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肉牛饲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98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利于防止出现犊牛下痢症状,缓解犊牛应激,大大减少死亡率,并有效降低饲养成本的小肉牛饲喂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犊牛至少吃足三天初乳,进入育肥场后先喂几日鲜奶,再以逐步减少鲜奶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代乳粉喂量的方式进行三周过渡饲养。三周后,随着体重的增加代乳粉喂量缓慢增加,后继而减少,同时代乳料喂量和优质玉米青贮喂量逐步增加。当饲养期进入第18周开始,全部采用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进行饲养,直至出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肉牛饲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刍动物饲养喂料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高档食用肉的小肉牛饲喂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新鲜牛肉呈酱红色,肉质较老,不易煮烂,并且有较浓的膻味。我们经过文献检索和对国外肉类市场的调查研究发现,真正的高档牛肉包括具有大理石花纹的肥牛肉和小牛肉或小白牛肉。国内小牛肉及小白牛肉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产品主要靠从欧美国家进口,因价格昂贵市场定位在高档餐厅和西餐厅。国内市场近年呈上升趋势。生产高档小牛肉的犊牛,一般选用奶牛当中的奶公犊,也可以选用肉用品种的犊牛。犊牛出生喂足量初乳后一直保持哺乳状态,在整个饲养期内完全用全乳或代乳粉饲喂4-6个月,出栏体重达到150-200公斤,经特殊的屠宰、分割、排酸而生产出来的牛肉即为小牛肉。小牛肉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肉色全白或稍带浅粉色,营养价值高,粗蛋白比一般牛肉高63%,脂肪低95%,富含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档保健食品。我们对现有技术中的肉牛饲养方法经过摸索和实践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果采用全期全乳,即整个饲养-->期全用代乳粉的方法饲养,则成本过高,因而使得牛肉价格过高而难于为市场所接受;同时,还存在小公犊出生后没几天就断乳而带来不适应的严重问题,例如,出现犊牛下痢症状,应激增加,抵抗力下降,导致死亡率升高等,进而加剧肉牛的饲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利于防止出现下痢症状,缓解犊牛应激,大大减少死亡率,并有效降低饲养成本的小肉牛饲喂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犊牛出生后一个小时内吃上初乳,并至少吃足初乳三天。进入育肥场后第一周先喂鲜奶,二至三周再以逐步减少鲜奶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代乳粉喂量的方式进行过渡饲养。四周后随着犊牛体重的增加代乳粉喂量缓慢增加后继而减少,同时代乳料喂量和优质玉米青贮喂量逐步增加。当饲养期进入第18周开始,全部采用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进行饲养,直至出栏。犊牛出生后喂初乳至少3天,进入育肥场体重38-40公斤以上,进场第1周之内只用鲜奶饲养,以减少应激反应。-->犊牛进场第二至第三周进行由鲜奶到代乳粉的过渡饲养,即以分段的方式逐步减少鲜奶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代乳粉喂量,代乳粉与水的比例为重量比1比5-7,此饲养期代乳粉平均喂量400克/头.日,保障平均喂乳量6公斤/日。犊牛进场第四周开始停止饲喂鲜奶,开始锻炼采用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在此饲养期保障喂乳量6公斤/日。第五周起至第17周,以周进行分段的方式逐步增加代乳料喂量和优质玉米青贮喂量,代乳粉喂量先增加再减少;第4周至第17周代乳料平均喂量1.0-2.0公斤/日.头,优质玉米青贮平均喂量1.0-2.0公斤/日.头。犊牛进场第18周至第24周,全部采用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进行饲养,代乳料平均喂量3.0-4.0公斤/日.头,优质玉米青贮平均喂量5.0-6.0公斤/日.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由于本专利技术小肉牛饲喂方法,采取了以逐步减少鲜奶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代乳粉喂量的方式进行饲养的步骤,即通过平稳过渡的技术措施满足犊牛的适应能力,进而逐步改变犊牛的生活生长习性,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下痢症状,缓解犊牛应激,大大减少死亡率,并有效降低了饲养成本。由于犊牛断了鲜奶后,随着体重的增加代乳粉喂量缓慢增加后继而减少,同时代乳料喂量和优质玉米青贮喂量逐步增加,这就更进一步降低了饲养成本,又能够充分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当饲养期进入第18周开始,全部采用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进行饲养,直至出栏,这不仅因为减掉了代乳粉而大大节约了饲养费用,而且经过定量定性分析,肉牛高档部位肉的数量和品质符合品种要求。