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138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包括近似长方体形状的融合器主体、设置在融合器主体内部的膨胀锁、螺纹连接到膨胀锁的调节拉杆和锁帽。融合器主体由调节端头和膨胀部组成,膨胀部由呈开口状的上膨胀体和下膨胀体构成,膨胀部的开口端具有植入端头,上膨胀体的上表面和下膨胀体的下表面分别具有与人体终板曲度相吻合的设有防滑齿的承重面,上、下膨胀体的中央分别形成有上下对应的植骨孔,膨胀部的垂直于承重面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弧形调节槽,弧形调节槽的内径从植入端头向调节端头呈阶梯状减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通过采用阶梯状弧形调节槽实现分档调节,便于椎间融合手术量化,使用操作简便,恢复腰椎生理前凸理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包括近似长方体形状的融合器主体、设置在融合器主体内部的膨胀锁、螺纹连接到膨胀锁的调节拉杆和锁帽。融合器主体由调节端头和膨胀部组成,膨胀部由呈开口状的上膨胀体和下膨胀体构成,膨胀部的开口端具有植入端头,上膨胀体的上表面和下膨胀体的下表面分别具有与人体终板曲度相吻合的设有防滑齿的承重面,上、下膨胀体的中央分别形成有上下对应的植骨孔,膨胀部的垂直于承重面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弧形调节槽,弧形调节槽的内径从植入端头向调节端头呈阶梯状减小。根据本技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通过采用阶梯状弧形调节槽实现分档调节,便于椎间融合手术量化,使用操作简便,恢复腰椎生理前凸理想。【专利说明】可膨胀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椎间融合手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腰椎椎间融合术通常用于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等病症,可以恢复椎间高度,扩大椎间孔,支撑前柱以及增加融合节段稳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椎间融合器的研究,后被用来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和腰椎不稳等病症,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恢复椎间的高度,扩大了椎间孔,同时还加强了前柱的支撑,增加了融合节段的稳定性。近年来,许多种不同形状和材料的椎间融合器使用于临床,而其中常用的为圆柱状螺纹融合器和箱形融合器两大类。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和理论研究的进步,逐渐发现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存在不足。圆柱状螺纹融合器的支撑体为圆柱形,表面有螺纹结构。中国技术专利CN2361245Y公开了一种活动式螺纹状椎间融合器,该融合器由弹性钛合金箱笼和中间聚乙烯髓核组成,弹性钛合金箱笼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在管状外壁有两侧间断的螺纹,该间断处管壁的中央设有窗口,窗口两端的管壁上各有数条相互交错的切口。然而,该圆柱状螺纹椎间融合器植入时的旋转切割作用对终板的破坏较大而容易导致塌陷和椎间隙高度下降,并且融合器本身体积大,植入时对后方原有稳定结构如关节突关节的切除较多而影响腰椎融合节段稳定性。此外,圆柱状的融合界面也容易产生明显的微动,甚至顺螺纹移动,加上本身附带的孔洞与终板接触面积小,从而容易导致椎间融合失败和移位。箱形融合器的支撑体为长方体框架,体积与圆柱状螺纹融合器相比较小,容易植入。中国已公开的专利技术申请CN103263309A公开了一种箱形融合器,该融合器主体部分设有自后下向前上的斜向凹槽,斜向凹槽用于配合椎弓根斜向螺钉以固定融合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箱形融合器与传统的箱形融合器相同,均是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固定。传统的箱形融合器与终板的接触面光滑,或者依靠齿状突起来防滑,界面固定力弱,不能提供足够的自稳性能,只能作为被动的前柱支撑。另外,传统的箱形融合器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这也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固定,因此扩大了手术创伤并增加了手术费用。此外,椎体融合术后,腰椎生理前凸恢复的不理相由以上所述可知,圆柱状螺纹融合器以及现有的箱形融合器在前屈和左右侧屈方向上的腰椎稳定性增加,但不能增加后伸稳定性,另外这两种融合器在旋转方向上的稳定性也都明显降低。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为了有利于用微创技术植入椎间融合器,对椎间融合器的结构和外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坚强界面稳定性能和高度自稳性能的扩张式腰椎椎间融合器,并且该椎间融合器不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以使椎间融合手术微创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椎间融合手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通过采用阶梯状弧形调节槽能够实现分档调节,便于椎间融合手术量化,并且使用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可使椎体前柱前端的间隙大于前柱后端的间隙,恢复腰椎生理前凸理想,获得更有效且更安全的微创化椎间融合手术。