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层压聚酯膜和使用该白色层压聚酯膜的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92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将含有无机微小颗粒的白色聚酯层(A)层压在含有微小气泡的白色聚酯层(B)的两侧表面上形成的白色层压聚酯膜,该膜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模量和比重有一定的关系的白色层压聚酯膜的白色性、印刷性和抗折皱性均优异。此外,在基材中使用了这种白色层压聚酯膜的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在印字记录时不发生给纸上的麻烦,印字图像也鲜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是具有作为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基材最适合的性质的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色性、印刷鲜明性和抗折皱性优异的白色层压聚酯膜,进一步涉及适宜作为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基材的白色层压聚酯膜。作为这种热敏转印记录用的载片基材,一直使用在聚酯中含有氧化钛、碳酸钙、硫酸钡等无机微细颗粒,或聚酯和非相溶树脂的白色聚酯膜。一般而言,为了提高印字功能,在这些膜上设置承载层,从而作为热敏转印记录用的载片使用;但是业界正在寻求高白度的白色聚酯膜,要求这种膜的印字记录的精度更高,同时印刷图像的鲜明性更高,更具高级感。针对这些要求,同时添加了多种上述无机微细颗粒的制品以及同时添加无机微细颗粒和非相溶树脂的制品等已经申请专利,例如特开平4-153232号公报、特开平6-322153号公报等。上述层压膜是白色性、图像鲜明性优异,同时抗折皱性也优异的白色层压聚酯膜。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将白色聚酯层(A)白色化的方法,从表面的光泽度,经时稳定性和成膜性等角度,需要含有无机微细颗粒。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无机微细颗粒具有气泡形成性或不具有气泡形成性均可,作为其例子可使用,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镁、硫酸钡、硫化锌、磷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云母、云母钛、滑石、白土、高岭土、氟化锂和氟化钙等。这些无机微细颗粒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一种以上。此外,上述无机微细颗粒也可以是多孔质或中空多孔质等形态的。另外,在不妨碍本专利技术效果的范围内,为提高对于树脂的分散性,还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从保证均匀分散性,膜表面的光泽性和平滑性的角度,本专利技术中的无机微细颗粒可使用在聚酯中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5~3μm,更优选为0.07~1μm的粒子。此外,从保证膜的白色性和隐蔽性的角度,这种无机微细颗粒的添加量,优选为1~30重量%,更优选2~25重量%,特别优选在3~20重量%的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白色聚酯层(B)需要是含有微细气泡的层。即利用内部含有的微细气泡,能够获得热敏转印记录时对热压头加热的隔热效果,可以有效地传热到印字部分。进而由于有缓冲作用,提高了热压头与印字面的粘合性,向印字部分的传热更均匀,并且效率更高。作为含有微细气泡的方法,优选使用,①使其含有发泡剂,利用挤出或制膜时的加热使之发泡,或者通过化学分解使之发泡,形成气泡的方法;②在挤出时添加气体或可气化物质的方法;③添加聚酯和非相溶的热塑性树脂(非相溶树脂),将其通过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使之产生微小气泡的方法;④代替上述的非相溶树脂大量添加气泡形成性无机微细颗粒的方法等。在这些方法中,从成膜性,调整内部气泡数量的容易程度,形成更微小且大小均匀的气泡的容易程度以及轻量性等综合角度考虑,特别优选③的使用非相溶树脂的方法。作为这种非相溶树脂,是聚酯之外的热塑性树脂,并且优选对该聚酯显示非相溶性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在聚酯中分散成颗粒状态,经过拉伸,在膜中形成气泡的效果大的树脂。更具体地讲,是在使用示差扫描热量计(DSC)等公知的方法进行测定时,在聚酯和上述非相溶树脂的熔融系统中,除了能够观察到相当于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简称为Tg),还能够观察到相当于该非相溶树脂的Tg的树脂。这种非相溶树脂的熔点,优选比聚酯的熔点低,且比成膜时将膜热固定使之取向时的温度(热处理温度)高。从这个角度考虑,该非相溶树脂中,优选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和聚甲基戊烯等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氟类树脂等。这些,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还可同时使用2种或以上的非相溶性树脂。其中,优选临界表面张力小的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进而言之,最优选使用聚甲基戊烯。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模量分别为E1、E2(N/mm2),该膜的比重为ρ时,同时满足下列式。