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分一体化的排气歧管
本公开涉及用于复式气缸四冲程循环内燃发动机的排气集流,并且更特别地涉及部分一体化的(partiallyintegrated)排气歧管,其联接排气气体流量控制阀与用于一个气缸的排气端口,并使两个或更多个排气流道与其余气缸的排气端口一体化。控制阀将排气气体流选择性引导至排气气体再循环阀或至催化转化器,因此绕过入口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典型汽车发动机是包括具有多个气缸的发动机缸体的四冲程循环内燃装置。每个气缸支承用于往复运动的活塞。气缸盖联接至发动机缸体的顶表面,使得缸体和盖限定出燃烧室。气缸盖对于每个气缸包括一组进气端口和一组排气端口,其与进气阀和排气阀组合,允许燃烧气体进入和排出燃烧室。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通常联接至气缸盖,用于引领燃烧气体去往和来自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常见的是排出燃烧室的排气气体的一部分被再循环穿过排气气体再循环或EGR阀至进气歧管或进气端口。汽车发动机还可以构造有具有涡轮或蜗壳(scroll)的涡轮增压器,其由排气气体驱动并且/或者可以具有用于排气气体处理的催化转化器。如此一来,这些部件还必须与排气端口流体连通。重要的是将这些部件定位成尽可能靠近排气歧管。然而,其它发动机部件(例如,阀机构、燃料喷射器、空气过滤器、交流发电机)和车辆系统(例如,变速器、动力转向装置、前悬架、空气调节压缩器等)也必须在车辆的防护罩下定位成邻近发动机。因此,用于这些部件的封装空间(packagingspace)可能极其有限。在设计成在专用排气气体再循环模式中运行的四气缸发动机中,一个气缸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气缸内燃发动机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包括:气缸盖,其具有本体部分和与发动机缸体中的每个气缸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端口;和歧管部分,其包括: 第一腿部,其联接至本体部分并具有穿过其中形成有第一通路,用以提供从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一端口到形成于第一凸缘中的第一排出端口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腿部的与所述本体部分相对的端部上; 第二腿部,其与所述本体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腿部分离,且穿过其中形成有第二通路,用以提供从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二端口到形成于第二凸缘中的第二排出端口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二腿部的与所述本体部分相对的端部上; 第三腿部,其与所述本体部分一体地形成,但与所述第一腿部分离地形成,且穿过其中形成有第三通路,用以提供形成从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三端口直到形成于第三凸缘中的第三排出端口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三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三腿部的与所述本体部分相对的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一腿部的长度基本上短于所述第二腿部的长度,并且基本上短于所述第三腿部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28 US 13/751,7911.一种用于多气缸内燃发动机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包括:气缸盖,其具有本体部分和与发动机缸体中的每个气缸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端口;和歧管部分,其包括:第一腿部,其联接至本体部分并具有穿过其中形成有第一通路,用以提供从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一端口到形成于第一凸缘中的第一排出端口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腿部的与所述本体部分相对的端部上;第二腿部,其与所述本体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腿部分离,且穿过其中形成有第二通路,用以提供从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二端口到形成于第二凸缘中的第二排出端口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二腿部的与所述本体部分相对的端部上;第三腿部,其与所述本体部分一体地形成,但与所述第一腿部分离地形成,且穿过其中形成有第三通路,用以提供形成从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三端口直到形成于第三凸缘中的第三排出端口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三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三腿部的与所述本体部分相对的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一腿部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腿部的长度,并且短于所述第三腿部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腿部和所述第三腿部的长度是所述第一腿部的长度的至少3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通路的输送体积小于所述第二通路的输送体积,并且小于所述第三通路的输送体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通路的输送体积和所述第三通路的输送体积是所述第一通路的输送体积的至少3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腿部与所述本体部分一体地形成,但是与所述第二腿部和所述第三腿部分离地形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三腿部介于所述第一腿部与所述第二腿部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三腿部包括:第一分支,其具有穿过其中形成的所述第三通路,用以提供来自所述第三端口的流体连通;和第二分支,其具有穿过其中形成的第四通路,用以提供来自形成于所述气缸盖中的第四端口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在所述第三排出端口的上游与第一分支接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气缸盖包括与发动机缸体中的每个气缸相对应的一对端口,包括第一对端口、第二对端口和第三对端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腿部包括:第一对管道,用以提供从所述第一对端口到所述第一通路的流体连通;第二对管道,用以提供从所述第二对端口到所述第二通路的流体连通;和第三对管道,用以提供从所述第三对端口到所述第三通路的流体连通。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一体化的歧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适于接收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可操作用以在所述第一通路与EGR阀或催化转化器之一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W海曼,RE贝克,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