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彬专利>正文

翻车机卸煤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236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3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翻车机卸煤除尘装置,由于目前翻车机卸煤过程中敞口运行,多处部位均有粉尘产生,本设计对于产生粉尘的每个环节,都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并达到国家规定范围内粉尘排放标准。本设计在翻车机四周建立“pIq”风雾墙,在车厢安装防尘罩锁住粉尘,在翻车机旋转齿盘上安装弧形“凸凹型迷宫式密封”,构建无衔接式密封,在落煤口煤流移动区域,设计“卸煤隔断弹簧翻板”,防止粉尘外泄和阻止空气进入。针对落煤斗的高位落差产生巨量粉尘,设计了“呼吸腮”和加热板建立起闭式循环方式,设计“呼吸气囊”,达到落煤斗内微负压运行工况,实现除尘降尘效果。从导煤槽喷出的粉尘,设计雾气结合的“导煤槽迷宫式密封”,形成动态封闭,防止粉尘外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车机卸煤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车卸煤装置图1示,其中包含翻车机、卸煤斗(落煤斗)、导煤槽,特别是涉及解决和处理(图2示)翻车卸煤中,粉尘产生和粉尘飞扬严重污染空气问题。
技术介绍
;翻车卸煤(图1)所示,是我国内陆燃煤电厂,普遍采用的一种入厂卸煤的方式。由于翻车机旋转卸煤,煤料倾泻设备全部敞口运行,形成动静部位大面积空挡,运行中车厢整体翻转下倾,短时间倾卸数十吨煤炭。翻车机作业面与落煤斗底部的巨大落差,加之V型落煤斗底部出口截面突然大幅缩小,从而造成大量粉尘瞬间反弹,致使粉尘气体犹如泄洪一般喷出。同时翻车卸煤过程中车体周期式出入往复移动,无法采用固定方式封闭。目前,还没有合适的除尘设备,适应这一工况。当前,市场普遍采用的布袋除尘方式,运行中非常容易出现布袋堵塞(为降尘在煤中加水)现象,运行维护工作量大,运营成本高,维护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存在布袋清理更换时粉尘的二次污染,同时产生粉尘运输和再污染问题。翻车卸煤机室是火电厂粉尘发生第一重灾区,更是pm2.5产生的重要源头。卸煤时大量外溢的粉尘浓度高达lOOOmg/m3以上。严重的粉尘超标可引发燃爆和火灾事故,燃煤电厂输煤系统已多次发生类似火灾事故,2012年8月4日XX热电输煤系统发生火灾事故、2013年8月19日XX电厂输煤系统发生火灾事故。国家规定的空气中粉尘含量标准,仅为10mg/m3。严重的粉尘超标,它不但影响安全生产同时还威胁着员工的身心健康,长时间吸入粉尘还可患矽肺病,长期已久其危害可想而知。粉尘又是PM2.5的主要漂浮物。PM2.5 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控制。正如钟南山院士说;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任何人都跑不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对翻车卸煤机暴露的粉尘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2所示;翻车机是粉尘的重点,由于卸煤过程中车厢随翻车机旋转下倾卸煤,旋转部位造成大面积空挡,翻车机本身又敞口运行,处于自然空间,短时间内倾卸巨量煤流,从而造成大量粉尘飞扬。根据翻车机卸煤工作特点,专利技术了 “Plq”型风雾幕墙和车厢防尘罩封闭降/1、土。