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小森公司专利>正文

薄片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42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片干燥器,包括链轮齿和输送链、至少一个抗热玻璃板、至少一个下表面干燥灯、导向板、多个第一排出孔、以及多个第二排出孔。链轮齿和输送链沿输送路径输送纸张。抗热玻璃板设置在薄片输送路径下面。下表面干燥灯设置在抗热玻璃板下面并干燥印刷/涂覆纸张的下表面。导向板设置成在薄片输送方向邻接抗热玻璃板。第一排出孔形成于抗热玻璃板中。空气通过第一排出孔向上排出。第二排出孔形成于导向板中。空气通过第二排出孔沿纸张横向方向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干燥在其下表面(反面)和上表面(正面)或只在下表面印刷或涂覆有清漆的薄片的薄片干燥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薄片干燥器中,如美国专利No6,143,074中所示,在印刷单元和输送单元、上、下纸张的运输路径之间设置有一对夹在其中的干燥纸张两面的干燥器。在上述传统薄片干燥器中,当输送涂覆有清漆的纸张或印刷的纸张时,如果纸张的尾边下垂与下干燥器接触,则施加到纸张下表面的清漆或墨水可能被去除、或纸张的下表面可能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薄片下表面上的清漆或墨水被去除或薄片下表面被损坏的薄片干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片干燥器,其包括用于沿输送路径输送薄片的输送装置,设置在薄片输送路径下面的至少一个透明板,设置在透明板下面并干燥印刷/涂覆薄片下表面的至少一个下表面的干燥灯,在薄片输送方向设置为邻接透明板的导向板,多个形成于透明板中且空气通过其向上排出的第一排出孔,以及多个形成于导向板中且空气通过其在薄片的横向方向排出的第二排出孔。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施用根据本专利技术薄片干燥器的送纸胶印旋转印刷机的侧视图; 图2是显示施用根据本专利技术薄片干燥器的送纸胶印旋转印刷机中涂覆装置的滚筒设置的视图;图3A和3B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薄片干燥器的上游和下游各个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显示图3A和3B所示的透明板和导向板的平面视图;图5是显示从图3A的箭头V方向观看的视图;图6是显示从图3A的箭头VI方向观看的视图;图7A是显示其中空气从导向板的排出孔排出状态的视图,而图7B是显示其中从导向板的排出孔排出的空气在纸张下穿过且空气从上表面空气吹风装置吹向纸张上表面的视图;图8是显示从图4的箭头VIII方向观看的视图;图9是显示沿图4的剖面线IX-IX的剖视图;图10A和10B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薄片干燥器的上游和下游各个部分的侧视图;以及图1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薄片干燥器上游部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到6对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薄片干燥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送纸胶印旋转印刷机1包括进给纸张的进给器2、在进给的纸张上印刷的印刷单元3、将清漆涂覆在印刷纸上表面(正面)和下表面(反面)上的涂覆单元4、以及输送涂覆纸张的输送单元5。印刷单元3具有相对应四种不同墨水颜色的第一到第四上表面印刷单元7A到7D、以及相对应四种不同墨水颜色的第一到第四下表面印刷单元8A到8D。进给板15设置在进给器2和印刷单元3之间。从印刷单元3进给到进给板15的纸张通过摆臂轴夹子16进给到印刷单元3。每个上表面印刷单元7A到7D都包括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夹子以夹住纸张的双直径压印滚筒10a、与压印滚筒10a的上部分接触的胶印滚筒11a、与胶印滚筒11a的上部分接触的印版滚筒12a、以及将墨水施加到印版滚筒12a上的墨水单元13a。每个下表面印刷单元8A到8D都包括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夹子以夹住纸张的双直径压印滚筒10b、与压印滚筒10b的下部分接触的胶印滚筒11b、与胶印滚筒11b的下部分接触的印版滚筒12b、以及将墨水施加到印版滚筒12b上的墨水单元13b。