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软袋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6812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袋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输液软袋制备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不能保证环境卫生的问题,采取了如下一些工序,备料、印刷、封口、切块、软袋体整形、接口整料、接口输送、插接、灌液、封口等,通过这些工序而把软袋长材制备成输液软袋,并在制备过程中完成药液的灌装,整套工序的人工参与少,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输液软袋在卫生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减少了输液软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袋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自动化程度低,不能保证环境卫生的问题,采取了如下一些工序,备料、印刷、封口、切块、软袋体整形、接口整料、接口输送、插接、灌液、封口等,通过这些工序而把软袋长材制备成输液软袋,并在制备过程中完成药液的灌装,整套工序的人工参与少,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输液软袋在卫生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减少了输液软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药上的输液软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输液软袋进行制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输液软袋的结构包括软袋体和接口,在软袋体内灌注入药液后,需要在接口的开口部位处设置封帽。由于输液软袋内的药液是输入人体内的,在进行制备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高。因此,能否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也是输液软袋的制备要求之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201110184682.2)公开了一种直排式吹塑输液软袋的制备方法,包括注塑成型袋坯和吹袋两个步骤:注塑成型袋坯时料筒温度为180?210°C,模具主流道温度210°C,模具分流道温度320°C,注射压力25?50Kpa,注射速度为45?55mm/s ;保压分二段进行,保压一段压力为30?35Kpa,时间为2秒,保压二段压力为30Kpa,时间为I秒;吹袋时吹袋机的吹袋压力为1.6?2.2Mpa,冷却水压力为0.2?0.5Mpa,冷却水温度为40?50°C。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在注塑成型制备袋坯时袋坯能够打满模具,并且所制得的输液软袋合格率也提高到96%以上。这种制备方法只是针对单独的输液软袋采用吹袋机进行吹制,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自动化程度低。而且在吹制完成后需要对软袋进行转运以在软袋上装配接口和往软袋体内灌液,这些工序上往往需要人工的参与,这些工序的卫生要求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给输液软袋带来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制备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在制备过程中的环境卫生能够保证。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如下工序。备料:把片状软袋长材以至少两层贴合卷绕成盘状放置到整体式的软袋制备线的软袋体进料位置处,并通过拖动机构把软袋长材往下游工序进行拖动。软袋长材是指长条形的片状塑料材质,为适应药液保质的要求,软袋长材本身也是多层材料叠合而成的,其中最内层,也即是与药液直接接触的那一层具有稳定的化学特性,而外层材料可以选用价格相对较便宜的普通材料制成。两层软袋长材贴合在一起,在被切块后即成为成品输液软袋的内、外层。拖动机构可以是夹具通过气缸进行步进式拖动,即每拖动一次的距离决定了软袋体的大小。印刷:通过丝网在软袋长材上印刷标识,相邻各标识之间的间隔一致。这种标识最终是作为输液软袋的标识,即显示了输液软袋内药液的种类、容量等。封口:对两层软袋长材进行热压封口,使得在软袋长材上形成U形的压痕。通过热压封口后,使得软袋长材上的切块成为了袋状体。切块:利用切刀把软袋长材切成块状软袋体,并把软袋体输送到接口插接工位处,切刀的落刀位置位于软袋长材上相邻两所述的压痕之间。对软袋体的输送可以是通过输送带的方式进行的,也可以是直接采用夹具夹持,然后夹具整体行进到插接工位处。软袋体整形:对输送到插接工位处的软袋体进行夹持换向,使得软袋体的开口向上。软袋体在此工序中需要进行换向,使得软袋体在水平方向上变换成竖直方向上,这可以利用气缸或换向电机轻易实现。