I呼吸腮、呼吸气囊;1.1 “plq”风雾幕墙如图3所示。在卸煤机上方设计倒凹形罩盖,罩盖四周安装“plq”图3中的I对称贯流风、雾幕。‘P’- ‘q’为对称贯流风机,中间‘I’为线型雾化喷嘴,‘P’、‘q’、‘I’组合形成“plq”贯流风雾幕墙。罩盖下四角增设“L”型立柱如图3中的2所示,在车厢两侧中间增加“H”型立柱如图3中的3所示,支撑固定罩盖。“L”、“H”型立柱为中空式,中间由下倾弧形导叶焊接而成,用以控制导引风雾流,提高风雾幕封闭效果。在风雾幕墙下部留有通风、排水导流沟,与翻车机站台外天空排气与排水管相同实施引流,提高风雾幕墙下部密封效果。翻车机上方罩盖与四周风雾幕以及底部通风、排水导流沟,构成翻车机室全方位无衔接式密封。1.2车厢防尘罩图4所示;在翻车机增加车厢防尘罩如图4,车厢防尘罩利用翻车机为固定载体,采用升降自锁定位图4中的2,随翻车机旋转运行。防尘罩呈一侧外弓形图4中的3示,内侧上部安装定位雾状喷嘴图4中的I (喷嘴随车厢移动),翻车卸煤时利用雾状喷水抑制车厢内粉尘,车厢上部采用过滤布笼罩控制粉尘,防尘罩图4中的3翻车机一侧及两端与车厢封闭,另一侧敞开卸煤。翻车机是粉尘又-重点,由于卸煤过程中车厢随翻车机旋转下倾卸煤,旋转部位造成大面积空挡,翻车机本身又敞口运行,处于自然空间,短时间内倾卸巨量煤流,从而造成大量粉尘飞扬。根据翻车机卸煤工作特点,专利技术了 “Plq”型风雾幕墙和车厢防尘罩封闭降尘。2呼吸腮、呼吸气囊;2.1呼吸腮如图7所示;是在落煤斗内加工、处理粉尘,降低气体中粉尘含量的装置,在落煤斗内侧下部安装逆行反向导叶图7中的3、4,拦阻卸煤中上升的粉尘气体,同时在落煤斗下部外侧如图7中的5、6、7所示,利用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物理现象,设计稳流室星7中的6所示、加热室图7中的5所示、导流通道图7中的7所示,在加热室中加热板图Θ作用下,受热膨胀粉尘气体沿图7中的7导流通道上行,规范了粉尘流动方向,上升的粉尘气体在导流通道出口部位,汇集由图7中的2顺时导流导叶进入的粉尘混合运动,在通道出口处与雾状的喷水图7中的I和由落煤口图7中的8卸入的煤流交汇,使粉尘气体、水雾与卸入的煤流汇合,形成雾气封闭,从而降低和减少诱导风进入,防止落煤斗内粉尘外泄,增加粉尘的湿度。同时,随煤流下落过程诱导导流通道内粉尘气体下行,构成落煤斗内粉尘气体闭式循环。2.2呼吸气囊图8所示;卸煤中短时间涌入大量煤体,瞬间产生巨量粉尘,根据翻车机工况,设计五面体呼吸气囊如图8所示,气囊外侧图8中的2为阻燃百褶帆布外罩,内侧图8中的3为抗皱百褶衬胶内胆,气囊四周可折叠百褶拉伸如图8中的2^3所示,顶部平铺加配重。随着粉尘气体的产生,呼吸气囊开启吸入粉尘气体,造成落煤斗内微负压工况,煤流终止后呼吸气囊停止拉升,在车体移除过程中沉淀、消化吸入的粉尘,气囊回位时排除气囊内空气。气囊回位系非动力,靠的是气囊自重和配重图8中的I归位,回归速度缓缓而落,只挤压空气而不排粉尘。气囊归位为零后底部刮板开启工作,排除粉尘至皮带。气囊采用机械拉升,底部设计为60° — 70°坡度,气囊的入口设计在落煤斗底部。翻车机和输煤皮带的运行是粉尘又一漏泄重点部位,在设备动态中,由于翻车机旋转形成动静部位较大空档,输煤皮带移动和煤量的大小形成煤流与导煤槽间的较大空间,动静位置又无法采用固 定封闭,造成粉尘严重漏泄。根据设备旋转和移动的特点,专利技术了 “凸凹型迷宫式”密封如图2中的3所示和“导煤槽迷宫式”密封如图2中的4所示,很好的解决了粉尘在设备运行中的动态封闭。3 “凸凹型迷宫式”密封和“导煤槽迷宫式”密封,是翻车、卸煤设备封闭防尘装置;3.1 “凸凹型迷宫式”密封图5所示,是由若干凸型齿和凹形齿组合而成,沿翻车机齿盘呈弧形,在翻车机转动齿盘两侧安装固定凸型齿条图5中的1,随设备旋转,凹式齿条图5中的2非转动,镶嵌在固定部位(凸凹两齿之间留有间隙非接触)如图2中的3所示,能够很好地解决转动设备和固定位置的动静封闭。