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军专利>正文

双色双蜡版全自动速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650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色双蜡版全自动速印机是采用打字蜡纸作为印版的印刷机械,它包括套色印刷系统、双蜡版自动上卸系统、印件输纸系统和微电脑控制系统。具有可实现单机套色印刷、大蜡版和小蜡版自动转换使用,从上蜡版、印刷到卸蜡版的全过程均采用自动检测、按键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蜡版打斜、褶皱、串位、脱落和搓纸重张、不能使用小蜡版的弊端,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油墨不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械,特别涉及打字蜡纸印刷机械。速印机是一种采用打字蜡纸作为印版进行油墨印刷的办公设备,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经济实用的特点。尽管各类印刷设备的不断改善和静电复印技术的出现,油印这种方法仍然被机关、企事业以及学校等单位广泛使用。国内外已有多种型号速印机,比较有代表性的英国生产的基士得耶(Gestetner)速印机,国内生产的泰山牌速印机等,尽管结构各不相同,性能各异,但普遍存在蜡版易出现串位、折皱、裂纹,甚至脱落。工作中频繁给油。人工上、卸蜡版,给操作者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搓纸过程中易出现重张;印件在印刷后被蜡版带走分离不下来的现象。多年来,在使用速印机时,手工操作频繁,自动化程度低,特别是在印红头文件、套印时,只能采用更换(或清洗)蜡版印刷滚筒、纱网或在另一台印刷机上进行。在印制16开单张文件材料时,一直采取在一张大蜡版(纸)上打印一半而另一半不打印,或在小蜡版(纸)的末端贴上一段白纸(或其它纸)。用大蜡纸,人为地造成浪费;用小蜡纸,既麻烦又易相互间断开,造成透墨,影响了印刷质量。解决这些问题,正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具双色双蜡版全自动速印机,该速印机从上蜡版、印刷、卸蜡版以及套色、大小蜡版自动转换等均采用自动检测,按键操作。因此,在印刷过程中,使用方便简捷,自动化程度高,改善了印刷质量,油墨不污染环境。这一目的是通过以下各功能的组合来实现-蜡版印刷滚筒、同步齿型带、纱网、双色油墨供给机构、串动机构、除墨机构组成了套色印刷系统,-蜡版置放台、自动输版机构、蜡版挂头、蜡版挂头压板摆动机构、附属蜡版、附属蜡版转换机构、自动卸版机构、废蜡版贮存盒组成了双蜡版自动上卸系统。-托纸升纸机构、搓纸机构、对位供纸机构、托辊机构、分离部件、输送部件、出纸盘组成了印件输纸系统。-操作面板、主控板及所实现的自动功能检测与控制部件(图中未示出)组成了微电脑控制系统。专利90227256.X提供了双色油墨供给机构。该机构是由两个单色油墨供给机构所组成。印红头文件或套印时,除墨机构将在蜡版印刷滚筒、纱网、串动机构上形成的已在印件上着墨的单色油墨刮掉,另一单色油墨供给机构实现了套色。因此,在不用更换(或清洗)蜡版印刷滚筒等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单机套色印刷。除墨机构是由呈U字型的贮墨器、带螺旋槽的排墨杆、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除墨刮板、刮板压板所组成。除墨时,电磁控制器通过连接杆带动安装于U字型贮墨器上的除墨刮板、刮板压板绕排墨杆轴心线摆动,除墨刮板将已在蜡版印刷滚筒、纱网、串动机构上的油墨刮掉,排入废油墨盒,驱动装置通过安装在排墨杆上的齿轮带动排墨杆转动。在使用小蜡版时,附属蜡版转换机构将能够隔离油墨并避免油墨渗透的附属蜡版置于小蜡版的后面(指从蜡版挂头至蜡版尾部方向),实现了单张16开印件的印刷。当使用大蜡版时,附属蜡版转换器自动地将附属蜡版取下,实现了8开印件的印刷。由于两个蜡版印刷滚筒的同步运转采用了具有传递准确、无滑差特点的同步齿型带传动,使蜡版在印刷过程中不跑偏串位,也就解决了蜡版出现折皱、裂纹的现象。对蜡版夹紧机构即蜡版挂头的改进,采用了在两个蜡版挂头压板上分别贴有相互间呈N、S极的磁性材料,依其相互间的吸引力及摩擦力将蜡版(纸)牢牢地吸附在两压板之间,使蜡版在印刷过程中打斜、脱落的现象得以解决。对搓纸机构的改进,采用了在搓纸供应辊和分离辊的端部连接处设置一滑动离合器,当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纸同时被搓进时,因纸张之间摩擦力小,滑动离合器在分离辊上逆向运动,将多余的纸张弹回托纸盘;当单张纸被搓进时,分离辊与纸张的摩擦力增大,搓纸供应辊与分离辊之间同向运动。