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放流条形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654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虾类放流条形标签,包括条带形的标签本体,其中:标签本体中部具有内凹的贯穿槽;贯穿槽两侧沿口附近具有外伸的夹持臂。整条标签本体从对虾的第3或第4腹节的上缘穿过,使标签本体的贯穿槽部分卡在虾体上。夹持臂展开在虾体的外侧,根据自有弹性夹持住虾体两侧,能有效避免标记后由于虾体的大小不一,贯穿槽的沿口不能有效的防止标签本体的往复滑动,造成虾体肌肉组织摩擦感染引起炎症,造成标记失败。夹持臂沿着虾体夹持,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流体特性,减轻标记阻力。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对肌肉组织伤害小、标记后不易滑动、水体阻力较小、标记操作快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虾类放流条形标签,包括条带形的标签本体,其中:标签本体中部具有内凹的贯穿槽;贯穿槽两侧沿口附近具有外伸的夹持臂。整条标签本体从对虾的第3或第4腹节的上缘穿过,使标签本体的贯穿槽部分卡在虾体上。夹持臂展开在虾体的外侧,根据自有弹性夹持住虾体两侧,能有效避免标记后由于虾体的大小不一,贯穿槽的沿口不能有效的防止标签本体的往复滑动,造成虾体肌肉组织摩擦感染引起炎症,造成标记失败。夹持臂沿着虾体夹持,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流体特性,减轻标记阻力。因而本专利技术具对肌肉组织伤害小、标记后不易滑动、水体阻力较小、标记操作快速的优点。【专利说明】虾类放流条形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放流标志物,尤其涉及虾类放流条形标签。
技术介绍
标记一重捕技术是水生生物行为、生物、生态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技术之一。它是指将天然水域中捕获或人工繁育的水生生物做上标记后放回自然水域,重新捕获时可根据相关的记录和生物学数据,研究其游动线路、移动速度、分布范围以及生长该鱼种的年龄、生长情况、摄食特点等生物学特性。目前国内外的水生生物标记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体外标记法和体内外标记法。体外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虾类放流条形标签,包括条带形的标签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标签本体(1)中部具有内凹的贯穿槽(1a);所述的贯穿槽(1a)两侧沿口附近具有外伸的夹持臂(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开达梁君卢占晖郭爱陈峰王好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