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533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能够呈现出凹凸的泡泡状,外观别致、立体感强、布面具有丰满的绒感且泡泡牢度好、洗后免熨烫,特别适宜于夏季女式裙装和高档礼服等服饰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涤复合丝以及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排列制作;所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与POY复合制作的FDY/POY复合丝;所述经线和纬线涤涤复合丝分别为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所述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5∶1的排列比,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4∶1的排列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能够呈现出凹凸的泡泡状,外观别致、立体感强、布面具有丰满的绒感且泡泡牢度好、洗后免熨烫,特别适宜于夏季女式裙装和高档礼服等服饰的应用。本技术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涤复合丝以及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排列制作;所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与POY复合制作的FDY/POY复合丝;所述经线和纬线涤涤复合丝分别为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所述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5∶1的排列比,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4∶1的排列比。【专利说明】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泡泡皱效果的涤涤复合丝弹力面料。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因其性能优异,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常规涤纶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且常规涤纶产品服饰的闷热感和蜡状感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面料追求舒适性的要求,故亟待开发多功能的涤纶产品面料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能够呈现出凹凸的泡泡状,外观别致、立体感强、布面具有丰满的绒感且泡泡牢度好、洗后免熨烫,特别适宜于夏季女式裙装和高档礼服等服饰的应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涤复合丝以及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排列制作;所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与POY复合制作的FDY/P0Y复合丝;所述经线和纬线涤涤复合丝分别为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所述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5: I的排列比,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4:I的排列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20D/12F与P0Y26D/36F 复合丝,捻度为 19T/CM.S ;所述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7OT/36F半光涤纶低弹包覆40D氨纶丝,捻度为5T/CM.S。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涤涤复合丝经过加强捻19T/CM.S,即每厘米19个捻度定型后整理织造,捻向为S捻即右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720根/10厘米;所述面料的纬向密度450根/10厘米,所述面料的成品幅宽为150厘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揭示的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经线和纬线均采用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两种原料选择合理的排列比,坯绸经过减量、染整后巧妙利用原料之间收缩性的不同,使织物显示出凹凸的泡泡状,达到面料外观别致、立体感强的效果。该面料同时具有丰满的绒感且泡泡牢度好、洗后免熨烫,特别适宜于夏季女式裙装和高档礼服等服饰的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纬组织点,2-经组织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运用两种原料不同的收缩性,配以合理的排列比以及后道染整工序,提供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该面料不但具有普通涤纶雪纺面料的特点,而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布面呈现凹凸的泡泡状、绒感丰满、泡泡牢度好、洗后免熨烫的效果。如图1所示,图中纵格代表经线,横格代表纬线,部件2表示经线与纬线交织的经组织点,即经线浮于纬线之上,部件I表示经线与纬线交织的纬组织点,即纬线浮于经线之上。本实施例中,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的经线和纬线均采用FDY20D/12F与P0Y26D/36F涤涤复合丝,捻度为19T/CM.S与7OT/36F半光涤纶低弹包覆40D氨纶丝,捻度为5T/CM.S,且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5: I的排列比,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4:I的排列比。涤涤复合丝由于两种纤维具有不同收缩性,用此原料织成的织物具有悬垂性、绒感、皱感等特性,目前涤涤复合丝纺丝法分一步法和两步法,市场上FDY/P0Y复合丝一般采用一步法纺丝,此种加工工序是将涤纶预取向丝POY和涤纶全拉伸丝FDY两种丝在同一台卷绕机架上进行复合纺丝,这种加工工序的涤涤复合丝质量可靠、工艺稳定、包合性好、染色均匀性好。进一步地,本技术所揭示的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经线和纬线采用的FDY20D/12F与P0Y26D/36F涤涤复合丝经过加强捻19T/CM.S,即每厘米19个捻度定型后整理织造,捻向为S捻即右捻,经过此工序后的涤涤复合丝织成坯绸经精炼后,由于丝线的退捻作用而收缩起皱,形成的绸面布满皱纹。更进一步,为了在面料上形成牢度好的凹凸有致泡泡皱效果,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经线和纬线均采用FDY20D/12F与P0Y26D/36F涤涤复合丝与7OT/36F半光涤纶低弹包覆40D氨纶丝,配以经线和纬线的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分别采用5: I的排列比和4: I的排列比。本技术揭示的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经线和纬线均采用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两种原料选择合理的排列比,坯绸经过减量、染整后巧妙利用原料之间收缩性的不同,使织物显示出凹凸的泡泡状,达到面料外观别致、立体感强的效果。该面料同时具有丰满的绒感且泡泡牢度好、洗后免熨烫,特别适宜于夏季女式裙装和高档礼服等服饰的应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涤复合丝以及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排列制作; 所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POY复合丝; 所述经线和纬线涤涤复合丝分别为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所述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5: I的排列比,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4: I的排列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20D/12F与P0Y26D/36F复合丝,捻度为19T/CM.S ; 所述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7OT/36F半光涤纶低弹包覆40D氨纶丝,捻度为5T/CM.S。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涤复合丝经过加强捻19T/CM.S,即每厘米19个捻度定型后整理织造,捻向为S捻即右捻。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720根/10厘米;所述面料的纬向密度450根/10厘米,所述面料的成品幅宽为150厘米。【文档编号】D03D13/00GK203754918SQ201320874110【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涤复合丝弹力泡泡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涤复合丝以及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排列制作; 所述涤涤复合丝采用FDY/POY复合丝; 所述经线和纬线涤涤复合丝分别为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所述经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5∶1的排列比,纬线强捻涤涤复合丝和涤纶低弹包覆氨纶丝采用4∶1的排列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群织造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