根据本技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融合器主体由相互连接的调节端头和膨胀部组成,调节端头的与膨胀部相邻的内端部设有调节孔,调节端头的外端部设有锁定螺纹孔,膨胀部由呈开口状的上膨胀体和下膨胀体构成,膨胀部的开口端具有植入端头,上膨胀体的上表面和下膨胀体的下表面分别具有与人体终板曲度相吻合的承重面,承重面分别沿着融合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防滑齿,并且上膨胀体和下膨胀体的中央分别形成有上下对应的植骨孔,膨胀部的垂直于承重面的两个侧面分别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形成弧形调节槽,弧形调节槽与植骨孔连通,并且弧形调节槽的内径从植入端头向调节端头呈阶梯状减小;膨胀锁,所述膨胀锁设置在融合器主体的内部,并且包括膨胀头和分别从膨胀头的两侧平行于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膨胀头具有与弧形调节槽的最大直径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圆柱形形状且膨胀头的直径小于最大直径部的直径,以使膨胀头配合在弧形调节槽中;调节拉杆,所述调节拉杆具有拉杆头和螺纹杆部,拉杆头的直径小于调节孔的直径,螺纹杆部螺纹连接到膨胀锁;和锁帽,所述锁帽设有用于与锁定螺纹孔相啮合的外螺纹。优选地,两个延伸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植骨孔的宽度。膨胀锁还包括调节块,调节块以铰接方式连接在两个延伸部的端部之间。调节块的中央设有调节螺纹孔,螺纹杆部与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可选地,拉杆头可以具有六角内螺纹孔。可选地,锁帽可以具有六角内螺纹孔。植入端头可以具有呈圆弧形、梯形或椭圆形的外形形状。植骨孔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可选地,锁定螺纹孔的外周边可以设有十字形定位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现,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图2是显示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融合器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融合器主体的剖面图;图4是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膨胀锁的立体图;图5是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调节拉杆的立体图;图6是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锁帽的立体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根据本技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1、膨胀锁2、调节拉杆3和锁帽4。融合器主体I具有近似长方体的形状,膨胀锁2和调节拉杆3设置在融合器主体I的内部,锁帽4连接到融合器主体I的一端以将膨胀锁和调节拉杆锁定在所述融合器主体中。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结构。图2是显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融合器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融合器主体的剖面图。融合器主体I由相互连接的调节端头11和膨胀部12组成(如图1所示)。调节端头11的与膨胀部12相邻的内端部设有调节孔110,而调节端头11的外端部设有锁定螺纹孔111。膨胀部12由呈开口状的上膨胀体121和下膨胀体122构成,并且膨胀部12的开口端具有植入端头123。优选地,植入端头123可以具有呈圆柱形、梯形或椭圆形的外形形状以便于植入。要注意的是,在此所述的植入端头的外形形状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意指受限于此,植入端头的外形形状可以采用便于植入的任何形状。上膨胀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所述融合器主体由相互连接的调节端头和膨胀部组成,所述调节端头的与所述膨胀部相邻的内端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端头的外端部设有锁定螺纹孔,所述膨胀部由呈开口状的上膨胀体和下膨胀体构成,所述膨胀部的开口端具有植入端头,所述上膨胀体的上表面和所述下膨胀体的下表面分别具有与人体终板曲度相吻合的承重面,所述承重面分别沿着所述融合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防滑齿,并且所述上膨胀体和所述下膨胀体的中央分别形成有上下对应的植骨孔,所述膨胀部的垂直于所述承重面的两个侧面分别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形成弧形调节槽,所述弧形调节槽与所述植骨孔连通,并且所述弧形调节槽的内径从所述植入端头向所述调节端头呈阶梯状减小;膨胀锁,所述膨胀锁设置在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内部,并且包括膨胀头和分别从所述膨胀头的两侧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所述膨胀头具有与所述弧形调节槽的最大直径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圆柱形形状且所述膨胀头的直径小于所述最大直径部的直径,以使所述膨胀头配合在所述弧形调节槽中;调节拉杆,所述调节拉杆具有拉杆头和螺纹杆部,所述拉杆头的直径小于所述调节孔的直径,所述螺纹杆部螺纹连接到所述膨胀锁;和锁帽,所述锁帽设有用于与所述锁定螺纹孔相啮合的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尚强梅继文孙爽王宏伟王宇黄锐胡守力高峰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医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