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238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包括外盒和置于外盒中的内盒,外盒呈长方体状,外盒包括相互粘接的盒体和盒盖,盒体与盒盖的粘接线位于外盒的顶面、前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上,且粘接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外盒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防假冒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包括外盒和置于外盒中的内盒,外盒呈长方体状,外盒包括相互粘接的盒体和盒盖,盒体与盒盖的粘接线位于外盒的顶面、前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上,且粘接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外盒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本技术具有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防假冒性好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白酒外包装普遍存在缺少地方文化特色语言,盒型结构简单,造型过于方正生硬,民族味不强,不能准确传递企业文化和地方特色产品形象。在包装防伪和开启方式上也缺少新颖独特变化,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防假冒性好的双层组合式包装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包括外盒和置于所述外盒中的内盒,所述外盒呈长方体状,所述外盒包括相互粘接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的粘接线位于所述外盒的顶面、前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上,且所述粘接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所述外盒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侧面位于盒体上的部分包括内层面板和外层面板,所述内层面板为粘接于盒体上的一体结构,所述外层面板为两个对接的折板,所述两个折板分别粘接于盒体上,并于对接处粘贴有防伪标贴。所述盒体上沿着所述粘接线设有三圈呈不规则的波浪状的复合木板装饰条纹,所述三圈复合木板装饰条纹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盒体上镶嵌有带烫金字的圆形白瓷片,所述圆形白瓷片的厚度为外盒壁厚的两倍。所述内盒为具有容置腔且一端开口的长方体盒,所述内盒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为呈倒角状的第二斜面。所述外盒为裱糊有艺术纹理纸的纸板制件,内盒为裱糊有粗麻布纹理纸的纸板制件。所述外盒上连接有提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其盒体和盒盖的结构和粘接形式与现有包装盒相比大为不同,从而在开启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具有开启方式独特新颖,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市场竞争力强,且不易被假冒的优点。外盒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设置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虚实呼应,还节省了包装盒的用材,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层组合式包装盒中外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层组合式包装盒中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层组合式包装盒中盒体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外盒;11、盒体;12、盒盖;101、顶面;102、前侧面;103、右侧面;1031、内层面板;1032、折板;104、后侧面;2、内盒;21、容置腔;3、第一斜面;4、防伪标贴;5、复合木板装饰条纹;6、圆形白瓷片;7、第二斜面;8、提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包括外盒I和置于外盒I中的内盒2,外盒I整体呈立式长方体状,外盒I包括相互粘接的盒体11和盒盖12,盒体11与盒盖12的粘接线位于外盒I的顶面101、前侧面102、右侧面103和后侧面104上,且粘接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盒体11相当于是在长方体盒的右上方设置一个开口,该开口的边缘沿整个外盒I的顶面101、前侧面102、右侧面103和后侧面104延伸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圈(也就是粘接线),而盒盖12正好可以与盒体11的开口对接,对接后形成一个封闭的长方体状外盒1,同时,盒体11的左下方棱角和盒盖12的右上方棱角处均设置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3。本技术的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其盒体11和盒盖12的结构和粘接形式与现有包装盒相比大为不同,从而在开启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具有开启方式独特新颖,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市场竞争力强,且不易被假冒的优点。盒体11和盒盖12的棱角处均设置为斜面状,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虚实呼应,还节省了包装盒的用材,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右侧面103位于盒体11上的部分包括内层面板1031和外层面板,内层面板1031与盒体11的两个侧面及底面粘接,其为一整体结构,外层面板包括两个对接的折板1032,各折板1032分别与盒体11底面和一个侧面粘接,两者对接后刚好将内层面板1031遮挡在内,两个折板1032的对接处粘贴有防伪标贴4。本实施例中,盒体11上沿着粘接线设有三圈呈不规则的波浪状的复合木板装饰条纹5,三圈复合木板装饰条纹5相互间隔设置,复合木板装饰条纹5起装饰作用,增加了外盒I的厚重感和立体空间感。盒体11上还镶嵌有带烫金字(湘)的圆形白瓷片6,该圆形白瓷片6的厚度为外盒I壁厚的两倍,也是起装饰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盒2为长方体盒,该长方体盒具有一个容置腔21,用于容纳酒瓶,容置腔21向内盒2的左端设置开口,内盒2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设置为呈倒角状的第二斜面7,其与外盒I的形状相适应,以便于装入外盒I中。内盒2采用印花的黄色粗布包裹,突出自然朴质之味。包装酒瓶时,内盒2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一块泡沫板或蜂窝纸板,用于卡住酒瓶,作为缓冲结构。其中,在位于底部的泡沫板或蜂窝纸板中央位置设有凹槽,用于卡住酒瓶的瓶底,位于顶部的泡沫板或蜂窝纸板设有卡槽,用于卡住酒瓶的瓶口。本实施例中,外盒I和内盒2均采用纸板制成,其中外盒I的纸板上裱糊有艺术纹理纸,内盒2的的纸板上裱糊有粗麻布纹理纸。此外,在外盒I的左侧面和右侧面103还连接有提绳8,便于提携。本技术的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开启方式为左右抽拉式,开启时,先将盒盖12打开,然后打开盒体11的两个折板1032和内层面板1031,将内盒2平行向外拉出即可,由于开启后外盒I被破坏,可以避免重复使用或者假冒使用。在包装时,采用以下操作步骤:先将内盒2的泡沫板或蜂窝纸板用黄绸布包裹好,然后将酒瓶的底和口分别镶嵌在泡沫板或蜂窝纸板上的事先制作好的凹槽和卡槽中,再将卡好泡沫板或蜂窝纸板的酒瓶平缓地放入内盒2,泡沫板或蜂窝纸板上下左右与内盒2的内表面正好吻合,将酒瓶很好的固定在内盒2中。最后将内盒2平推入盒体11中,依次粘接好内层面板1031和两个折板1032,最后使盒盖12与盒体11粘接为一体,将内盒2固定在外盒I中,完成包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包括外盒(I)和置于所述外盒(I)中的内盒(2),所述外盒(I)呈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I)包括相互粘接的盒体(11)和盒盖(12),所述盒体(11)与盒盖(12)的粘接线位于所述外盒(I)的顶面(101)、前侧面(102)、右侧面(103)和后侧面(104)上,且所述粘接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所述外盒(I)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组合式包装盒,包括外盒(1)和置于所述外盒(1)中的内盒(2),所述外盒(1)呈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包括相互粘接的盒体(11)和盒盖(12),所述盒体(11)与盒盖(12)的粘接线位于所述外盒(1)的顶面(101)、前侧面(102)、右侧面(103)和后侧面(104)上,且所述粘接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所述外盒(1)的左下方棱角和右上方棱角处均为呈倒角状的第一斜面(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