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速旋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094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点式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防热螺栓捕获器,包括基座(5)、金属壳体(6)和弹簧衬套(7);基座(5)开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对接螺栓(3)直径;弹簧衬套(7)的半径与基座(5)的通孔相配合,弹簧衬套(7)A端固定安装在基座(5)的通孔内,B端被切割为多个弹簧片(9)并向内折弯;金属壳体(6)位于在弹簧衬套(7)和对接螺栓(3)外,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金属壳体(6)外安装有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橡胶玻璃钢防热套(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金属和橡胶弹性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来降低对接螺栓(3)的运动速度;玻璃钢防热套(10)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安装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点式分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防热螺栓捕获器,包括基座(5)、金属壳体(6)和弹簧衬套(7);基座(5)开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对接螺栓(3)直径;弹簧衬套(7)的半径与基座(5)的通孔相配合,弹簧衬套(7)A端固定安装在基座(5)的通孔内,B端被切割为多个弹簧片(9)并向内折弯;金属壳体(6)位于在弹簧衬套(7)和对接螺栓(3)外,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金属壳体(6)外安装有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橡胶玻璃钢防热套(10)。本技术利用金属和橡胶弹性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来降低对接螺栓(3)的运动速度;玻璃钢防热套(10)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安装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专利说明】一种全自动高速旋盖系统
本技术属于全自动灌装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高速旋盖系统。
技术介绍
在灌装生产线上,需要在灌装前旋开空桶的桶盖,然后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再将桶盖安装在重桶上。目前用于灌装生产线的旋盖机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机械回转式旋盖机和直列气动式旋盖机。机械回转式旋盖机的机械结构较复杂,运行的稳定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机械加工精度,而且不同桶型的桶定位磨具设计也较复杂,换桶型时更换磨具比较费时。而直列气动式旋盖机机构较为简单,但气动旋盖不能反转认盖,会有桶盖螺纹没有正确咬合而旋盖的情况,而且气动旋盖头的旋转扭矩有限,只适用扭矩较小的旋盖。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全自动高速旋盖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高速旋盖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卸盖机包括卸盖机架、垂直安装在卸盖机架上的升降横移平台装置、安装在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上的卸盖头联接座、两个并列安装在卸盖头联接座上的卸盖头;卸盖机架的中间安装有一个中部平台;在卸盖机架的中部平台上,安装有两根平行的卸盖直线滑轨,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位于在卸盖直线滑轨上,在两根卸盖直线滑轨之间还安装有卸盖横移气缸;卸盖横移气缸的缸筒一端与卸盖机架中部平台铰接,卸盖横移气缸的活塞杆与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的底部铰接;卸盖头联接座升降运动伺服电机安装在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上部;卸盖头联接座一端连接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卸盖头联接座的卸盖头,卸盖头联接座上设有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在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和卸盖头联接座之间安装有同步轮;卸盖头用于抓取并旋开桶盖;两个卸盖头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同步轮;卸盖头上端的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的同步轮连接;卸盖头上部通过顶盖气缸支架安装卸盖顶盖气缸,卸盖顶盖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有与顶盖活动杆同轴安装的顶盖滑杆;所述旋盖机C包括旋盖机架、垂直安装在旋盖机架上部的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安装在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上的旋盖头联接座、两个并列安装在旋盖头联接座上的旋盖头;旋盖机架中间安装有一个中部平台;在旋盖机架的中部平台上,纵向平行安装有两根旋盖直线滑轨,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位于在旋盖直线滑轨上,在两根旋盖直线滑轨之间还安装有旋盖横移气缸;旋盖横移气缸的缸筒一端与旋盖机架中部平台进行铰接,旋盖横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的底部铰接;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为一个梯形或“[”形框架结构,在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内垂直安装有滚珠丝杠,在滚珠丝杠上固定安装有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上水平安装有旋盖头联接座;旋盖头联接座升降运动伺服电机安装在旋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的上部,与滚珠丝杠连接;旋盖头联接座一端连接丝杠滑块,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旋盖头联接座的旋盖头,在丝杠滑块和旋盖头之间设有旋盖头旋转伺服电机在旋盖头旋转伺服电机和旋盖头联接座之间通过“L”型板连接;旋盖头用于抓取并旋紧桶盖;两个旋盖头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旋盖同步轮;旋盖头上端的旋盖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旋盖头旋转伺服电机的旋盖同步轮连接。