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杰专利>正文

一种蒸汽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944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转换器,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嵌有发热管的发热芯、进水口、出汽口,外壳套住发热芯,其特征是:进水口设置中在外壳的顶部,出汽口也设置中在外壳的顶部,进水口下连接一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内形成第一空间化汽室,该进水通道直通发热芯底部,发热芯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化汽室,第一空间的化汽室与第二空间化汽室在发热芯底部相连通。这种结构的蒸汽转换器占据空间小、减少生产成本、出蒸汽效率高、水蒸汽分离后产生干燥的气体、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转换器,包括本技术包括外壳、嵌有发热管的发热芯、进水口、出汽口,外壳套住发热芯,其特征是:进水口设置中在外壳的顶部,出汽口也设置中在外壳的顶部,进水口下连接一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内形成第一空间化汽室,该进水通道直通发热芯底部,发热芯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化汽室,第一空间的化汽室与第二空间化汽室在发热芯底部相连通。这种结构的蒸汽转换器占据空间小、减少生产成本、出蒸汽效率高、水蒸汽分离后产生干燥的气体、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一种蒸汽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的一种蒸汽转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蒸汽地拖和手提蒸汽机等家用电器中的蒸汽转换器,容易结水垢,造成出水嘴堵塞,寿命短,清洁时蒸汽潮湿,地面不容易干等问题。另外蒸汽转换器的进水口和出蒸汽口通常不在蒸汽转换器主体的的同一端,通常进水口位于主体的下端,出蒸汽口位于主体的上端,而水箱常是位于主体的上方,为了将水箱与进水口连接,需要配置较长的进水通道,这样的结构会增加家电的成本,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给供水端造成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占据空间小、减少生产成本、具有水垢分离功能、减少水垢堵塞、出蒸汽效率高、水蒸汽分离后产生干燥的气体、使用寿命长的蒸汽转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外壳、嵌有发热管的发热芯、进水口、出汽口,外壳套住发热芯,其特征是:进水口设置中在外壳的顶部,出汽口也设置中在外壳的顶部,进水口下连接一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内形成第一空间化汽室,该进水通道直通发热芯底部,发热芯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化汽室,第一空间的化汽室与第二空间化汽室在发热芯底部相连通。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其中下外壳与发热芯为一体,上外壳与下外壳相扣接。所述蒸汽转换器还包括分离罩,分离罩设于外壳顶部内侧与发热芯顶部之间,分离罩具有分离罩顶盖,分离罩下边沿设有蒸汽通孔,分离罩内部空间形成第三空间化汽,第二空间化汽室与第三空间化汽室通过分离罩上的蒸汽通孔相连通,出汽口设置在外壳顶部,与第三空间化汽室连通。所述分离罩的顶盖上设有保险孔,该保险孔连通第二空间化汽室与第三空间化汽室。所述蒸汽通孔为直开口或斜开口或螺旋形开口。所述进水通道与外壳为一体。所述进水通道垂直通向发热芯底部。所述进水通道螺旋通向发热芯底部。所述发热芯周边有若干凹坑。发热芯底部周边有一凹槽,该凹槽与第一化汽室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进水口也位于外壳的顶部,而通常水箱是位于进水口的上方,这样就不需要配置较长的进水管,进而减少家电的成本,另进水端在上部就减小了供水的压力问题。2.由于结构更紧凑,进水管短,占据空间小,可进一步缩小家电体积。3.由于水进入进水口通过进水通道直接通向发热芯底部,使热蒸汽向上流动时不会与冷水直接相遇,从而提高了热效。4.外壳与进水通道为一体,使进水通道可以更快加热,更充分利用热能。5.外壳直接由发热芯提供热量,更好地吸收热能,进而有利于对蒸汽的转换。6.发热芯的周边有凹坑,可以增加化汽面积,产生更干燥的蒸汽。7.