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194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属建筑领域。在预置模具中经过模具清洗、铺设管线、装钢筋网、浇筑、放置保温层、二次浇注、蒸养、出片等工序得成品底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底面板预先铺设地板砖,省去了传统复杂工序,节约时间。采用预埋地暖管线的方法,方便日后利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采暖,解决了住宅常规煤炭取暖的不卫生、易煤气中毒等隐患,节能环保。底面板中的钢筋网,可增强其结构稳定性,防止变形。底面板中镶嵌有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可有效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起保温作用。该底面板合成技术工序简单,节约时间、原材料和人工,易大规模生产,由此制得的底面板保温效果好,抗变形能力强,稳定性高,且施工简便、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属建筑领域。在预置模具中经过模具清洗、铺设管线、装钢筋网、浇筑、放置保温层、二次浇注、蒸养、出片等工序得成品底面板。本专利技术中的底面板预先铺设地板砖,省去了传统复杂工序,节约时间。采用预埋地暖管线的方法,方便日后利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采暖,解决了住宅常规煤炭取暖的不卫生、易煤气中毒等隐患,节能环保。底面板中的钢筋网,可增强其结构稳定性,防止变形。底面板中镶嵌有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可有效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起保温作用。该底面板合成技术工序简单,节约时间、原材料和人工,易大规模生产,由此制得的底面板保温效果好,抗变形能力强,稳定性高,且施工简便、绿色环保。【专利说明】 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住房中底面板的合成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中,人们的住宅也应更加趋向于现代化和智能化。美、德、法等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房屋建设材料和施工技术,其中,美国和德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实现大规模的住宅工厂化生产,并在大中城市广泛应用。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人工费冲高,智能住房生产成本低,从根本上解决了价格问题。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其向更智能、更环保、更人文去发展,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房屋建设从传统的人海战术施工方式和漫长的工期走向智能住房所采用的工厂化生产是必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智能住房相对于传统房屋优点众多,绿色环保,安全舒适,以人为本。另外。智能住房施工速度快,不在工地上存放沙、石、水泥,没有搅拌机的噪声,不用搭拆脚手架,它还具备可拆装、可迁移、可运输、保温好、节约建筑时间、节约资金、节省土地、材料和劳动力的众多优势。我公司率先提出智能住房概念,智能住房完全采用太阳能供热地暖,从根源上杜绝了煤气中毒的可能,而且清洁无污染。传统住房的底面板需要进行垫层施工、清理基层、浇素浆、铺砂浆、浇素浆、铺地砖等工作,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施工现场卫生情况不佳。我公司专利技术的该智能住房底面板采用预制模具进行生产,地暖管路镶嵌于底面板中,另外采用增加保温层等技术制得的底面板保温效果好,而且能够保证日后住户的取暖需求,另外其抗变形能力强,稳定性高,制得的底面板解决了传统内墙板易开裂、渗水、施工繁琐以及造价高等多年来未曾解决的问题,所有工序均可在预制模具内一次完成,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材料,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可在预制模具内一次完成传统内墙板的所有工序,使制得的底面板在智能住房建设过程中施工简便、节约时间、原材料和劳动力、绿色环保,并且保证智能住房建成后满足住户的冬季取暖及热水需求,可以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为达到底面板的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法:在清洗干净的模具上进行合膜、刷油,然后分别铺设地板砖、地暖管线,再装钢筋网、下模具,接着浇筑混凝土,随后放入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再进行二次浇注,最后进行蒸养,拆模具,出片,得成品底面板。优选的,模具采用略倾斜放置法。优选的,地暖管线选用PE管。优选的,钢筋网选用直径6mm的二级钢筋,钢筋间距200mm。优选的,首次浇筑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平均厚度为70_。优选的,保温层选用预制发泡混凝土块。优选的,其蒸养方式为地热蒸养,具体时间温度依据制作时间而定,如夏季,温度为50。。,时间4h。本专利技术中的底面板采用预先铺设地板砖的工艺方法,省去了住宅建成后再铺设地板的复杂工序,大大节约了时间。底面板采用预埋地暖管线的方法,提前在地板中铺设好管路,方便日后利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采暖,解决了住宅常规煤炭取暖带来了不卫生、易煤气中毒等隐患,并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底面板中包含上下钢筋网结构,当底面板受力时,钢筋网能够承受部分外力,增强底面板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底面板的变形。底面板中镶嵌有预制发泡混凝土块,能够很有效的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起到保温的作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法制成的底面板能够保温,且抗变形能力强,稳定性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住房中底面板合成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底面板布置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其中一块底面板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中央不同规则的长方块是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其中一块已制备好的底面板成品剖面示意图,图中最上面一层为地板砖,点填充部分为混凝土,中空部分为保温层即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并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中智能住房的底面板的合成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操作流程见附图1。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清理:将模具上残留的混凝土残渣清理掉,保持模具干净整洁。其中模具的四个边缘为略倾斜状态安装,以保证后续工序中地板砖铺设时不损伤地板砖。第二,合膜:根据模具大小,在模具上铺上一层薄膜,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达到几何尺寸。第三,刷脱膜油:在薄膜上刷一层脱膜油,在底面板制成后以方便揭下薄膜。第四,铺设地板砖,地板砖之间间隔仅为1_,基本达到无缝状态,地板砖型号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工程设计来选择。第五,铺设地暖管线,地暖管线为PE管。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进行预埋。第六,装钢筋网、下模具:将钢筋下铁网片放入模具内,并将通用定型模具放入固定位置。第七,浇筑混凝土:向模具内浇筑平均厚度为100_的普通混凝土,在标准振动平台上进行2min全方位振动。第八,放置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将之前制备好的发泡混凝土块按30mm的间距阵列摆放在模具内,发泡混凝土块距离模具边界120_。第九,二次浇筑:将钢筋上铁网片放入模具内,与之前的下铁网片闭合绑紧,再次烧注C40抗渗混凝土,其抗渗等级P12,在标准振动平台上进行2分钟全方位振动后。第十,最上边再加上一层井字梁。第十一,蒸养:进行地热蒸养区,具体时间温度依据制作的时间而定,如夏季,温度为50。。,时间4h。第十二,出片:拆模具,出片,后整理即可达到标准底面板,最后底面板成品入库备用。附图2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的五间房的底面板布置图,附图3是其中一块底面板结构俯视图,附图4是其中一块底面板成品剖面图。此项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用户各种需求进行各种尺寸的底面板设计制作。【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在预置模具中经以下工序:在清洗干净的模具上进行合膜、刷油,然后分别铺设地板砖、地暖管线,再装钢筋网、下模具,接着浇筑混凝土,随后放入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再进行二次浇注,最后进行蒸养,拆模具,出片,得成品底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板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模具采用略倾斜放置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板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根据模具大小,在模具上铺上一层达到几何尺寸的薄膜,并涂抹脱模剂,在底面板制成后,方便揭下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板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铺设的地板砖之间间隔仅为Imm,基本达无缝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板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地暖管线选用PE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板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钢筋网选用直径6_的二级钢筋,钢筋间距2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板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普通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住房底面板的合成技术,在预置模具中经以下工序:在清洗干净的模具上进行合膜、刷油,然后分别铺设地板砖、地暖管线,再装钢筋网、下模具,接着浇筑混凝土,随后放入预制发泡混凝土块,再进行二次浇注,最后进行蒸养,拆模具,出片,得成品底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娣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