富丽的 观感,提高包装产品的档次,另外烫印工艺常用于在卡片(如电话卡、智能卡、IC卡等)上印刷出覆盖层,以覆盖卡片上已印制的密码,具有保密的效果,在使用时,刮掉覆盖层露出密码即可。现有的用于烫印工艺的烫印膜主要包括三层聚酯薄膜基层l、分离层2、转印层3,烫印时转印层3凭借热量和压力被压印在承印物的表面上,当烫印完毕后,聚酯薄膜基 层1连同没有被转印的部分一起被拉走。这种结构的烫印膜的聚酯薄膜基 层1及转印层3都是连续不间断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烫印 膜适用于烫印后冷却一段时间再将聚酯薄膜基层与转印层分离的操作方 式,但对于烫印后即将两层分离的操作方式(设备)并不完全适用,因为 转印层未冷却,在分离时不易使转印层完全与聚酯薄膜基层分开,这样会 使转印层不完全,影响烫印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可用于即烫即分离工艺,成形效果良好的间隔式烫印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间隔式烫印膜,包括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转印层,所述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与转印层依次贴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或转印层或两者为连续分段结构, 各段之间设置有间隙;本转印层在受热后被移到被烫印物体(如电话卡、智能卡、ic卡)表面。所述转印层各段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同;所述间隙的大小可根据生产需打印距离的限定,从而实现如美甲机等专业打印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2)在 诸如美甲机等只需打印短距离横向尺寸的应用中,由于横向尺寸的缩小使打印过 程中因打印头摆动力矩的减少,横向振动的减弱,致使打印质量提高;(3)所需 机械传动的电机功率降低,节能省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显示滑杆处于起点时横向打印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主、从动齿轮、传动齿带和驱动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2中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2中滑杆处于起点对侧时横向打印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2另一侧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图5底侧方向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喷墨头横向打印的横向移动机构和用于 整个喷墨头打印机架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有喷墨打 印头的墨盒架l、固定座2、滑轴3和用于驱动喷墨打印头在滑轴上横向滑动的 驱动结构,滑轴3固定于固定座2上,墨盒架1穿设在滑轴3上,用于驱动喷墨 打印头在滑轴上横向滑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设于固定座2上。驱动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横向传动齿带6和喷墨 盒架驱动杆7,闭合的传动齿带6啮合于主、从动齿轮4、 5上,驱动杆7连接 于墨盒架1上并置于传动齿带6下方,驱动杆7上设有滑槽,驱动杆7与传动齿 带6之间设有滑杆9,滑杆9的一端置于驱动杆的滑槽中,滑杆9的另一端固定 于传动齿带6上;从动齿轮5上设有用于容纳滑杆9的缺口 10。在主动轮上设置光电探测部件,光电探测部件由均匀分布着明暗条纹的轮 盘11和呈凹型光电探测元件12构成,轮盘11与主动轮4固定在同一转轴上同图2是本技术间隔式烫印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间隔式烫印膜的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间隔式烫印膜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间隔式烫印膜的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间隔式烫印膜又一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间隔式烫印膜再一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间隔式烫印膜的另一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图2 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形式,由图2可见,本间隔式 烫印膜,包括聚酯薄膜基层l、分离层2、转印层3,所述聚酯薄膜基层l、 分离层2与转印层3依次贴合连接,所述转印层3为连续分段结构,各段 之间设置有大小相同的间隙4;转印层3的各段长度可根据生产需要设置, 各段宽度小于聚酯薄膜基层的宽度(见图3),转印层3各段对称设置于聚 酯薄膜基层l的中间。所述转印层3包括颜色图层、金属涂层(镀铝层)、 胶黏层,各层之间贴合连接,所述转印层3的每个层在制造过程中都可由 多层相同的材料复合而成。本转印层3在受热后被移到被烫印物体(如电 话卡、智能卡、IC卡)表面。实施例2图4 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由图4和图5可见, 本间隔式烫印膜除下述特征外同实施例1:所述转印层3的各段宽度与聚酯 薄膜基层1的宽度相同(见图5);所述分离层2如转印层3 —样存在间隙 形成间断不连续结构,此时分离层2与转印层3的长度与宽度及间隙大小 完全相同。实施例3图6示出了本技术又一种结构形式,由图6可见,本间隔式烫印 膜除下述特征外同实施例2:所述转印层3表面再复合有激光图层5,使烫印表面具有激光显示效果。实施例4图7与图8示出了本技术再一种结构形式,由图7可见,本间隔 式烫印膜,包括聚酯薄膜基层l、分离层2、转印层3,所述聚酯薄膜基层 1、分离层2与转印层3依次贴合连接,所述分离层2为连续分段结构,而转印层3为连续不间断结构;对于 这种结构的烫印膜,可在烫印膜的背面(亦则聚酯薄膜基层1外侧面)设 置上位置标志6 (见图8),所述位置标志6与分离层2的各段一一对应。 这种结构的烫印膜,在分离层2各段的间隙位置,转印层3与聚酯薄膜基 层1相贴合连接;在烫印时,与聚酯薄膜基层1相贴合的转印层3部分不 被分离,而与分离层2各段相贴合的转印层3部分则压印在承印物的表面。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 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间隔式烫印膜,包括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转印层,所述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与转印层依次贴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为连续分段结构,各段之间设置有间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 各段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同。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 大小介于2 15mm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 的各段宽度与聚酯薄膜基层的宽度相同或小于聚酯薄膜基层的宽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 包括颜色图层、金属涂层、胶黏层,各层之间贴合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图 层、金属涂层或胶黏层在制造过程中都由多层相同的材料复合而成。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在转印层表面复合有激光图层。8、 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离层存在间隙形成间断不连续结构,分离层与转印层的长度与宽度及 间隙大小相同。9、 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间隔式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为连续不间断结构。10、 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隔式烫印膜,包括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转印层,所述聚酯薄膜基层、分离层与转印层依次贴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为连续分段结构,各段之间设置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来
申请(专利权)人:王开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