发热芯顶部与外壳顶部之间配有蒸汽水垢分离罩,使水分和水垢隔离在第二空间化汽室外,水分则继续转化至汽体后喷出,水垢颗粒分离下来留在第二空间化汽室,不造成出汽口堵塞,延长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图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爆炸图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2和图3,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上外壳10、嵌有发热管30的发热芯20,发热芯20沿圆周设有下外壳21,下外壳21与发热芯主体22之间形成一空间23。从整体上看,发热芯20像一个山字形,为一整体,外部是下外壳21,内部是发热芯主体22。当上、下外壳相扣接后,发热芯主体22则套装在上、下外壳中。当然,上下外壳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整体的外壳,套装在发热芯主体22上。进水口 11位于上外壳10的顶部,进水口 11向下延伸连接一进水通道12,该进水通道12可以是一金属管道,优选铜管,该进水通道12 —直插入到所述下外壳21与发热芯主体22之间的空间23中,并一直延伸接近发热芯底部231,该进水通道12内部形成第一空间化汽室50。由于发热芯20由发热管直接加热,上外壳10与发热芯的下外壳21相扣接,故上外壳10也被加热,进水通道12与上外壳10为一体,故也被加热具有较高的温度。水进入转换器后流入进水通道12,由于水量控制在不会充满进水通道12,高温的进水通道12将流下的水直接加热,并形成蒸汽,这些蒸汽便在进水通道12内即第一空间化汽室进一步加热自上而下的水。这样的进水结构,使进入发生器中的水,开始不直接大面积地与发热芯接触,消耗发热芯的热能非常少,且在流入过程中直接集中地吸收上外壳的热量,故水到达发热芯底部231后已经有很高的温度了,这样就会更快地升温,提高热效率。进水通道12可以设计为垂直通道,也可以是螺旋通道。如果水是螺旋形通向发热芯底部231的,与垂直通道相比,水到发热芯底部的路程会更长,吸收外壳的热量更多,水到达发热芯底部后的温度更高,这样就会更快地升温,热效率更高。为了进一步使到发热芯底部空间的水能快速升温,发热芯底部周边有一凹槽,该凹槽与第一化汽室相通。水进入发热芯底部231后直接流入该凹槽,该凹槽的周边均为发热芯的金属材料,水直接受热,且受热面积增大,进一步提闻热效率。出汽口 13也位于上外壳的顶部。蒸汽转换器还包括分离罩40,发热芯主体22顶部内侧设有安装部24,上外壳的顶部内侧设有固定部14,所述分离罩40安装在所述的安装部24上,并与上外壳的顶部内侧的固定部14间隙配合,使分离罩固定在上外壳顶部内侧与发热芯顶部之间。分离罩下边沿设有蒸汽通孔41,下外壳与发热芯主体之间的空间23和分离罩外部的空间15形成第二空间化汽室60。如果外壳是一整体,此时的发热芯即发热芯主体,则发热芯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空间化汽室60。分离罩40内部空间形成第三空间化汽室70,第二空间化汽室60与第三空间化汽室70通过分离罩上的蒸汽通孔41相连通。蒸汽通孔41可以将水垢挡在第二空间化汽室60外,这样,出汽口 13就不会被水垢堵塞,延长产品寿命。所述分离罩顶盖42设有保险孔43,该保险孔43连通第二空间化汽室与第三空间化汽室。工作时,由于分离罩顶盖42与固定部14之间有间隙16,蒸汽从第二空间化汽室经过间隙16、保险孔43进入第三空间化汽室70,由于该保险孔43的孔径通常设计得比蒸汽通孔41小,当蒸汽通孔41被水垢堵塞后,蒸汽可从保险孔43进入第三空间化汽室70,这样会延长产品寿命。当蒸汽转换器有分离罩时,出汽口 13与第三空间化汽室70相通,即第三空间化汽室70的蒸汽通过出汽口 13排出。当蒸汽转换器没有分离罩时,则出汽口 13与第二空间化汽室相通,即第二空间化汽室60的蒸汽通过出汽口 13排出。为了使发热芯20有更大的加热表面积,即与水之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在发热芯主体22外周有若干凹坑(未示出)。该凹坑的形状可以是凹槽、凹凸条、圆形凹坑、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转换器,包括外壳、嵌有发热管的发热芯、进水口、出汽口,外壳套住发热芯,其特征是:进水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出汽口也设置在外壳的顶部,进水口下连接一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内形成第一空间化汽室,该进水通道直通发热芯底部,发热芯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化汽室,第一空间化汽室与第二空间化汽室在发热芯底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