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319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9 07:51
一种脚轮是由安装支架(1)、脚轮(2)、拼紧螺母(3)、螺栓(4)、滚动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的形状成倒U字形且上端有四个小孔与小车联接、下面有两个孔;所述的脚轮2两端分别有一轴承孔与滚动轴承(5)过盈配合;所述的螺栓(4)与滚动轴承(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将滚动轴承(5)分别装入脚轮2的左右轴承孔内,然后放入安装支架(1)内同时将螺栓(4)串过脚轮2和滚动轴承(5)内孔并拧紧拼紧螺母(3)。此脚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操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脚轮是由安装支架(1)、脚轮(2)、拼紧螺母(3)、螺栓(4)、滚动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的形状成倒U字形且上端有四个小孔与小车联接、下面有两个孔;所述的脚轮2两端分别有一轴承孔与滚动轴承(5)过盈配合;所述的螺栓(4)与滚动轴承(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将滚动轴承(5)分别装入脚轮2的左右轴承孔内,然后放入安装支架(1)内同时将螺栓(4)串过脚轮2和滚动轴承(5)内孔并拧紧拼紧螺母(3)。此脚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操作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脚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轮,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在机械技术生产中,对工件的运转都用手推小车进行运转,而手推小车小面的脚轮通常用实心轮或单个轴承,这样推起来非常费力或有卡死现象,给生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设计设计一种新型脚轮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脚轮是由安装支架1、脚轮2、拼紧螺母3、螺栓4、滚动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I的形状成倒U字形且上端有四个小孔与小车联接、下面有两个孔;所述的脚轮2两端分别有一轴承孔与滚动轴承5过盈配合;所述的螺栓4与滚动轴承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将滚动轴承5分别装入脚轮2的左右轴承孔内,然后放入安装支架I内同时将螺栓4串过脚轮2和滚动轴承5内孔并拧紧拼紧螺母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脚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操作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脚轮示意图。图2是一种脚轮左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脚轮是由安装支架1、脚轮2、拼紧螺母3、螺栓4、滚动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I的形状成倒U字形且上端有四个小孔与小车联接、下面有两个孔;所述的脚轮2两端分别有一轴承孔与滚动轴承5过盈配合;所述的螺栓4与滚动轴承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将滚动轴承5分别装入脚轮2的左右轴承孔内,然后放入安装支架I内同时将螺栓4串过脚轮2和滚动轴承5内孔并拧紧拼紧螺母3。以上已以较佳实施公开了本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是由安装支架(I)、脚轮(2)、拼紧螺母(3)、螺栓(4)、滚动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I)的形状成倒U字形且上端有四个小孔与小车联接、下面有两个孔;所述的脚轮2两端分别有一轴承孔与滚动轴承(5)过盈配合;所述的螺栓(4)与滚动轴承(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将滚动轴承(5)分别装入脚轮2的左右轴承孔内,然后放入安装支架(I)内同时将螺栓(4)串过脚轮2和滚动轴承(5)内孔并拧紧拼紧螺母(3)。【文档编号】B60B33/00GK203727098SQ201420047449【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专利技术者】章世秀, 杨井华, 张正伟, 江国珍, 何扬清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轮是由安装支架(1)、脚轮(2)、拼紧螺母(3)、螺栓(4)、滚动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的形状成倒U字形且上端有四个小孔与小车联接、下面有两个孔;所述的脚轮2两端分别有一轴承孔与滚动轴承(5)过盈配合;所述的螺栓(4)与滚动轴承(5)的内孔为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将滚动轴承(5)分别装入脚轮2的左右轴承孔内,然后放入安装支架(1)内同时将螺栓(4)串过脚轮2和滚动轴承(5)内孔并拧紧拼紧螺母(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世秀杨井华张正伟江国珍何扬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