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牙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648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牙构件。它由植牙体(1)、固位基台(2)、拉伸弹簧(4)和缓冲垫(10)组成;固位基台(2)设于植牙体(1)上端;植牙体(1)由体部(6)和尾部(7)组成;体部(6)由多孔钽制件一体成型,孔隙率为60%~70%,且外表面有普通螺纹(8);尾部(7)为子弹头形,且内部设有凹槽(3);凹槽(3)内侧壁上设有脊形环状凸起(5);拉伸弹簧(4)设于凹槽(3)内,并由脊形环状凸起(5)固定;该种植牙构件的内部,还有自固位基台(2)上端面垂直向下、并与凹槽(3)相通的通孔(9);固位基台(2)上设有缓冲垫(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交变力的干扰,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牙构件。它由植牙体(1)、固位基台(2)、拉伸弹簧(4)和缓冲垫(10)组成;固位基台(2)设于植牙体(1)上端;植牙体(1)由体部(6)和尾部(7)组成;体部(6)由多孔钽制件一体成型,孔隙率为60%~70%,且外表面有普通螺纹(8);尾部(7)为子弹头形,且内部设有凹槽(3);凹槽(3)内侧壁上设有脊形环状凸起(5);拉伸弹簧(4)设于凹槽(3)内,并由脊形环状凸起(5)固定;该种植牙构件的内部,还有自固位基台(2)上端面垂直向下、并与凹槽(3)相通的通孔(9);固位基台(2)上设有缓冲垫(10)。本技术能避免交变力的干扰,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专利说明】一种种植牙构件
本技术涉及医用口腔人工牙种植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种植牙构件。
技术介绍
口腔种植牙是目前修复口内牙齿缺失的最好方法。现有的种植牙结构的组成包括有植牙体、固位基台和牙冠等多个构件。其植牙体与固位基台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多样,植牙过程操作较为繁琐,且该二者间还会存在连接不够紧密,而很容易导致杂质进入其连接间隙中,影响二者的固定连接;其中,植牙体一般常设计为柱形,它在与人体骨组织间连接时稳固性较差,也不便于植入过程操作。且种植牙在植入后不能在植牙体尖端等骨质薄弱处,再加入如骨移植材料、生物因子等其他以增加植牙稳固性的物质,往往骨质不够丰满,易造成植牙失败。临床应用中,种植牙在使用中会长期受到交变力的作用,特别是当种植牙的植牙体在安装时,若向唇舌侧偏移过多,则容易在短期内出现松动,而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这种松动在目前看来是不可能重新拧紧的,只能重新种植,因而增加了重新种植等操作,造成了极大浪费。且在装置牙冠后,有时经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固位基台也会发生断裂,使得牙冠脱落而不能再使用。此时,需将断裂后残留的植牙体拔出,以重新组装,如此也即等于植牙失败,因此亟需改进。此外,现有的植牙结构中其固位基台上常常采用直接安装的方式安装义齿,其牙列上颌力难以得到调节分 配,易发生牙周创伤,其人工种植牙负荷较大,植牙成功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且现有设计中人工种植牙还常常存在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差,与人体组织之间也存在结合不够紧密可靠,易产生松动,经长时间使用后与人体组织会出现排斥,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牙构件,该种植牙构件能较好地避免交变力的干扰,还可将骨移植材料、生物因子等其他以增加植牙稳固性的物质引入种植牙的尖端,并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结构简单,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种植牙构件,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牙体、固位基台、拉伸弹簧和缓冲垫组成;所述固位基台设置于所述植牙体的上端;所述植牙体由体部和尾部组成;其体部采用多孔钽制件一体成型,其孔隙率为60%~70%,且外表面设置有普通螺纹;其尾部设置为子弹头形,且内部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的侧壁上设置有脊形环状凸起;所述拉伸弹簧设置于该凹槽内,并通过其侧壁上的脊形环状凸起固定;该种植牙构件的内部,还设置有自所述固位基台的上端面垂直向下、并与所述凹槽相通的通孔;所述固位基台上设置有缓冲垫。经采用上述孔隙率的多孔钽制件的植入体的体部,结构上设置为一整体,不仅满足了该种植牙构件在应用中的力学性能要求,且经采用多孔钽结构,还能使骨长入而形成内长入结构,从而与人体骨组织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在大大提高了生物相容性的同时,还很好的满足了其力学性能,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植入舒适度,增加了人工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抗旋转性能。