3.2 “导煤槽迷宫式”密封如图2中的4所示,卸煤中大量粉尘沿导煤槽喷出,随着煤流变化而改变,导煤槽与皮带上煤流之间空隙随输煤皮带移动而变化,造成粉尘严重漏泄无法硬性封闭。根据输煤皮带这一工况,在导煤槽前部位置安装“导煤槽迷宫式”密封,如图6所示。导煤槽迷宫式密封由档尘帘图6中的3、气体封闭图6中的2和水雾封闭图6中的I三种封闭方式组合而成,如图6中的1、2、3所示。气雾密封构成无衔接式封闭,很好地解决设备运行中的动态密封。同时雾状喷嘴又在煤流表面形成水封,避免了输煤皮带运输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翻车机篦子与落煤斗同径,其上部与两侧无任何遮挡全部敞口运行,翻车卸煤时粉尘飞溅,是粉尘扩散重点部位。根据翻车机工作特点;采用机械弹簧翻板动态封闭和全密封结合方式,有效隔断开口部位与外部空间连通。4.“卸煤隔断弹簧翻板”是卸煤篦子下方的密封装置如图2中的7所示。在翻车机篦子底部安装“卸煤隔断弹簧翻板”图10锁住粉尘防止外泄,随着煤流的移动变化开启或利用图10中的3弹簧关闭翻板,封闭隔断与外部的流通,即减少落煤口诱导风进入又防止粉尘气体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呼吸腮”卸煤除尘装置图7,其特征是;如图7所示,进入落煤斗的煤流遇阻产生粉尘气体反弹上升,部分粉尘在图7中的3、4作用下转而向下,余下部分粉尘气体继续上升,另一部分粉尘气体如(图7风尘流向)所示进入稳流室图7中的6、加热室图7中的5,在加热室中加热板图9作用下,受热膨胀的粉尘气体沿图7中的7通道上升,在通道出口部图7中的2处汇合落煤斗内上升的粉尘气体与出口端图7中的1喷雾和图7中的8落入煤流集合下降。本权利要求保护的是;1.图2中呼吸腮图2中的5和呼吸气囊图2中的6结构设计和组合运行方式,2.图7中的2、3、4设计的形式,3.图7中的5、6、7设计的组合形式,4.图9的设计方法,5.图7中的1、2、7组合结构设计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腮”卸煤除尘装置图7,其特征是;如图7所示,进入落煤斗的煤流遇阻产生粉尘气体反弹上升,部分粉尘在图7中的3、4作用下转而向下,余下部分粉尘气体继续上升,另一部分粉尘气体如(图7风尘流向)所示进入稳流室图7中的6、加热室图7中的5,在加热室中加热板图9作用下,受热膨胀的粉尘气体沿图7中的7通道上升,在通道出口部图7中的2处汇合落煤斗内上升的粉尘气体与出口端图7中的I喷雾和图7中的8落入煤流集合下降。本权利要求保护的是;1.图2中呼吸腮图2中的5和呼吸气囊图2中的6结构设计和组合运行方式,2.图7中的2、3、4设计的形式,3.图7中的5、6、7设计的组合形式,4.图9的设计方法,5.图7中的1、2、7组合结构设计形式。2.“呼吸气囊”卸煤除尘装置图8,其特征是;一种可拉伸和折叠并且能整体升降全封闭的五面体,一次分流后粉尘气体,在气囊图8开启后由稳流室下(图7风尘流向所示)入口处被吸入,气囊外侧图8中的2为百褶阻燃帆布外罩,气囊内侧图8中的3为百褶抗皱衬胶布,气囊四面折成百褶可拉伸,顶部平铺,外部由框架滑柱固定、支撑、定位,由机械牵引开启,靠自身重量加配重图8中的I所示归位,本权利要求保护的是;1.图2中呼吸气囊图2中的6和呼吸腮图2中的5结构设计和组合运行方式,2.图8中的2、3折叠、百褶、拉伸设计结构和功能,3.图8中的I设计的配重形式和运行方法。3.翻车机防尘装置,其特征是;如图3所示,由图3中的1、图3中的2、图3中的3组合防尘风雾幕墙,卸煤中图3中的I对称贯流风机组成双层风幕,中间线型雾状喷水形成水封,由图3中的2 “L”型立柱与图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李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