由于提供了饲养期的具体参数,这就使得本专利技术肉牛饲喂方法的技术方案容易实施,便于推广应用,从而造福于人类,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际实施情况和试验情况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我公司从2001年11月份开始,经过对国内小牛肉市场的广阔前景的调研后进行了小肉牛的生产研发工作,至今共饲养小肉牛1200头,屠宰800多头,并进行了分割、包装、销售。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制定出了小肉牛规模化生产规范,筛选出了肉质合乎市场要求、成本低、效益好的小肉牛饲养管理方法,特别是小肉牛饲喂方法和小肉牛或小白牛预混料及其使用方法,并摸索出了小肉牛的屠宰、分割包装方法。目前正在致力于小牛肉的销售市场。小肉牛是指用来生产小牛肉的犊牛,一般选用奶牛的公犊,也可以选用肉用品种犊牛。犊牛出生后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乳料饲喂5-6个月,出栏体重达到150-180公斤,经特殊的屠宰、分割、排酸而生产出来的牛肉为小牛肉。小牛肉质地嫩滑、味道鲜美,肉色全白或稍带浅粉色,营养价值高,粗蛋白比一般牛肉高63%,脂肪低95%,富含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档保健食品。-->关于本专利技术的试验情况如下:1.试验材料:我们利用奶牛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利用奶公犊进行了小肉牛生产实验。饲料采用鲜牛奶、市售代乳粉、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2.试验比对方式:试验设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用全乳饲养;二组为试验组,用代乳粉和代乳料加少量优质玉米青贮饲养,即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和技术方案。重点观察的项目分为:增重效果;屠宰数据分析;小牛肉营养成分分析;高档牛肉比例;肉质评价。3.饲养管理: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全期全乳饲养;二组为试验组,采用代乳粉和代乳料加少量优质玉米青贮饲养。除饲料变化外,对照组与试验组环境条件相同。就二组的饲养管理记录简介如下:(1)小公犊出生后喂初乳至少3天,进场体重40公斤以上。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温。(2)采取单栏饲养。牛舍保持安静,温度18--20℃,避免5℃以上的急变温差;相对湿度要求在60%--80%左右,通风速度9厘米/秒以下。(3)从15天开始自由饮水,水温35℃左右,45天后水温保持室温即可。饲喂量每一周调整一次,饲料变换要缓慢。每天观察犊牛的采食和排便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4)每天刷拭牛体2次。随时清除牛体粪便,以保持牛体和牛栏卫生。牛舍、牛栏每隔10天消毒一次。(5)饲喂-->卫生做到饲喂容器使用前后必须清洗,溶解代乳粉用水和犊牛饮水必须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关于试验组的具体饲喂方法见表一:小肉牛饲喂方案。4.关于试验数据分析:4.1屠宰数据分析一组、二组屠宰试验的结果见表二和表三。一组的各项屠宰指标较二组好,但差别不大。4.2生长增重效果一组全期平均日增重845克,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809克。4.3饲料费用二组饲料费用较一组降低34.4%,经济效益显著。5.关于肉牛牛肉营养成分分析:一组和二组牛肉的营养成分含量相近。表四对小牛肉和普通牛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从数据可知小牛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6.关于肉质评价:小牛肉胴体整体形态较好,外部轮廓明显;肩部、背部、腰部和臀部肌肉较丰满,皮下脂肪分布均匀,厚度适宜,覆盖度较大,脂肪呈乳白色,质地较硬;肌肉色泽为粉红色,有光泽,肌间纤维纹理较细、致密有弹性。-->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犊牛断了初乳后先喂几日鲜奶,再以逐步减少鲜奶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代乳粉喂量的方式进行过渡饲养。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犊牛断了初乳后先喂几日鲜奶,再以逐步减少鲜奶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代乳粉喂量的方式进行过渡饲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犊牛断了鲜奶后,随着体重的增加代乳粉喂量缓慢增加后继而减少,同时代乳料喂量和优质玉米青贮喂量逐步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饲养期进入第18周开始,全部采用代乳料和优质玉米青贮进行饲养,直至出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肉牛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头犊牛出生后喂初乳至少3天,进场体重38-40公斤以上,进场第1周只用鲜奶饲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头犊牛进场第2周至第3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日娜王小林张向利姜永文周春立曹克富高昆李荣旗吴亦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