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027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勺装置,它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配合输送的方式输送勺子,能够连续地一个个输送勺子,实现机械化连续放勺,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勺装置,它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本技术采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配合输送的方式输送勺子,能够连续地一个个输送勺子,实现机械化连续放勺,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放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放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某些食品包装中,需要在包装中放入勺子,比如在牛奶、奶粉包装场合。在以,勺子都是用人工放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勺装置,以实现机械化放勺。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勺装置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所述勺带为由勺子连成的带状体,勺子和勺子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或者为由包装袋连成的带,勺子处在包装袋中,包装袋和包装袋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分别配有5个以上的多个带轮,使得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均形成五边形以上的上部多边形结构,所述上部多边形具有下底边和可调顶点,与下底边相配合的2个带轮安装在可升降的机构上,与可调顶点相配的带轮的安装位可调;第一下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分别配有5个以上的多个带轮,使得第一下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也均形成五边形以上的下部多边形结构,所述下部多边形具有上底边和可调顶点,与可调顶点相配的带轮的安装位可调;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的下底边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上底边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的下底边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上底边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送勺通道。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前设有勺带引导斜槽。所述放勺装置还设有竖立的安装板,所述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处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处在安装板的另一侧,并在该另一侧设置有罩壳。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所共用的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中的其中二个带轮分别和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同轴并带动对应的主动轮旋转;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所共用的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与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中的其中二个带轮分别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同轴并带动对应的主动轮旋转。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配合输送的方式输送勺子,能够连续地一个个输送勺子,实现机械化连续放勺,提高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隐去罩壳后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所提供的放勺装置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12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22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100,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200 ;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所述勺带300为由勺子301连成的带状体,勺子和勺子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302,比如该薄弱部位的塑料厚度极薄或是断续的,这样,其在由输入夹持输送机构输送时能够不断开,维持勺子带的连续,在进入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时,在由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速度差所产生的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对其的拉力作用下,该薄弱部位能够被拉断,使得勺子由连续输入转为被一个个快速送出,掉入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出口20外的商品包装物上或转送通道上。所述勺带300也可为由包装袋连成的带,勺子处在包装袋中,包装袋和包装袋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比如该连接部位是断续的或有切痕。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分别配有5个带轮,使得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均形成上部五边形结构,所述上部五边形具有下底边111、211和可调上顶点112、212,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下底边相配合的2个带轮101及与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下底边相配合的2个带轮201安装在可升降的机构上,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上顶点相配的带轮102及与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上顶点相配的带轮202的安装高度可调,比如在安装板400上有若个高度不同的安装位,使得带轮102、202的安装高度可调。附图标号103为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附图标号104为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的从动轮。附图标号203为第二上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附图标号204为第二上循环输送带的从动轮。第一下循环输送带12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22分别配有5个以上的多个带轮,使得第一下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也均形成下部五边形结构,所述下部五边形具有上底边121、221和可调下顶点122、222,比如在安装板400上有若个高度不同的安装位,使得对应下定点122、222的带轮105、205的安装高度可调。附图标号106为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附图标号107为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从动轮。附图标号206为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附图标号207为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从动轮。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的下底边111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上底边121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送勺带通道100,第二上循环输送带的下底边211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上底边222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送勺通道200。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前设有勺带引导斜槽3。所述放勺装置还设有竖立的安装板400,所述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第一下循环输送带12、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和第二下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勺装置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所述勺带为由勺子连成的带状体,勺子和勺子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或者为由包装袋连成的带,勺子处在包装袋中,包装袋和包装袋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邦毅张彩芹章子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