0.9≤E2/E1≤1.6(1)4000≤(E1+E2)/ρ≤8000 (2)这里,其中E2/E1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6,优选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1.5,更优选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1.4。另一方面,(E1+E2)/ρ为大于等于4000,小于等于8000,优选大于等于4500,小于等于6500,更优选大于等于5000,小于等于7000。在本专利技术中,E2/E1和(E1+E2)/ρ的值需要在上述范围内。如果E2/E1或(E1+E2)/ρ任一方的值在上述范围以外,膜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刚性失去平衡,而且膜整体的柔软性不好,抗折皱性下降。有时容易发生图像鲜明性等印刷性降低等问题,尤其当(E1+E2)/ρ不足4000的情况下,这种倾向更为显著。将E2/E1或(E1+E2)/ρ任一方的值不在上述范围的膜作为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使用时,由于印刷机的输送辊的压力或与热压头的磨擦阻力等的影响,在膜表面上容易产生细微皱纹,该皱纹会降低印刷图像的品位。即,只有在E2/E1和(E1+E2)/ρ的值都在上述范围之内,才能制成抗折皱性优异的白色层压聚酯膜。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膜的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由于不产生皱纹,因此能够得到图像鲜明性优异的印刷品。从膜的缓冲性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的比重优选大于等于0.4,小于等于1.2,更优选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1.1,特别优选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1.0。从图像鲜明性和抗折皱性都达到更高水平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膜的比重ρ优选小于等于0.9,优选长度方向的伸长率Sm和宽度方向的伸长率St以满足(3)、(4)式。St≤Sm (3)90%≤Sm(4)这里,Sm优选大于等于90%,更优选大于等于100%,以及大于等于110%,特别优选大于等于120%。为了将Sm控制在该范围内,可以采用树脂组成,成膜条件和后处理等种种方法,但在本专利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从成膜条件方面涉及到的方法可列举,例如,控制拉伸倍数而取低拉伸倍数,尤其是对长度方向实施多级拉伸,在不损坏厚度均匀性的范围内采用高温的拉伸温度,拉伸后的冷却辊温度控制在30~60℃等方法。从印字图像的明亮度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的白度优选大于等于70%,更优选大于等于80%,特别优选大于等于90%。从印字图像的鲜明性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层的色调b值优选小于等于2,更优选小于等于1,特别优选小于等于0。从膜表面的平滑性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的光泽度优选大于等于40%为宜,更优选大于等于50%,特别优选大于等于55%。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的厚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在10~500μm,更优选在20~300μm,在该范围内的制品,其白色性或实际应用上的操作性优异。从白色性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中的白色聚酯层(A)的层压厚度优选是1~50μm,更优选2~30μm。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压聚酯膜是在含有微细气泡的白色聚酯层(B)的两侧表面上层压含有无机微细颗粒的白色聚酯层(A)形成的聚酯膜。该白色聚酯层(A)和白色聚酯层(B)的各层中所使用的聚酯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是在白色聚酯层(A)中使用的聚酯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在白色聚酯层(B)中使用的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在白色聚酯层(A)中使用的聚酯是共聚酯,在白色聚酯层(B)中使用的聚酯是均聚酯。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将白色聚酯层(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层压聚酯膜,该膜是在含有细微气泡的白色聚酯层(B)的两侧表面上层压有含有无机微细颗粒的白色聚酯层(A)形成的白色层压聚酯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模量分别为E↓[1]、E↓[2](N/mm↑[2]),该膜的比重为ρ时,同时满足下列式0.9≤E2/E1≤1.6 (1)4000≤(E1+E2)/ρ≤8000 (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津幸雄大渡寿士铃木基之高桥弘造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