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库箱包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559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库箱包识别系统,包括贴在箱包上EPC标签、安装在库房出入口的固定扫描仪、手持扫描仪和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固定扫描仪与先箱包识别扫描系统信号连接,自动扫描进出库房箱包上的EPC标签,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手持扫描仪设在各网点,并通过数据线与箱包识别扫描系统连接,对网点箱包上的EPC标签进行手动扫描,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箱包快速、准确出入库,减轻库房出入库时库房的压力,并实现对箱包的自动化管理,实时监控;实现了库房箱包管理的集约化、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系统识别率达到99.99%。(*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库箱包识别系统,包括贴在箱包上EPC标签、安装在库房出入口的固定扫描仪、手持扫描仪和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固定扫描仪与先箱包识别扫描系统信号连接,自动扫描进出库房箱包上的EPC标签,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手持扫描仪设在各网点,并通过数据线与箱包识别扫描系统连接,对网点箱包上的EPC标签进行手动扫描,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本技术确保箱包快速、准确出入库,减轻库房出入库时库房的压力,并实现对箱包的自动化管理,实时监控;实现了库房箱包管理的集约化、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系统识别率达到99.99%。【专利说明】一种金库箱包识别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应用技术,尤其涉及基于RFID对银行金库箱包实现出、入库自动识别及管理的物联网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业网点增多,库房箱包在金库和营业网点间频繁存放和流转。库房出入库交接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箱包出入金库只简单登记数量,未详细登记箱包诸如编号、网点名称、出入库时间等要素信息,出入库箱包真假难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流程的过程,网点交接人员、押运人员、库房交接人员之间相互登记的信息不能共享,三方无联动制约机制,容易发生箱包错拿、漏拿、调包等现象。为实现库房箱包管理的集约化、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确保箱包快速、准确出入库,减轻库房出入库时库房的压力,并实现对箱包的自动化管理,实时监控。现将箱包附上电子标签,通过采取读写器扫描装置来自动实现箱包在金库和网点进出及相关管理功能的自动化操作。方案不仅大大减轻了金库出入库的压力,也实现了对箱包的自动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现有库房箱包出入库手工交接的繁琐、纸质管理安全性隐患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金库箱包识别系统,该系统基于RFID对库房箱包实现出、入库自动识别及管理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WEB端程序和银行ACBS前台交易程序相结合,不同权限的操作员在不同界面进行操作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采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RFID)技术对箱包进行扫描,实现了箱包在出入网点和库房自动批量识别,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和机器制约,系统识别率达到99.99%。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库箱包识别系统,包括贴在箱包上EPC标签、安装在库房出入口的固定扫描仪、手持扫描仪和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固定扫描仪与先箱包识别扫描系统信号连接,自动扫描进出库房箱包上的EPC标签,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手持扫描仪设在各网点,并通过数据线与箱包识别扫描系统连接,对网点箱包上的EPC标签进行手动扫描,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扫描仪和手持扫描仪均基于RFID技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箱包附上标签,采取扫描装置,来自动实现箱包金库,网点进出库以及相关管理功能的自动化操作。不仅仅减轻了金库出入库的压力,也实现了对箱包的自动化管理。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确保箱包快速、准确出入库,减轻库房出入库时库房的压力,并实现对箱包的自动化管理,实时监控。实现了库房箱包管理的集约化、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在I万次测试实验中(每次箱包数量不少于200个),系统识别率达到99.99%。本技术适用于银行各级库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金库箱包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金库箱包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金库箱包识别系统中箱包出库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金库箱包识别系统中箱包入库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涉及金库箱包识别系统,是基于RFID对库房箱包实现出、入库自动识别及管理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WEB端程序和中国农业银行ACBS前台交易程序相结合,不同权限的操作员在不同界面进行操作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采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RFID)技术对箱包进行扫描,实现了箱包在出入网点和库房自动批量识别,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和机器制约,系统识别率达到99.99%。本技术包括贴在箱包上EPC标签、安装在库房出入口的基于RFID的固定扫描仪和手持扫描仪,以及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固定扫描仪与先箱包识别扫描系统信号连接,自动扫描进出库房箱包上的EPC标签,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手持扫描仪设在各网点,并通过数据线与箱包识别扫描系统连接,对网点箱包上的EPC标签进行手动扫描,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该专利技术主要特点:引入ASPAJAX技术,实现页面的部分动态显示和交互,减少了用户操作步骤,提高了页面的友好性、箱包自动识别、B/S三层架构,用户访问便捷、客户端程序零维护、实现了系统与扫描设备的无缝连接,降低了硬件连接的复杂性,提高了操作便捷性。系统的物理架构为:库房端:XP终端机:通过办公网访问内部WEB服务器扫描门:通过数据线连接办公网机器读写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办公网机器网点:XP终端:通过办公网访问内部WEB服务器手持扫描设备:通过数据线连接办公网机器系统的逻辑架构为:该专利技术主要实现了基于用户管理、押运管理、流程管理、安全管理四大模块下网点端网点出库、网点入库,金库端金库出库、金库入库、箱包电子标签制作、箱包信息维护、可调配箱包预配送管理、读写器IP地址维护、特殊处理、报表生成功能。用户管理:箱包管理系统用户分为保卫部管理员,箱包管理员。保卫部管理员有权进行押运管理模块的操作,箱包管理员有权进行箱包管理模块的操作。箱包管理员按权限分为网点操作员,金库操作员,分别操作箱包管理模块的网点端和金库端。押运管理:保卫部管理员进行有关押运线路以及押运线路网点的信息维护。流程管理:箱包不允许在同一网点进行连续的出,入库。安全管理:电子标签唯一标识与其存储的箱包信息的对照关系备份存储。箱包电子标签制作:电子标签安装于我行不同种类的箱包中,如帆布箱包、塑料材质箱包和金属材质箱包等。电子标签相关要求如下:工作环境温度:-10~+65°C、工作寿命:3~5年、有效识别距离:>3米、一次识别准确率:100%、防冲突性能:>200个标签同时读取、抗碰撞跌落振动性能:抗高强度跌落与振动、ID唯一性:应采用唯一编码,ID无法仿制、抗干扰性:多个设备互不干扰、安全性: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破解、抗电磁干扰: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信息可储存空间:不低于1Kb、数据保存时间:>10年。通过连接读写器,将箱包编号,箱包类型,箱包所属网点,箱包所属库房号等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存储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库箱包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在箱包上EPC标签、安装在库房出入口的固定扫描仪、手持扫描仪和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固定扫描仪与先箱包识别扫描系统信号连接,自动扫描进出库房箱包上的EPC标签,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所述手持扫描仪设在各网点,并通过数据线与箱包识别扫描系统连接,对网点箱包上的EPC标签进行手动扫描,并将数据传输给箱包识别扫描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怀明程立国江荣华陈健恒汪宁浦徐永红虞沛闻志旺刘扬丁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