接口整料:把接口倒入振动器内,利用振动器把接口导向轨道,轨道的进口端连接在振动器上,出口端伸向插接工位,轨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料的圈板,圈板与振动器内的容腔相通,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接口在轨道上行进至轨道的出口端。振动器工作过程中产生有规律的振动,使得接口沿振动器容腔中的螺旋输送台而行进到轨道进口端处,并在该振动作用下,继续在轨道上行进。一些接口在轨道上的姿态不正确时,随着这些接口在轨道上的行进,这些接口会掉下而被圈板收集到振动器的容腔内。接口输送:利用机械手对接口进行夹持输送,使接口插接在安装位上。机械手一般是气动式结构,利用机械手把轨道出口端处的接口夹持送入到安装位上,以便接口插接到软袋体的开口内。插接:使软袋体自接口的下方套接住接口,并通过热压使软袋体与接口压接在一起。可以利用夹持有软袋体的两只夹具相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后,而使软袋体的开口被撑开,或者是利相应的工具自软袋体的开口处向软袋体运动而把软袋体的开口撑开,以便软袋体与接口之间的套接。灌液:利用定量灌液设备自接口内灌入药液;定量灌液设备在进行灌液前需要把一次灌液的量进行调整设定,而使得每次灌液量一定。装帽:把封帽装配在接口的开口处。该封帽一方面用于封闭住接口的开口,另一方面在进行输液时,也是输液针插接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轨道是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条形曲状的支承杆制成的,接口的开口端外周面上形成有凸出的环形沿口,两根支承杆之间的间隔供接口插接,沿口用于卡接住两根支承杆。轨道是由两根条形的支承杆制成,且这两根条形杆之间具有间隔,与接口上所述沿口相配合,而使得接口主体可以插接在两根支承杆之间的间隔内,接口在轨道上的位置稳定性好,便于行进到轨道出口端时,接口处于需要的姿态上。支承杆也可以方便形成相应的走向。作为优选,在接口整料工序前,在接口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沿接口轴向延伸的平面,两根支承杆之间的间隔略大于接口上两平面之间的距离,接口以正确的姿态在轨道上行进时,接口上的平面朝向支承杆。在接口上设置有所述的平面使得两平面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接口的外径,从而使得接口只有在两平面均分别朝向两根支承杆时,才能稳定地插接到两根支承杆之间的间隔内,从而方便了轨道的选料,即轨道对正确姿态的接口进行选择。通过平面与接口插接端相对位置的设置,使得在下游工序上接口处于便于和软袋体开口相插接的位置上。作为优选,所述轨道自振动器向下游依次形成整形段、翻转段和下降段,两根支承杆在整形段和下降段处平齐,轨道在翻转段处时,外侧支承杆的位置高于内侧支承杆的位置,而使得轨道上非正确姿态的接口被倾入到圈板内。非正确姿态的接口,是指这些接口没有插接到两根支承杆之间的间隔内。整形段也是一个对接口姿态进行选择的功能段,不符合要求的接口会陆续掉下。而在翻转段处时,由于两根支承杆之间在位置上具有高度差,即使有自整形段处过来的处于不正确姿态上的接口进入到翻转段处时,也易被倾入到振动器的容腔内。下降段是向着下方延伸,使得软袋制备线处于合适的高度上。作为优选,轨道上还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部伸入到轨道的翻转段位置处,另一端沿轨道的走向向着轨道的出口端方向延伸,限位杆和两根支承杆三者之间呈三角形错开布置。通过设置限位杆用于对以正确姿态进入到导轨上的接口进行限定,一般是用于对接口的口部进行限定,以免这些接口再次掉下去,而且也可以使得两根支承杆之间具有较大的高度差,便于把非正确姿态的接口倾下。作为优选,轨道整形段的末段沿竖直方向布置,行进至整形段末段的接口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接口的轴线处于水平方向上,机械手可以很方便地自接口的侧部对接口进行夹持。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部向上方弧形弯曲。这样,限位杆的设置不易阻碍接口在轨道上行进。作为优选,在轨道的走向上设有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软袋制备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备料:把片状软袋长材以至少两层贴合卷绕成盘状放置到整体式的软袋制备线的软袋体进料位置处,并通过拖动机构把软袋长材往下游工序进行拖动;印刷:通过丝网在软袋长材上印刷标识,相邻各标识之间的间隔一致;封口:对两层软袋长材进行热压封口,使得在软袋长材上形成凵形的压痕;切块:利用切刀把软袋长材切成块状软袋体,并把软袋体输送到接口插接工位处,切刀的落刀位置位于软袋长材上相邻两所述的压痕之间;软袋体整形:对输送到插接工位处的软袋体进行夹持换向,使得软袋体的开口向上;接口整料:把接口倒入振动器内,利用振动器把接口导向轨道,轨道的进口端连接在振动器上,出口端伸向插接工位,轨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料的圈板,圈板与振动器内的容腔相通,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接口在轨道上行进至轨道的出口端;接口输送:利用机械手对接口进行夹持输送,使接口插接在安装位上;插接:使软袋体自接口的下方套接住接口,并通过热压使软袋体与接口压接在一起;灌液:利用定量灌液设备自接口内灌入药液;装帽:把封帽装配在接口的开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