该多孔钽制件可采用泡沫浸浆法、模压法等制备。进一步地,上述植牙体的体部为圆柱体,且该圆柱体的直径与植牙体尾部的最大直径相同。该结构设置的植牙体结构整体类似于子弹形,而能实现该结构整体稳固地钉入人体骨组织中,从而实现了与牙槽骨稳固地连接,且增加了连接稳固性等作用。其子弹头形的尾部表面光滑,也利于植入过程。进一步地,上述植牙体的体部经粘结或焊接,实现与上述植牙体的尾部的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牢固可靠,也便于生产。更进一步地,上述固位基台为圆台体或圆柱体,并经粘结或焊接实现与上述植牙体的直接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牢固可靠,且通过将固位基台直接固定于植牙体的上端,从而简化了二者的连接,其整体受力性好,也便于生产。其圆台体状或圆柱体状的固位基台,可用以对应匹配安装缓冲垫,进而再于缓冲垫上安装牙冠,而实现了假牙的植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它将植入体和固位台采用粘结或焊接连接为一体,省去了二者的连接关系,便于生产,且整体受力性好;2、采用将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底部牙槽骨上,另一端固定于植牙体下端内部的凹槽内,而实现了该结构与底部的牙槽骨始终紧密接触,同时也实现了持续对其整体结构施加作用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因为外力而发生松动,则拉伸弹簧通过弹力使其重新保持紧密接触,进而保证了固定效果;3、其结构中植牙体的体部采用多孔钽一体成型,很好的满足了其力学性能,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其生物相容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植入舒适度,增加了该人工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抗旋转性能;4、其结构内部设置的、与凹槽相通的通孔,可在固位台发生断裂时,利用其通孔内的空间埋入一根柱钉,将其断裂的固位台修复,以再次将固位基台与植牙体连接为一体;5、通过在其结构内设置有与植牙体的尾部的凹槽相通的通孔,还实现了将骨移植材料、生物因子等其他以增加植牙稳固性的物质引入、均匀分布在植牙体底端等骨质薄弱处,而增加了该结构与骨质连接的稳定性,使得种植体与骨质融合更快、更好;6、其植牙体的尾部设置为子弹头形,该结构设置的作用类似于螺钉的钉尖部,而能使得该植牙体稳固地钉入人体骨组织中,从而实现了与牙槽骨稳固地连接,进一步增加了连接稳固性等作用,且其表面光滑,也利于植入过程;7、其植牙体体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普通螺纹,进一步增强了与牙槽骨的稳固连接;8、通过在义齿和固位基台之间添加缓冲垫,可调节牙列上颌力分配,避免了牙周创伤、减轻了人工种植牙的负荷,提高了人工种植的成功率,并增长其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种植牙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种植牙构件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种植牙构件,它由植牙体1、固位基台2、拉伸弹簧4和缓冲垫10组成;其圆台体状的固位基台2采用医用钛合金制成,并经粘结直接固定设置于植牙体I的上端;植牙体I由体部6和尾部7组成;其体部6采用多孔钽制件一体成型,其孔隙率为60%~70%,该多孔钽制件具体可采用如专利201110296515.7中所述方法制备;且其体部6外表面设置有普通螺纹8 ;其尾部7设置为子弹头形,采用医用钛合金制成,并经高能电子束焊接实现与植牙体I的体部6的固定连接,且尾部7的内部设置有凹槽3 ;该凹槽3内的侧壁上设置有脊形环状凸起5 ;拉伸弹簧4设置于该凹槽3内,并通过其侧壁上的脊形环状凸起5固定;该种植牙构件的内部,还设置有自固位基台2的上端面垂直向下、并与凹槽3相通的通孔9 ;该植牙体I的体部6为圆柱体,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植牙构件,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牙体(1)、固位基台(2)、拉伸弹簧(4)和缓冲垫(10)组成;所述固位基台(2)设置于所述植牙体(1)的上端;所述植牙体(1)由体部(6)和尾部(7)组成;其体部(6)采用多孔钽制件一体成型,其孔隙率为60%~70%,且外表面设置有普通螺纹(8);其尾部(7)设置为子弹头形,且内部设置有凹槽(3);该凹槽(3)内的侧壁上设置有脊形环状凸起(5);所述拉伸弹簧(4)设置于该凹槽(3)内,并通过其侧壁上的脊形环状凸起(5)固定;该种植牙构件的内部,还设置有自所述固位基台(2)的上端面垂直向下、并与所述凹槽(3)相通的通孔(9);所述固位基台(2)上设置有缓冲垫(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