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及LED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682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1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LED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及LED发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及NMOS管M1的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NMOS管M1工作于饱和区,并由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阻R2对NMOS管M1的栅极电压纹波进行滤波处理以使所述NMOS管M1减小其漏极的电流纹波,进而有效地减小流过LED负载的电流纹波,从而达到LED无频闪发光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LED电流纹波消除驱动电路所存在的无法有效地消除电流纹波以实现LED无频闪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及LED发光装置
本技术属于LED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及LED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现高功率因数的LED恒流控制方案可分为有工频闪烁(简称频闪)方案和无工频闪烁(简称无频闪)方案。其中,对于有频闪的LED恒流控制方案,其外围电路简单,系统物料成本较低。但研究已经表明,LED灯的频闪会对人眼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此类方案如果想要减轻频闪,则需要增大输入电容或输出滤波电容。如果增大输入电容,往往是以牺牲高功率因数为代价,频闪减轻的效果越好,功率因数则会越低;如果增大输出滤波电容,虽然可以减轻LED灯的频闪,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频闪问题,且还会增加系统物料成本,也就使得此类方案失去了低成本优势。对于无频闪的LED恒流控制方案,其虽然无频闪,但外围电路复杂,系统物料成本不菲,且PCB布局较为困难,无频闪的LED恒流控制电路的控制器内部需要集成两套调制电路,进而导致控制器内部的控制电路复杂,控制器的成本高于常用的具备高功率因数的PFC芯片,从而使系统物料成本增加。针对具备高功率因数的LED恒流控制方案存在的频闪和成本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与恒流控制电路及LED负载连接,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输入端,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输出端和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回路端;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及NMOS管M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NMOS管M1的漏极的共接点为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NMOS管M1的栅极,所述NMOS管M1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与恒流控制电路及LED负载连接,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输入端,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输出端和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回路端; 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l、第二电阻R2及NMOS管Ml ;所述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与所述NMOS管Ml的漏极的共接点为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NMOS管Ml的栅极,所述NMOS管Ml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NMOS管Ml工作于饱和区,由所述第一电阻Rl、所述第一电容Cl及所述第二电阻R2对所述NMOS管Ml的栅极电压纹波进行滤波处理以使所述NMOS管Ml减小其漏极的电流纹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于所述NMOS管Ml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还包括钳位模块, 所述钳位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及PNP型三极管Ql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共接于所述LED负载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PNP型三极管Ql的基极,所述PNP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和第二端。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流纹波抑制电路还包括钳位模块,所述钳位模块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PM0S管M2及二极管Dl ; 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PMOS管M2的源极共接于所述LED负载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PMOS管M2的栅极,所述PMOS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和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和第二端。5.一种LED发光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井亮胡乔李照华周昭珍黄赖长林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