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388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包括底座、定位外壳及固定于所述定位外壳内的多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套上设有多个带丝孔,所述带丝孔规则排列;所述多孔套为铝制,且与定位外壳之间的空隙>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有效避免了模具粘结不良等质量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艺质量控制装置,根据使用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调整装置来实现工艺质量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工艺质量模具加压,调整冷却水温,调整冷却距离等,其普遍操作无具体参数,控制难,效果不理想,影响生产质量,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该装置使用方便,可以控制原材料温度,保证原材料在使用时满足工艺质量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包括底座、定位外壳及固定于所述定位外壳内的多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套上设有多个带丝孔,所述带丝孔规则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套为铝制,所述多孔套与定位外壳之间存在空隙,以达到隔热目的;优选地,所述多孔套与定位外壳之间的空隙> 10mm。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套内还镶入有加热棒。由于铝材本身传热快,经过模具把热量传递到材料上,这样材料在进机头前达到预热效果,就可以有效避免粘结不良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带丝孔的数量为9个。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外壳上还设有4个定位孔,以保证调温模具套稳定工作。本技术装置使用时,根据工艺要求调节使用U形管依次连接铝制多孔套形成一个S型注水回路,通过使用循环水来冷却模具与材料之间的摩擦热量,从而达到保证材料避免调膜,造成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在铝制多孔套中镶入加热棒在铝传热快的情况下,进过模具把热量传递到材料上,这样材料在进机头前达到预热效果,就可以避免粘结不良的质量问题。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附图说明】图1为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定位外壳2.定位孔3.多孔套4.带丝孔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包括底座5、定位外壳I及固定于所述定位外壳I内的多孔套3,所述多孔套3上设有九个带丝孔4,所述带丝孔4规则排列。所述多孔套3为铝制,所述多孔套3与定位外壳I之间的空隙为15mm。所述多孔套3内还镶入有加热棒。由于铝材本身传热快,经过模具把热量传递到材料上,这样材料在进机头前达到预热效果,就可以有效避免粘结不良的质量问题。所述定位外壳I上还均匀设有四个定位孔2,以保证调温模具套稳定工作。使用时,根据该工艺要求调节使用U形管依次连接铝制多孔套变成一个S型注水回路,通过使用循环水来冷却模具与材料之间的摩擦热量,从而达到保证材料避免调膜造成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在铝制多孔套中镶入加热棒在铝传热快的情况下,进过模具把热量传递到材料上,这样材料在进机头前达到预热效果,就可以保证粘结不良的质量问题。本技术装置可自由调节模具中心高,并可根据使用效果自由调整水流量和加热功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包括底座(5)、定位外壳(1)及固定于该定位外壳(1)内的多孔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套(3)上设有多个带丝孔(4),所述带丝孔规则排列;所述多孔套(3)为铝制,所述多孔套(3)与定位外壳(1)之间的空隙>10mm;所述多孔套内还镶入有加热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调温模具套,包括底座(5)、定位外壳(I)及固定于该定位外壳(I)内的多孔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套(3)上设有多个带丝孔(4),所述带丝孔规则排列;所述多孔套(3)为铝制,所述多孔套(3)与定位外壳(I)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儒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北方光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