在此结构中,从进给器2进给到进给板15的纸张的引导边通过摆臂轴夹子16夹住,并传送到第一上表面印刷单元7A的压印滚筒10a的夹子。当通过压印滚筒10a保持的纸张穿过压印滚筒10a和胶印滚筒11a之间的接触点时,其上表面印刷有第一种颜色。接着,在其上表面上印刷上第一种颜色的纸张传递到第一下表面印刷单元8A的压印滚筒10b。印刷的纸张穿过压印滚筒10b和胶印滚筒11b之间的接触点时,纸张的下表面印刷有第一种颜色。此后,纸张进给到第二到第四上表面印刷单元7B到7D以及第二到第四下表面印刷单元8B到8D,以便其上、下表面印刷有四种不同的颜色。然后,通过涂覆单元4在纸张的上和下表面涂覆清漆,此将在后面说明。涂覆的纸张传递到在输送单元5前后设置的链轮齿18和19之间延伸的输送链20的输送夹子。通过输送链20输送的纸张下落到输送堆21上并堆叠在其上。下面将参照图2说明涂覆单元4。如图2所示,涂覆单元4包括与第四下表面印刷单元8D的压印滚筒10b接触的胶印滚筒22、涂覆印刷纸张下表面的清漆涂覆装置23、以及涂覆印刷纸张上表面的清漆涂覆装置24。清漆涂覆装置23包括在胶印滚筒22和压印滚筒10b之间接触点沿薄片输送方向更上游侧与胶印滚筒22接触的漆膜形成滚筒25,与漆膜形成滚筒25接触的anilox滚子26、以及将清漆提供到anilox滚子26的室涂漆机27。从室涂漆机27供给到anilox滚子26的清漆通过漆膜形成滚筒25传递到胶印滚筒22的外表面。清漆涂覆装置24包括在胶印滚筒22和压印滚筒10b之间接触点沿薄片输送方向更下游侧与胶印滚筒22接触的漆膜形成滚筒28、与漆膜形成滚筒29接触的anilox滚子30、以及将清漆提供到anilox滚子30的室涂漆机31。从室涂漆机31供给到anilox滚子30的清漆通过漆膜形成滚筒29传递到胶印滚筒28的外表面,以便涂覆穿过胶印滚筒28和胶印滚筒22之间的接触点的印刷纸张的上表面。此时,从上述清漆涂覆装置23的漆膜形成滚筒25传递到胶印滚筒22外表面的清漆同时施加到印刷纸张的下表面。下面将参照图3A到9说明干燥装置35。如图1所示,在输送单元5中,干燥纸张上、下表面的干燥装置35设置在涂覆单元4和输送堆21之间。干燥装置35包括在薄片输送方向(箭头A的方向)从上游侧到下游侧连续定位的第一到第三干燥器35A、35B和35C。如图3A所示,第一干燥器35A包括设置在作为纸输送路径的输送链20下方的下表面干燥器36A,其加热器表面面朝上以干燥施加到纸张下表面的清漆,以及设置在输送链20上方的上表面干燥器37A,其加热器表面面朝下以干燥施加到纸张上表面的清漆。构成第一干燥器35A的下表面干燥器36A具有在薄片输送方向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以预定间隔设置的透明板形成的五个抗热玻璃板38A到38E,以及设置在位于薄片输送方向相对应抗热玻璃板下游的五个金属导向板39A和39E。下面将说明抗热玻璃板38A到38E以及导向板39A和39E。抗热玻璃板38A到38E具有同样的结构,而导向板39A和39E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此只典型说明图4中的抗热玻璃板38C以及导向板39B和39C。如图4所示,每个抗热玻璃板38C以及导向板39B和39C都为在垂直于薄片输送方向(箭头A的方向)的方向比纸张40的宽度稍微长的长薄矩形。抗热玻璃板38C以及导向板39B和39C通过支撑件42A(图3A)连接在一对框架41(图5)之间,如图8所示,以便抗热玻璃板38C的两个端面和邻接导向板39B和39C的相应端面彼此通过小间隙相对。抗热玻璃板38C以及导向板39B和39C设置为以便其上表面形成平行于输送链20的输送方向(箭头A的方向)的一个平面。如图3A所示,由红外线灯形成的下表面干燥灯46A到46C设置在三个抗热玻璃板38B到38D下方,以便在薄片输送方向的两端不设置两个抗热玻璃板。下表面干燥灯46A到46C容纳在相应的室461中。在位于薄片输送方向两端的两个抗热玻璃板38A和38E下方,没有设置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输送路径输送薄片的输送装置(18、19、20);设置在所述薄片输送路径下面的至少一个透明板(38A-38D、38F、38G);设置在所述透明板下面并干燥印刷/涂覆薄片的下表面的至 少一个下表面干燥灯(46A-46E、65A、65B);设置为在薄片输送方向邻接所述透明板的导向板(39A-39D、39F、39G);多个形成于所述透明板中且空气通过其向上排出的第一排出孔(381);以及多个形成于所述 透明板中且空气通过其沿薄片的横向方向排出的第二排出孔(43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坂友行柴田觉志
申请(专利权)人:小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