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393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包括两个由钳头(1)和钳柄(2)组成的钳体,两个钳体之间通过连接轴(3)可转动地连接,还包括复位弹性部件(4),两个钳体分别位于两侧,钳头(1)前端向上弯曲20°~40°以形成夹持部位(11),在钳头(1)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12)。与现有技术相比,钳头(1)前端向上弯曲后,就可以减少取出钳对切口的牵拉,同时利于医护人员控制力度便于操作,钳头(1)弯曲处的凹槽(12)使得钳头(1)能沿着导管推进,从而能快速、准确地接近注水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包括两个由钳头(1)和钳柄(2)组成的钳体,两个钳体之间通过连接轴(3)可转动地连接,还包括复位弹性部件(4),两个钳体分别位于两侧,钳头(1)前端向上弯曲20°~40°以形成夹持部位(11),在钳头(1)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12)。与现有技术相比,钳头(1)前端向上弯曲后,就可以减少取出钳对切口的牵拉,同时利于医护人员控制力度便于操作,钳头(1)弯曲处的凹槽(12)使得钳头(1)能沿着导管推进,从而能快速、准确地接近注水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出血。【专利说明】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
本技术涉及手术钳领域,特别是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
技术介绍
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领域应用广泛,扩张器包括扩张囊、导管和注水壶,导管连接着扩张囊和注水壶。软组织扩张手术分为两期,一期完成软组织扩张器的皮下植入,术中为避免注水时刺破扩张囊,注水壶要求放置在远离扩张囊的皮下组织中,甚至有时需放在正常皮肤下。二期手术为扩张器注水完成皮肤软组织得到有效扩张后,将扩张囊连同导管、注水壶一起取出,将扩张的皮瓣进行局部或远位转移,在此次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扩张囊及与之相连的导管、注水壶一并取出。盛满生理盐水的扩张囊很容易取出,但注水壶因放置在较远的位置或正常皮肤之下,所以取出相对困难。目前临床工作中,通常使用止血钳顺着导管走向,直至注水壶周围,用力分离包裹注水壶的致密的纤维组织,然后用止血钳夹住并用力牵拉出注水壶。这一操作过程中,由于止血钳的钳头与钳柄位于同一直线中,因此用止血钳很难准确地进入注水壶周围纤维囊,操作不仅费时,且时常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出血,甚至对注水壶表面的正常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一旦导管与注水壶之间断裂,就不得不在正常皮肤上做切口来取出注水壶,这样难免会导致额外瘢痕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并且能极大地减少钳取注水壶时对切口的牵拉,同时还能保证注水壶取出术的快速性、准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之间通过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每个所述钳体均由钳头和钳柄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两个钳柄之间的复位弹性部件,两个所述钳体分别位于两侧,所述钳头前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夹持部位,所述夹持部位向上弯曲、与钳柄之间的角度α为20°?40°,所述钳头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所述夹持部位向上弯曲角度α为30°。所述复位弹性部件为一般弹簧或者弹簧片或者卡簧。所述夹持部位的内侧宽度比外侧宽度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钳头前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夹持部位,所述夹持部位向上弯曲、与钳柄之间的角度α为20。?40°,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少取出钳对切口的牵拉,同时利于医护人员控制力度便于操作,从而能顺利将其取出,通过在钳头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可以在使用时,先将导管放入到凹槽中,使得钳头能沿着导管推进,从而能快速、准确地接近注水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出血。【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的结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的单个钳体的内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包括两个由钳头I和钳柄2组成的钳体,与连接两个所述钳体的连接轴3,两个所述钳体分别位于两侧并通过连接轴3可转动地连接起来。所述取出钳还包括连接在两个钳柄2之间的复位弹性部件4,使得在自然状态下两个钳头I相互接触,取出钳成夹紧状态。当大拇指和食指握住钳柄2向内用力时,这样是张开取出钳的,由于复位弹性部件4的作用,当大拇指和食指握住钳柄2不用力时,这样是合上取出钳的。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性部件4可以为一般弹簧或者弹簧片或者卡簧。所述钳头I前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夹持部位11,这样的设置使得在取出钳进入注水壶周围纤维囊时,夹持部位11可以平行切口方向进行操作而不是像普通止血钳那样带有一定角度地进行操作,有效地减少病人切口所受的牵拉,同时有利于医护人员控制力度进行操作,避免切口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和出血。在实际工作中,过大的弯曲角度α会使得医疗人员不便于控制取出钳,过小的弯曲角度α则会使得夹持部位不能很好地平行切口方向进行操作,所述夹持部位11与钳柄2之间的角度α为20°?40°。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所述夹持部位11向上弯曲角度α为30°时效果最佳。为了使得取出钳能快速、准确地接近注水壶,在所述钳头I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12,使用时,先张开钳头I将导管放在凹槽12上,然后合上钳头I沿着导管向注水壶方向推进,边推进边张开钳头I扩大通道,这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到达注水壶附近,并将注水壶周围纤维组织分离,进而用夹持部位11夹住注水壶并将其完整地取出。如图3所示,为了能更加精确地夹紧注水壶,所述夹持部位11的内侧宽度比外侧宽度小,这样夹持面的面积就会相对较小,可以便于夹紧注水壶。【权利要求】1.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之间通过接轴(3)可转动地连接;每个所述钳体均由钳头(I)和钳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两个钳柄(2)之间的复位弹性部件(4),两个所述钳体分别位于两侧,所述钳头(I)前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夹持部位(11),所述夹持部位(11)向上弯曲、与钳柄(2)之间的角度α为20°?40°,所述钳头(I)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位(11)向上弯曲角度α为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部件(4)为一般弹簧或者弹簧片或者卡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位(11)的内侧宽度比外侧宽度小。【文档编号】A61B17/50GK203749529SQ201420120833【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专利技术者】于丽, 张建卓, 向术云, 刘瑜, 程锦珍 申请人:深圳市人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组织扩张器注水壶专用取出钳,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之间通过接轴(3)可转动地连接;每个所述钳体均由钳头(1)和钳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两个钳柄(2)之间的复位弹性部件(4),两个所述钳体分别位于两侧,所述钳头(1)前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夹持部位(11),所述夹持部位(11)向上弯曲、与钳柄(2)之间的角度α为20°~40°,所述钳头(1)弯曲处的内侧设有可容置导管的凹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丽张建卓向术云刘瑜程锦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