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敷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438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中药湿敷包。隔热层不烫伤方便操作,湿敷时保温可以长时间保持药效,袋口放置相应的中药物,可以在敷料热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保证湿敷的药性,侧开口设置对偶连接件对中药湿敷包开闭,可以对敷料进行置换或者清洗,从而节约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具有侧开口的棉质包装袋;包装袋外表面缝制有用于放置中药物的袋口,除袋口部分的包装袋其他外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粘合件包覆有隔热层;包装袋内放置有敷料;侧开口具有对偶连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中药湿敷包。隔热层不烫伤方便操作,湿敷时保温可以长时间保持药效,袋口放置相应的中药物,可以在敷料热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保证湿敷的药性,侧开口设置对偶连接件对中药湿敷包开闭,可以对敷料进行置换或者清洗,从而节约循环利用。本技术中,包括:具有侧开口的棉质包装袋;包装袋外表面缝制有用于放置中药物的袋口,除袋口部分的包装袋其他外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粘合件包覆有隔热层;包装袋内放置有敷料;侧开口具有对偶连接件。【专利说明】中药湿敷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湿敷包。
技术介绍
普通湿敷贴膏是由药芯包(药粉包)、润湿剂(药水包)、防渗层、胶布、防黏纸组成。患者在使用时需将润湿剂剪开倒入药芯包(药粉包)中,然后贴敷患处。此工艺生产的贴膏不仅患者使用极不方便,更重要的是药芯包(药粉包)中的药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全部溶出,从而使贴膏达不到最佳效果同时造成药物不必要的浪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湿敷包仅仅由几层浸透药液的棉纱布组成,容易污染衣物和床单,而且温度不好把控,可操作性也不强,且无法固定,从而影响药效。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现用贴膏实用性不强,对于需要抓服中药熬制的药液帖服无法实现,更加不能随机性生产,而且没有热力的作用不能迅速使药性通透身体组织达到药疗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湿敷包,隔热层不烫伤方便操作,湿敷时保温可以长时间保持药效,袋口放置相应的中药物,可以在敷料热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保证湿敷的药性,侧开口设置对偶连接件对中药湿敷包开闭,可以对敷料进行置换或者清洗,从而节约循环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中药湿敷包,包括:具有侧开口的棉质包装袋;包装袋外表面缝制有用于放置中药物的袋口,除袋口部分的包装袋其他外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粘合件包覆有隔热层;包装袋内放置有敷料;侧开口具有对偶连接件。本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隔热层不烫伤方便操作,湿敷时保温可以长时间保持药效,袋口放置相应的中药物,可以在敷料热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保证湿敷的药性,侧开口设置对偶连接件对中药湿敷包开闭,可以对敷料进行置换或者清洗,从而节约循环利用。进一步地,丙烯酸酯聚合物被林格氏液激活后,连续24小时释放林格氏液,持续、主动、强效清洁伤口,适用于所有开放性伤口(除狭深伤口),包括感染性伤口及愈合各期,尤以清创期为佳。进一步地,在包装袋的边沿设置固定带,湿敷时便于固定不容易脱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中药湿敷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中药湿敷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中药湿敷包。图1是该中药湿敷包的结构示意图。该中药湿敷包包括:具有侧开口 2的棉质包装袋I。包装袋I外表面缝制有用于放置中药物的袋口 4,除袋口 4部分的包装袋I其他外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粘合件5包覆有隔热层3。包装袋I内放置有敷料。 侧开口 2具有对偶连接件。隔热层不烫伤方便操作,湿敷时保温可以长时间保持药效,袋口放置相应的中药物,可以在敷料热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保证湿敷的药性,侧开口设置对偶连接件对中药湿敷包开闭,可以对敷料进行置换或者清洗,从而节约循环利用。此外,可以理解,使用时,拆离粘合件将包覆在包装袋外表面的隔热层分离,关闭侧开口,将放置有敷料的棉质包装袋放入加热的中药药液浸透或者煮透,使得敷料完全浸透有加热的中药药液,然后通过粘合件将隔热层粘合在除袋口部分的包装袋其他外表面,通过手持隔热层将中药物放置在袋口,并将袋口部分帖服伤患处,通过热力的物理作用,影响末梢血管、淋巴管的舒缩性,改善局部循环,药性经皮肤渗透、吸收,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包覆隔热层的多个粘合件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可以其中一个采用超薄钩细钩魔术贴或系带,而另外几个采用拉链、或拉锁、或对偶尼龙搭扣、或对偶扣件。用于包覆隔热层的多个粘合件在外表面分布位置可以随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为了拆解隔热层的便利,可以在包装袋的边沿进行设置。或者在包装袋表面等面积等距离均匀分布设置,也可以随隔热层的材质不同进行相应布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中药湿敷包。图2是该中药湿敷包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丙烯酸酯聚合物被林格氏液激活后,连续24小时释放林格氏液,持续、主动、强效清洁伤口,适用于所有开放性伤口(除狭深伤口),包括感染性伤口及愈合各期,尤以清创期为佳。在包装袋的边沿设置固定带,湿敷时便于固定不容易脱落。具体地说:隔热层的材料分为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或真空绝热材料。此外,可以理解,多孔材料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因为空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如泡沫材料泡沫酚醛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纤维材料超细玻璃棉和高硅氧棉等。热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如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真空绝热材料是利用材料的内部真空达到阻隔对流来隔热,这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极低仅为0.004。气凝胶毡是新型的隔热材料,其为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多用于管道保温、设备保温等,该材料的导热系数常温为0.018ff/(K.m),低温下可至0.009ff/(K.m)。纳基隔热软毡是一种隔热性能极强的软质工业隔热材料。对于多孔材料的隔热层,可以将该材质的隔热层设计为包装袋的形状,然后依照包装袋的边缘在隔热层相应位置设置环形拉链,并利用该环形拉链进行包覆包装袋。对偶连接件为拉锁、或对偶尼龙搭扣、或对偶扣件、或系带、或超薄钩细钩魔术贴。袋口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拉锁、或对偶尼龙搭扣、或对偶扣件、或系带、或超薄钩细钩魔术贴。敷料材质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交互式伤口敷料。此外,可以理解,在本技术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敷料还可以使用传统伤口敷料和现代伤口敷料。传统伤口敷料及其相应注意事项如下述:干纱布,可以起到监督覆盖伤口作用。不能用于感染性伤口,对伤口愈合没有促进作用,渗液管理能力有限,粘连伤口,对新生上皮组织再损伤和导致出血,病人更换敷料后疼痛。油纱,含有凡士林或者甘油三酯,可以起到不粘连伤口的作用。对伤口的整个愈合过程没有促进作用。对感染伤口无效。可以引流渗液到2层敷料,渗液管理能力有限。相对于传统伤口敷料,现代伤口敷料取代了受损皮肤,并一直作用至伤口愈合及皮损愈合。它能抵御机械因素(如脏物、碰撞、发炎等)、抵御污染和化学刺激,防止二度感染,防止干燥和体液丢失(电解质丢失),防止热量丢失。除了对伤口实行全面保护外,还能通过清创主动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创造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交互式伤口敷料,内含具有超效吸收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被林格氏液激活后,连续24小时释放林格氏液,持续、主动、强效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湿敷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侧开口的棉质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外表面缝制有用于放置中药物的袋口,除袋口部分的包装袋其他外表面通过至少两个粘合件包覆有隔热层;所述包装袋内放置有敷料;所述侧开口具有对偶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