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489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待电连接的引线进行电连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电绝缘且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至少两个插线孔,待电连接的引线分别通过所述插线孔引入所述内腔;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定位在所述内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成使从所述插线孔引入的引线分别被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端部和所述内壁之间且彼此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可方便地将待电连接的引线通过壳体上的插线孔引入并插至弹性件的两个端部与壳体内壁之间,从而导通待电连接的引线,操作方便,连接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
,具体而言设计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电器行业的引线连接广泛采用的方法包括:端子/端子盒连接、铜带连接加绝缘护套和焊锡连接加绝缘护套。对于端子/端子盒连接方式,首先需将引线端剥线,在引线上面打公母端子,然后套设端子套,最后通过端子插接而进行连接,端子套起绝缘防护作用,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安装繁琐,而且公母端子在周转过程中,易受力变形,从而无法实现可靠的电连接。对于现有的铜带连接方式,首先将引线端剥线,然后引线并在一起或拧在一起打铜带,最后套绝缘防护套,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安装过程也较繁琐,而且铜带连接的结合力受铜带机刀片以及工艺过程影响较大,且铜带的边缘容易刺破护套,引起漏电隐患。对于现有的焊锡连接方式,首先将引线端剥线,然后将剥线浸锡并使用电烙铁和焊锡将两端连接,最后套上绝缘管防护,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安装过程也较为繁琐,且受焊接温度和焊锡的影响,容易引起虚焊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与引线连接方便且连接牢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待电连接的引线进行电连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电绝缘且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至少两个插线孔,待电连接的引线分别通过所述插线孔引入所述内腔;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定位在所述内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成使从所述插线孔引入的引线分别被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端部和所述内壁之间且彼此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待电连接的引线进行电连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电绝缘且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至少两个插线孔,待电连接的引线分别通过所述插线孔引入所述内腔;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定位在所述内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成使从所述插线孔引入的引线分别被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端部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彼此电连接;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定位,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端相对的所述内腔的第一内壁部分的距离小于通过所述插线孔插入的所述引线的厚度;所述至少两个插线孔构造成彼此相对的第一插线孔和第二插线孔,所述定位装置构造成包括第三定位柱,所述弹性件构造成扭转弹簧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三定位柱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自由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分别弹性地止抵在所述第一内壁部分和与所述第一内壁部分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占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