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附图说明图1 为双色双蜡版全自动速印机结构简图;图2 为蜡版挂头压板自动摆动机构剖面视图;图3 为蜡版挂头及附属蜡版装置剖面视图;图4 为附属蜡版转换机构原理图;图5 为搓纸机构原理图;图6 为自动输版机构原理图。如图1 所示的双色双蜡版全自动速印机包括托纸升纸机构(1),托纸升纸机构(1)由托纸盘及其两侧各有一结构尺寸相同的连接板、导向板、丝母、丝杠所组成,导向板上开有与丝杠轴心线平行的导向槽。需印刷的纸张通过压力调整手柄(2)实现不同厚度纸张的印刷。搓纸机构(3)通过导纸板(4)将纸张经对位供纸机构(5)送至托辊机构(6)和蜡版印刷滚筒(7)之间进行印刷。设置在输送部件(9)上部靠近蜡版印刷滚筒(7)处的分离部件(8)上有若干个喷气咀,每个喷气咀的中心线与由托辊机构(6)和蜡版印刷滚筒(7)之间印刷的印件输出方向的夹角∝为10°-45°。输送部件(9)将印件送至出纸托盘(10)。附属蜡版转换机构(11)和自动输版机构(12)位于输送部件(9)的上部。操作面板(13)、蜡版置放台(14)分别位于整机前上侧和自动输版机构(12)的上部。两蜡版印刷滚筒(7)(17)、纱网(20)通过两个同一结构尺寸和齿数的同步齿型带(19)实现同步运转。串动机构(16)、双色油墨供给机构(15)、除墨机构(18)、贮墨供墨装置(22)。自动卸版机构(21)靠近蜡版印刷滚筒(17)的一端设有一组剥纸器,通过剥纸器将废蜡版从纱网(20)上剥离,再经输送带排入废蜡版贮存盒(23)。双色油墨供给机构(15)是由两个单色油墨供给装置所组成。单色油墨供给装置(Ⅰ)包括支承轴、与支承轴一体的供墨辊外壳、其内设有一开有等距离出墨孔的活动辊、一开有四排不同位置的等距离的出墨孔的供墨辊以及齿轮、控制器、导油管、贮墨供墨装置。通过印刷位置转换器连接另一同一结构的单色油墨供给机构(Ⅱ)。设有四个微控开关的印刷位置转换器通过其端部齿轮与两个单色油墨供给装置端部的同一结构的两个齿轮连动同步运转实现不同位置喷墨。图2 表示蜡版挂头摆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凸轮(32)安装在轴(31)上并绕其园周运动,通过套(33)、轴(34)带动支承架(28)沿支承架(25)相对运动使齿轮(29)(30)通过轴(27)带动齿轮(24)与齿轮(35)的啮合实现蜡版挂头压板(37)的摆动。拉力弹簧(26)分别悬挂于支承架(25)与(28)相反的两个端部。图3 表示蜡版挂头及附属蜡版装置的安装结构。蜡版挂头压板(37)(41)分别贴有在吸合状态时相对应的接触面呈N、S极的两磁性材料(38)(40),两磁性材料(38)(40)在吸合夹紧状态时的接触面间隙为0-1mm。轴(36)的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在蜡版挂头压板(41)上,轴(36)与可绕轴(36)摆动的蜡版挂头压板(37)连接为一体,其端部有一齿轮(35)。对蜡版有分离作用的剥离带(39)的两端分别与蜡版挂头压板(37)(41)相连。起定位作用的蜡版挂头压板(41)通过两个分别与连接板(43)连接一体的定位销(42)用挡圈定位,两个连接板(43)分别固定在同一结构尺寸和齿数的两个同步齿型带(19)的同一对应位置上。弹性卡簧(45)通过定位螺母(47)与卡簧轴(46)配合安装,并以其配合的一端为支点,其它部分沿卡簧轴(46)轴心线垂直方向等距弹性伸缩阻止附属蜡版挂头(49)脱离卡簧轴(46)。两连接板(48)分别与卡簧轴(46)连接为一体并固定于两个同一结构尺寸和齿数的同步齿型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打字蜡纸作为印版进行油墨印刷的双色双蜡版全自动速印机包括托纸升纸机构(1)、搓纸机构(3)、对位供纸机构(5)、托辊机构(6)、输送部件(9)、出纸托盘(10)组成的印件输纸系统,蜡版印刷滚筒(7)(17)、同步齿型带(19)、纱网(20)、串动机构(16)组成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印刷系统的蜡版印刷滚筒(7)(17)之间安装有双色油墨供给机构(15)和除墨机构(18),--蜡版置放台(14)、自动输版机构(12)、蜡版挂头摆动机构、蜡版挂头及附属蜡版装置、附属蜡版转换机构(11)、自动卸版机构(21)、废蜡版贮存盒(23)组成双蜡版自动上卸系统,--操作面板(13)、主控板及所实现的自动功能的检测与控制部件(图中未示出)组成了微电脑控制系统,--搓纸机构(3)的端部有一控制同时多张搓纸的滑动离合器,--输送部件(9)的上部有一带喷气咀的分离部件(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