所述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为一个梯形或“[”形框架结构,包括安装在卸盖直线滑轨上的底部、垂直于底部的背板和位于背板上端的支撑板。所述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为一个梯形或“[”形框架结构,在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内安装有滚珠丝杠,在滚珠丝杠上安装有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上水平安装有卸盖头联接座。所述两根卸盖直线滑轨靠外侧的一端位于中部平台边缘,长度不小于卸盖横移气缸活塞杆的长度。所述卸盖头联接座为一根方管,一端连接丝杠滑块,另一端连接有一个“L”型板,在“L”型板的水平部分开有两个与卸盖头的外径相配合的通孔,两个卸盖头分别安装在通孔内;在方管上,丝杠滑块和卸盖头之间处设有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在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和卸盖头联接座之间通过“L”型板连接。所述旋盖头卸盖头的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包括卸盖头基座和旋转件,卸盖头基座为圆筒状,与卸盖头联接座的“L”型板螺纹连接,安装在“L”型板的通孔内;旋转件为圆筒状,内径与顶盖滑杆间隙配合;同步轮固定套装在旋转件上部外;卸盖头基座通过上下轴承同轴安装在旋转件中部外;旋转件下部有外螺纹,与卸盖头下部连接;卸盖头的下部包括外滑套、内滑套、弹簧和卸盖抓盖头;外滑套为“Π ”形结构,上部通过螺纹与卸盖头上部连接;内滑套的上部嵌套在外滑套内腔,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卸盖抓盖头;卸盖抓盖头用于抓取并夹紧桶盖;在外滑套和内滑套的下部之间安装了复位弹簧;外滑套和内滑套中心均开有通孔形成空腔,顶盖活动杆位于外滑套和内滑套内。所述卸盖抓盖头的内壁上有均匀分布并固定的四个抓盖头固定卡抓,在各抓盖头固定卡抓之间安装有抓盖头活动卡抓;抓盖头活动卡抓通过圆弧压板和螺钉固定在卸盖抓盖头的侧壁上,在抓盖头活动卡抓与圆弧压板之间安装了弹簧。所述桶盖输送机B包括桶盖输送线体、驱动装置电机、依次安装在输送线体上方靠近旋盖机C 一端的分盖器和挡盖装置;驱动装置电机安装在桶盖输送线体一端,用于驱动桶盖输送线体横向运动。所述桶盖输送线体两侧还安装有导向护栏。所述分盖器包括分盖装置和分盖器驱动气缸;分盖装置包括分别平行安装在桶盖输送线体两侧的固定板、旋转轴和“Π”形框架;固定板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垂直于桶盖输送线体的旋转轴,旋转轴两端在两块固定板内侧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 Π ”形框架与旋转轴形成一体件,一体件俯视呈“工”型,“Π ”形框架的宽度大于桶盖的直径;分盖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分盖装置旋转轴的中心,所述挡盖装置包括活动挡盖器和固定挡盖器;活动挡盖器包括分别安装在桶盖输送线左右两端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长条状活动挡块和活动挡盖器驱动气缸;固定挡盖器固定安装在桶盖输送线体的最末端,用于实现挡盖功能。所述旋盖头联接座为一根方管,一端连接丝杠滑块,另一端连接有一个“L”型板,在“L”型板的水平部分开有两个与旋盖头的外径相配合的通孔,两个旋盖头分别安装在通孔内。所述旋盖头的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包括旋盖头基座和旋盖头旋转件,旋盖头基座为圆筒状,与旋盖头联接座的“L”型板螺纹连接,安装在“L”型板的通孔内;旋盖头旋转件为圆筒状或圆柱体;旋盖同步轮固定套装在旋盖头基座上部外;旋盖头基座通过上下轴承同轴安装在旋盖头旋转件中部外;旋盖头旋转件下部有外螺纹,与卸盖头下部连接;所述旋盖头的下部包括旋盖外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旋盖系统,包括卸盖机(A)、桶盖输送机(B)和旋盖机(C),卸盖机(A)和旋盖机(C)安装在桶盖输送机(B)的两端,即桶盖输送机(B)沿桶(11)运动方向的前端连接卸盖机(A),沿桶(11)运动方向的后端连接旋盖机(C);卸盖机(A)用于将桶盖(10)从桶(11)上旋下,桶盖输送机(B)用于将旋下的桶盖(10)从卸盖机(A)输送到旋盖机(C),旋盖及(C)用于将桶盖(10)安装在桶(11)上,其特征在于: 卸盖机(A)包括卸盖机架(1)、垂直安装在卸盖机架(1)上的升降横移平台装置(4)、安装在升降横移平台装置(4)上的卸盖头联接座(6)、安装在卸盖头联接座(6)上的卸盖头(9);卸盖机架(1)的中间安装有一个中部平台;在卸盖机架(1)的中部平台上,安装有两根平行的卸盖直线滑轨(3),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4)位于卸盖直线滑轨(3)上,在两根卸盖直线滑轨(3)之间还安装有卸盖横移气缸(2);卸盖横移气缸(2)的缸筒一端与卸盖机架(1)中部平台铰接,卸盖横移气缸(2)的活塞杆与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4)的底部铰接;卸盖头联接座升降运动伺服电机(5)安装在卸盖升降平移平台装置(4)上部; 卸盖头联接座(6)一端连接卸盖升降横移平台装置(4),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卸盖头联接座(6)的卸盖头(9),卸盖头联接座(6)上设有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7); 两个卸盖头(9)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同步轮(7‑1);卸盖头(9)上端的两个同步轮(7‑1)通过同步带与卸盖头旋转伺服电机(7)的 同步轮连接;卸盖头(9)上部安装有卸盖顶盖气缸(8),卸盖顶盖气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顶盖滑杆(8‑2);卸盖头(9)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与顶盖滑杆(8‑2)同轴的顶盖活动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军徐志刚宿延轶刘新乐殷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