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水式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560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电控板、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储水内胆,储水内胆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污口,排污口设置有排污阀,此外,还包括连接至排污阀的排污装置,排污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管和与电控板电连接的排污泵,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与电控板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用于导通或者关断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与储水内胆连通,另一端与储水内胆外的空气连通,排污泵与排污阀连接,以将储水内胆中的水强制排出。因此,利用快速流动的水对沉积的污垢所产生的冲刷作用,使污垢混合在水中排出,具有排污速度快、排污能力强、排净率高等优点,从而保持储水内胆的清洁度,防止沉积的污垢滋生细菌,保证了用水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电控板、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储水内胆,储水内胆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污口,排污口设置有排污阀,此外,还包括连接至排污阀的排污装置,排污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管和与电控板电连接的排污泵,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与电控板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用于导通或者关断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与储水内胆连通,另一端与储水内胆外的空气连通,排污泵与排污阀连接,以将储水内胆中的水强制排出。因此,利用快速流动的水对沉积的污垢所产生的冲刷作用,使污垢混合在水中排出,具有排污速度快、排污能力强、排净率高等优点,从而保持储水内胆的清洁度,防止沉积的污垢滋生细菌,保证了用水健康安全。【专利说明】储水式电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储水式电热水器在长期使用后,水中携带的杂质会慢慢沉积在储水内胆的底部,从而形成污垢,如果不及时清洗,那么就会滋长细菌,进而污染水质,对人体的安全健康造成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储水式电热水器主要包括壳体、储水内胆、加热装置以及电控板,储水内胆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污口。其中,排污口设置在储水内胆的底部,在清洗储水内胆时,通过打开排污口的阀门以将储水内胆中的水排干,并通过水流将沉积在储水内胆底部的污垢带走。然而,仅在重力作用下的排污水流较小,储水内胆的水位下降缓慢,难以形成类似漩涡的扰动水流,因此储水内胆中的水体对沉积在储水内胆底部的污垢的冲刷作用极小,这种排污方式的排污效果往往不理想。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旨在改善储水式电热水器的排污效果,以避免不洁净的水对人体造成伤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电控板、外壳和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储水内胆,所述储水内胆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有排污阀,此外,该储水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排污阀的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管和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排污泵,所述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用于导通或者关断所述压力平衡管,所述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内胆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内胆外的空气连通,所述排污泵与所述排污阀连接,以将所述储水内胆中的水强制排出。优选地,所述排污泵包括电机、排污泵腔体以及叶轮,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排污泵腔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叶轮置于所述排污泵腔体中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污装置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排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内胆的底部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压力平衡管与所述储水内胆连通的一端伸至靠近所述储水内胆的顶部位置。优选地,所述排污阀为手动阀门,或者,所述排污阀为第二电磁阀,且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优选地,该储水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污阀与所述排污泵之间的过滤装置。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室和置于所述过滤腔室中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腔室可拆卸连接。优选地,该储水式电热水器还包括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喷水管和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阀,所述喷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内胆中,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喷水管上,以导通或者关断所述喷水管。优选地,所述喷水管自所述储水内胆的顶部伸入,且所述喷水管的出水口正对所述储水内胆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通过在储水内胆的排污口设置有排污装置,在对储水内胆进行排污清洗操作时,利用排污泵的强制排水功能,以将储水内胆中的水快速排出,使得储水内胆中的水体形成漩涡,呈漩涡状态的水体会对沉积在储水内胆底部的污垢产生冲刷作用,使污垢混合在水中排出,具有排污速度快、排污能力强、排净率高等优点,从而保持储水内胆的清洁度,防止沉积的污垢滋生细菌,保证了用水健康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储水式电热水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电控板3、加热器4、外壳I和置于外壳I内的储水内胆2,储水内胆2呈纵向延伸的圆筒结构,且为卧式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水内胆2还可以是其他任意适用的结构形式。加热器4通过安装法兰固定在储水内胆2的轴向端部,储水内胆2上设置有进水管21、出水管22以及排污口 23,排污口 23的上端安装有镁棒24,排污口 23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阀25,可通过排污口 23将储水内胆2中的水排干净,达到清洗储水内胆2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该储水式电热水器还包括其他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相关部件,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可正常使用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在此不作赘述。在对储水内胆2进行排污清洗操作时,为了使储水内胆2中的水快速流出,该储水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连接至排污阀25的排污装置,该排污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管(图中未示出)和与电控板3电连接的排污泵5,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与电控板3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图中未示出),以用于导通或者关断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与储水内胆2连通,另一端与储水内胆2外的空气连通,从而使得储水内胆2的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平衡。具体地,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伸入储水内胆2中,另一端穿过储水内胆2和外壳I并外露于空气中,压力平衡管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压力平衡管从储水内胆2的底部、轴向端部或者顶部伸入,且第一电磁阀位于储水内胆2与外壳I之间任意适用的位置。排污泵5与排污阀25连接,以将储水内胆2中的水强制排出。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压力平衡管与储水内胆2连通的一端伸至靠近储水内胆2的顶部位置,从而保证排污装置强制排水的过程更加顺畅。在对储水式电热水器进行排污保养时,首先将排污阀25和第一电磁阀打开,使排污泵5与储水内胆2连通,并且使储水内胆2与外界的大气连通,然后在电控板3的控制下启动排污泵5,通过排污泵5将储水内胆2中的水快速排出,由于排污水流较大,因此排污口 23附近的水体容易形成漩涡,呈漩涡状态的水体会对沉积在储水内胆2底部的污垢产生冲刷作用,使污垢混合在待排出的水中,最后随水流排出。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具有排污速度快、排污能力强、排净率高等优点,从而保持储水内胆2的清洁度,防止沉积的污垢滋生细菌,保证了用水健康安全。本实施例中,排污泵5包括电机51、排污泵腔体52以及叶轮53,电机51与电控板3电连接,在电控板3的控制下启动或者停止,排污泵腔体52可由金属材料铸造而成,或者通过机加工而成,且排污泵腔体52的内腔与叶轮53适配,排污泵腔体52设置有进水口521和出水口 522,进水口 521和出水口 522分别与排污泵腔体52的内腔连通,叶轮53置于排污泵腔体52中且与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当电机51驱动叶轮53快速旋转时,排污泵腔体52的内腔位于进水口 521的一侧形成负压区,从而将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电控板、外壳和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储水内胆,所述储水内胆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有排污阀,其特征在于,该储水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排污阀的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管和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排污泵,所述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用于导通或者关断所述压力平衡管,所述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内胆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内胆外的空气连通,所述排污泵与所述排污阀连接,以将所述储水内胆中的水强制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宝东曲绍鹤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