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玲专利>正文

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667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1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包括针管,外置台和气管套管,针管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乳头,其中,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圈和至少一层的无菌纱布,无菌纱布包覆在针管上并通过套圈束紧以使无菌纱布固定在针管上,针管的一侧设置有槽孔,针管的另一侧设置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2mm,槽孔套接在外露于外置台上的一段气管套管上,槽孔与小孔彼此相对,小孔内插合连接有头皮针软管,头皮针软管穿过小孔、针管、槽孔后并探入到气管套管内。针管为50或100ml注射器的针管。套圈为胶布或皮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湿化和加温患者所呼吸的空气,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必须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因此增加,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由气管套管9和外置台8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气管套管9穿过外置台8并外露出一小段。使用时,气管套管9插入到气管内,外置台8留置在颈部外,外置台的外部包覆一两层无菌纱布)。为解决呼吸道粘膜干燥的问题。解决办法为:1、临床上通常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脱去针头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内,但此方法易引起病人呛咳,而且增加护士工作量,及增加感染机会。2、为了保持气管切开病人气道内一定的湿度,常规气管套管覆盖2层无菌湿纱布,纱布过湿时湿纱布边缘会搭落在患者皮肤上就会引起皮肤的湿疹易致气管切口纱布也湿透,从而易致气管切口易感染;纱布过干时若病人咳嗽或更换体位如侧卧位时纱布很容易吹走,所以,需要随时检查和更换覆盖用的无菌纱布,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湿化和加温患者所呼吸的空气,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的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湿化和加温患者所呼吸的空气,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的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包括针管,外置台和气管套管,气管套管为弧状的金属管,气管套管的一端穿过外置台并外露于外置台,气管套管与外置台之间固定连接,针管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乳头,其中,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圈和至少一层的无菌纱布,无菌纱布包覆在针管上并通过套圈束紧以使无菌纱布固定在针管上,针管的一侧设置有槽孔,针管的另一侧设置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2mm,槽孔套接在外露于外置台上的一段气管套管上,槽孔与小孔彼此相对,小孔内插合连接有头皮针软管,头皮针软管穿过小孔、针管、槽孔后并探入到气管套管内。所述针管为50或IOOml注射器的针管,所述乳头与针管在制造时一体成型。(50或IOOml注射器的结构包括针管,推杆和乳头,针管与乳头制造时一体成型,乳头用于插合连接注射针,推杆的端部设置橡胶塞,推杆与橡胶塞与针管之间插合连接。在本装置中,仅仅选用针管即可,推杆和注射针做废弃处理,以针管作为载体,制作湿化气体装置。所述针管可以使用管径为2.5-3cm的塑料管替代。所述套圈为胶布或皮筋。[0011 ] 所述无菌纱布优选为三层,所述头皮针软管用于插合连接气道内湿化液的输液袋。气道内湿化液的输液袋(NSlOOml)为常规药物,专用于防治呼吸道干燥所述头皮针软管与小孔的插合连接处粘贴有密封胶布,所述槽孔与气管套管的套接处粘贴有密封胶布。头皮针软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即点滴管上的控制输液速度的装置,其通过滑轮压紧或松开头皮针软管实现流量控制)本技术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湿化和加温患者所呼吸的空气,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针管、头皮针软管、鼻导管与气管套管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实际产品,如何利用现有产品有机的组合构成具有新效果的装置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为:针管与头皮针软管形成了 T型管,根据病人痰液情况调节滴速,痰液粘稠者3-7滴/分,稀薄者1-2滴/分。雾化吸入时将T型管的纱布取下,将雾化器口含管置于T型管开口处(即针管包裹无菌纱布的一端约2-5cm处,此时病人吸入的雾量大,而且均匀,雾化效果好)。此T型管正是适应此方法使气道湿化液持续匀速滴入持续滴注法,因为每滴湿化液量极少,患者感觉舒适,几乎不引起刺激性咳嗽,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咳嗽。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减少咳嗽次数及其对气道粘膜的损伤。T型管的病人由于病人呼出的气体积聚在管内,使气道内的湿度达到50-70%,接近人体正常的鼻腔湿化湿度。最后,持续给药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 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分泌物稀释,患者能自行咳出,减少吸痰次数,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若痰量多,病人咳嗽时,避免污染被罩及医务人员。而且大大减少了护士反复盖气管切开纱布的工作量,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鼻导管2、乳头3、针管4、头皮针软管 5、小孔6、无菌纱布7、套圈8、外置台 9、气管套管10、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针管3,外置台8和气管套管9,气管套管9为弧状的金属管,气管套管9的一端穿过外置台8并外露于外置台8,气管套管9与外置台8之间固定连接,针管3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乳头2,其中,针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圈7和至少一层的无菌纱布6,无菌纱布6包覆在针管3上并通过套圈7束紧以使无菌纱布6固定在针管3上,针管3的一侧设置有槽孔10,针管3的另一侧设置有小孔5,小孔5的直径为2_,槽孔10套接在外露于外置台上的一段气管套管9上,槽孔10与小孔5彼此相对,小孔5内插合连接有头皮针软管4,头皮针软管4穿过小孔5、针管3、槽孔10后并探入到气管套管9内。针管3为50或IOOml注射器的针管,乳头2与针管3在制造时一体成型。针管3可以使用管径为2.5-3cm的塑料管替代。套圈7为胶布或皮筋。无菌纱布6优选为三层,头皮针软管4用于插合连接气道内湿化液的输液袋。气道内湿化液的输液袋(NSlOOml)为常规药物,专用于防治呼吸道干燥,头皮针软管4与小孔5的插合连接处粘贴有密封胶布,槽孔10与气管套管9的套接处粘贴有密封胶布。头皮针软管4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即点滴管上的控制输液速度的装置,其通过滑轮压紧或松开头皮针软管实现流量控制)。 本技术针管与头皮针软管形成了 T型管,根据病人痰液情况调节滴速,痰液粘稠者3-7滴/分,稀薄者1-2滴/分。雾化吸入时将T型管的纱布取下,将雾化器口含管置于T型管开口处(即针管包裹无菌纱布的一端约2-5cm处,此时病人吸入的雾量大,而且均匀,雾化效果好)。此T型管正是适应此方法使气道湿化液持续匀速滴入持续滴注法,因为每滴湿化液量极少,患者感觉舒适,几乎不引起刺激性咳嗽,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咳嗽。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减少咳嗽次数及其对气道粘膜的损伤。T型管的病人由于病人呼出的气体积聚在管内,使气道内的湿度达到50-70%,接近人体正常的鼻腔湿化湿度。最后,持续给药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分泌物稀释,患者能自行咳出,减少吸痰次数,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若痰量多,病人咳嗽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包括针管,外置台和气管套管,气管套管为弧状的金属管,气管套管的一端穿过外置台并外露于外置台,气管套管与外置台之间固定连接,针管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圈和至少一层的无菌纱布,无菌纱布包覆在针管上并通过套圈束紧以使无菌纱布固定在针管上,针管的一侧设置有槽孔,针管的另一侧设置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2mm,槽孔套接在外露于外置台上的一段气管套管上,槽孔与小孔彼此相对,小孔内插合连接有头皮针软管,头皮针软管穿过小孔、针管、槽孔后并探入到气管套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包括针管,外置台和气管套管,气管套管为弧状的金属管,气管套管的一端穿过外置台并外露于外置台,气管套管与外置台之间固定连接,针管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圈和至少一层的无菌纱布,无菌纱布包覆在针管上并通过套圈束紧以使无菌纱布固定在针管上,针管的一侧设置有槽孔,针管的另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玲高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