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及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747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试件的俯仰位移的可再现性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及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具备:滑架,沿水平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并能够搭载试件;滑架加速装置,向滑架赋予加速度而使滑架移动;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对试件在滑架移动方向上的后方赋予俯仰位移;及控制装置,控制赋予俯仰位移的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上升动作,并且为了根据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模拟试件的下降状态而对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试件的俯仰位移的可再现性的。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具备:滑架,沿水平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并能够搭载试件;滑架加速装置,向滑架赋予加速度而使滑架移动;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对试件在滑架移动方向上的后方赋予俯仰位移;及控制装置,控制赋予俯仰位移的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上升动作,并且为了根据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模拟试件的下降状态而对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进行控制。【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破坏汽车而再现发生碰撞时在客室产生的加速度,并再现二次碰撞引起的乘员的受伤程度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汽车的碰撞试验中具有用于评估撞击量和客室的剩余空间量等物理量和乘员受伤值的实际车辆碰撞试验,但在实际车辆上搭载假人而使其以规定速度与障碍物碰撞的方法为破坏试验,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因此,通过在台车上安装搭载了假人和气囊等的白车身、模拟车身等(以下称为“试件”),在对该台车赋予与实际车辆碰撞时大致相同的加速度,从而非破坏性地再现作用于试件的冲击度来评估乘员受伤值,并进行用于开发气囊等安全装置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作为这种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例如存在下述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记载有对能够搭载试件的滑架施加汽车碰撞时的加速度的致动器和对试件赋予俯仰动作的俯仰装置。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6-1387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9-2043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对能够搭载试件的滑架施加汽车碰撞时的加速度。以往,认为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在施加该速度且滑架的速度增加的期间,只要再现试件上升的俯仰状态就足够。然而,即使在滑架在水平方向上减速的区域,所谓反弹区域,仍存在俯仰位移对乘员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因此,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优选还再现试件在反弹区域中的俯仰位移的状态。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试件的俯仰位移的可再现性的。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上述目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中,包括:滑架,沿水平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并能够搭载试件;滑架加速装置,向所述滑架赋予加速度而使所述滑架移动;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对所述试件在所述滑架移动方向上的后方赋予俯仰位移;及控制装置,控制赋予所述俯仰位移的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上升动作,并且为了根据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模拟所述试件的下降状态而对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进行控制。根据该结构,能够再现对滑架施加汽车碰撞时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垂直方向的试件的姿势,并且能够再现滑架在水平方向上减速的,所谓反弹区域中的垂直方向反方向的试件的俯仰位移状态。因此,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能够提高滑架移动时的俯仰动作的可再现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在所述滑架的水平方向的移动中,且所述试件的高度达到最高点以后,进行下降动作,以降低所述试件的俯仰位移。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对滑架施加汽车碰撞时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之后上升的试件落地时产生的对试件的冲击。并且,试件能够省略减少上升的试件落地时产生的对试件的冲击的阻尼器等缓冲机构。其结果,缓冲机构的有效负载降低,且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能够以更接近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的试件进行试验。因此,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能够提高滑架移动时的俯仰动作的可再现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还包括配置成比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靠近所述滑架加速装置的第2垂直驱动致动器,所述控制装置优选在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之后,控制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及所述第2垂直驱动致动器来进行使所述试件的姿势呈水平状态的控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对滑架施加汽车碰撞时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之后上升的试件落地为止的试件的姿势更接近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的实际车辆的姿势。因此,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能够提高滑架移动时的俯仰动作的可再现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还包括根据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的升降而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轨道、及与所述试件连结并在所述升降轨道上移动的滑块,所述升降轨道附设有与所述升降轨道在所述滑架移动方向后方的后端连接,并且在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中使所述滑块移动的延长轨道。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试验时间变长,为了模拟试件的下降状态而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时间变长时,也能够仅通过附设调整了长度的延长轨道来应对。其结果,能够仅通过改造升降轨道而继续使用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上述目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的控制方法,其在沿水平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并能够搭载试件的滑架的移动中赋予俯仰动作,其中,对所述试件在所述滑架移动方向上的后方增加俯仰位移之后,对所述第I垂直驱动致动器进行控制,以根据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所得到的数据降低所述俯仰位移。根据该方法,能够再现对滑架施加汽车碰撞时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垂直方向的试件的姿势,并且能够再现滑架在水平方向上减速的,所谓反弹区域的垂直方向反方向的试件的俯仰位移的状态。因此,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滑架移动时的俯仰动作的可再现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提高试件的俯仰位移的可再现性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的控制框的框图。图4是示意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仰动作的示意侧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仰动作中的试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仰动作中的试件的高度的说明图。图7是示意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仰动作的示意侧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动作中的试件的高度的说明图。图9是示意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并且,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而易举地设想的,实际上相同的要件。另外,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第I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100具备能够搭载试件I的滑架2、滑架加速装置11、及对试件I赋予俯仰动作的俯仰装置21。地板GS上隔着规定间隔而沿前后方向附设有左右I对轨道3。俯仰装置21配置在作为轨道3的下方空间的凹槽P内。试件I搭载于滑架2上,因此将作为该试件I的汽车的前方(图2的左方向)设为滑架2的前方,将作为试件I的汽车的后方(图2的右方向)设为滑架2的后方来进行说明。并且,以下将作为试件I的汽车的侧方,即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架,沿水平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并能够搭载试件;滑架加速装置,向所述滑架赋予加速度而使所述滑架移动;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对所述试件在所述滑架移动方向上的后方赋予俯仰位移;及控制装置,控制赋予所述俯仰位移的所述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上升动作,并且为了根据从实际车辆碰撞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模拟所述试件的下降状态而对所述第1垂直驱动致动器的下降动作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合木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