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9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禽畜舍内的环境,又能提高禽畜免疫力,提高禽畜受孕率、产仔率、成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产量、降低死亡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肉蛋奶的品质,并可用于发酵青贮、黄贮饲料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饲料添加剂,是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的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合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
技术介绍
我国生物饲料行业起步晚,与发达国家还相差很大的距离,饲料添加剂工业标准化体系不健全,质量参差不齐,各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添加的菌种单一,有些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过程繁锁,需要二次发酵。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多种有益活性微生物经过科学配比,共同复合而成,真正达到了多效性,有效活菌数远远超过国家标准。本专利技术中的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效果更明显;使用更方便(直接饮水或拌料,节省劳动力);作用更范围广(除饮水或常规的添加在饲料中外,还可用来发酵青贮饲料和黄贮饲料,大大增加了植物秸秆的利用率,解决人畜分粮的矛盾,同时减少了这些原料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用量少,成本低;本专利技术中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应用到环境的处理上,可以有效的消除环境异味;此种饲料添加剂,不含抗生素成分,对提高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作用,已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禽畜舍内的环境,又能提高禽畜免疫力,提高禽畜受孕率、产仔率、成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产量、降低死亡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肉蛋-->奶的品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合而成。优选地,各发酵菌液按体积计用量比例为:放线菌5%、光合细菌15%、芽孢杆菌15%、酵母菌25%、乳酸杆菌4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1)分别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母种接种于一级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一级菌种;(2)分别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一级菌种接种于二级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二级菌种;(3)分别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发酵菌液;(4)将各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匀即得。优选地,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述酵母菌为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所述乳酸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所述放线菌为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sis)。本专利技术所述生产工艺,优选地,其中步骤(2)、(3)光合细菌为间歇式通气培养;芽孢杆菌为通气培养;酵母菌为通气培养;乳酸杆菌为静置不通气培养;放线菌为通气培养。本专利技术所述生产工艺(图1)详述如下:各发酵菌液的生产:光合细菌生产工艺:一、培养基:一级培养基:MgSO4·7H2O 0.2g、(NH4)2SO4 1.0g、NaHCO3 5.0g、K2HPO4 0.5g、-->NaCl 0.2g、蛋白胨1.5g。其中(NH4)2SO4可以用NH4Cl代替,MgSO4可用0.25ml饱和MgCl2代替,配制时将各成分溶于400ml水中,用H3PO4和Na2CO3调PH,再加入水至1000ml,pH为7.1-7.2,115℃灭菌10分钟。二级培养基:醋酸钠3g、NaCl 0.1g、(NH4)2SO4 0.3g、MgSO4 0.2g、KH2PO3 0.5g、K2HPO3 0.3g、柠檬酸铁铵7ml、蛋白胨1.2g、水定容至1000ml。用H3PO4和Na2CO3调pH为7.1~7.2。发酵培养基:醋酸钠2.6g、NaCl 0.07g、(NH4)2SO4 0.25g、MgSO4 0.16g、KH2PO30.38g、K2HPO3 0.25g、柠檬酸铁铵5ml、蛋白胨1.0g、水定容至1000ml、用H3PO4和Na2CO3调pH为7.1~7.2。发酵培养分两个阶段:100L种子罐培养;2吨发酵罐培养。二、接种培养基配制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光合细菌生产性培养的接种量比较高,一般为20%~50%,即菌种量和新配培养量之比为1∶4(20%)~1∶1(50%),且不应低于20%,尤其微气培养接种总量应高些,否则,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很难占绝对优势。三、生长所需环境条件1、培养介质:蒸馏水2、酸碱度,pH值在8~8.5为最好,光合细菌的适应pH范围在6-10之间。3、温度,以28~36℃为最适生长温度。4、光照强度,以3000~4000勒克斯(LX)为最佳,即每25公斤菌液需要用相当于60瓦左右的白炽灯作光源。5、培养时间:7-10天-->四、培养管理1、搅拌或充气: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必须搅拌或充气,其作用是帮助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光照,保持菌细胞的良好生长。摇瓶厌气培养是用人工摇动培养容器的方法使菌细胞上浮,可在接种前在培养容器中加入少量玻璃珠,摇动时易于搅起菌细胞;发酵罐培养时用搅拌轴进行搅拌,每天至少摇动或搅拌3次,定时进行。2、调节光照度:培养光合细菌需要连续进行照明,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根据要求经常调整光照度。刚接入菌种时由于细菌密度低,光照强度调为3000lx,当中后期细菌生长繁殖快,菌细胞的密度高,光照强度应提高到4000lx。3、调节温度:在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中,能有效地将温度控制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当然是最理想的。在培养过程中温度都控制在32-36℃。4、酸碱度的测定和调整:为了延长光合细菌的指数生长期,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的产量,测定和调整pH值是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采用加醋酸的办法降低菌液的酸碱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每天测定菌液的pH值,当pH值上升超出8.5,即加酸调整至7.5。5、测定光密度(O.D.)值:光密度值和细胞干重之间是近似线性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常用来测定培养物的浓度。首先根据测定的数据画出相关的标准曲线图,然后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即可根据标准曲线大致估算出菌细胞的浓度。光密度值常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可以了解光合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芽胞杆菌生产工艺:一级培养基:牛肉膏0.3%、蛋白胨1.0%、氯化钠0.5%、琼脂2.0%、蒸馏-->水1000ml,pH 7.0-7.2。或:牛肉膏1.0%、蛋白胨1.0%、氯化钠0.5%、琼脂2.0%、蒸馏水1000ml,pH7.0~7.2。培养条件:30~32℃,23~25小时。二级培养基:同一级培养基。250ml克氏瓶装65~70ml培养基,每一瓶斜面大小应一致。培养条件:30-37℃,2~3天。发酵培养基:淀粉0.3%、蔗糖0.5%、30.8mg/Kg硫酸锰溶液0.2%、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豆粕3.0%,水补足100%,pH7.0~7.5。或:豆饼粉3.0%、玉米粉2.0%、麸皮3.0%、磷酸氢二钠0.4%、磷酸二氢钾0.03%、水补足100%,pH7.0~7.5。发酵培养分两级进行1、100L种子罐条件:按发酵培养基配料;消后体积59~61升;调整pH 7.0~7.5;温度:34~37℃,通风比1∶0.3~0.5;培养周期14~16小时;全程搅拌。2、2吨发酵罐条件:按发酵培养基配料;消后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各发酵菌液按体积计用量比例为:放线菌5%、光合细菌15%、芽孢杆菌15%、酵母菌25%、乳酸杆菌40%。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1)分别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母种接种于一级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一级菌种;(2)分别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一级菌种接种于二级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二级菌种;(3)分别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发酵菌液;(4)将各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匀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生产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纪元三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