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勇毅专利>正文

水雾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621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雾除尘装置,包括管道、U型舱体、螺旋式水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前端内部设有引风机,所述管道出口与U型舱体进口连接,所述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与U型舱体出口连接,所述U型舱体顶端内部设有两个喷头,所述在U型舱体与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下边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前端设有进水孔与排污孔,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两个过滤网,所述喷头的进水口与沉淀池连接,所述喷头的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解决了粉尘烟雾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粉尘烟雾处理排泄
,具体涉及一种水雾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前期处理中药材部分采用加热炒制方法,在炒药材时,生产时粉尘大、烟尘大,生产环境非常恶劣,对操作员工健康存在一定危害,严重污染环境且不易清理。工业除尘设备也较多,如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旋风除尘器主要是处理烟尘中颗较大的颗粒,布袋除尘器可以处理较细小的粉尘,这些除尘设备较大,成本高,且因为中药材在炒制过程中有挥发性油质的物质随烟尘一同排出,有粘附性,故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不适合中药材料炒制时的除尘。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水雾除尘的结构,但也不适应中药材料炒制时的除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水雾除尘装置,使炒药机所排出的粉尘烟雾符合环保规定要求,从而解决了对操作员工健康存在一定危害,污染环境且不易清理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雾除尘装置,包括引风管道、水雾除尘装置,沉淀水池,所述引风机套装在引风管道内部,所述水雾除尘装置由U型舱体、螺旋式水雾分离器、喷头组成,所述在U型舱体的后端连接有螺旋式水雾分离器,所述在U型舱体的上端设有两个喷头,所述喷头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在U型舱体与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下边设有沉淀水池,所述沉淀水池前端设有进水与排污孔,所述沉淀水池内部设有两个过滤网。所述螺旋式水雾分离器内部设有螺旋导流片。本技术有益效果:将烟雾粉尘通过废弃管道、风机吸入具有U型腔体的容器内,经过附属水泵在腔体顶端加装喷雾装置,使烟雾或粉尘在经过U型腔体时与水雾充分混合,在水雾的洗刷下将烟雾或粉尘中的杂质去除,气体通过后端的水气分离设施的作用下,水流带走气体中的污物,将洁净气体排出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附图说明图 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雾除尘装置,由引风管道1、水雾除尘装置2,沉淀水池3,所述引风机4套装在引风管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除尘装置2由U型舱体5、螺旋式水雾分离器6、喷头7组成,所述在U型舱体5的后端连接有螺旋式水雾分离器6,所述在U型舱体5的上端设有两个喷头7,所述喷头7的进水管上设有水泵8,所述在U型舱体5与螺旋式水雾分离器6下边设有沉淀水池3,所述沉淀水池3前端设有进水与排污孔,所述沉淀水池3内部设有两个过滤网。本技术使用时:粉尘污物由引风管道1经过引风机4进入U型腔体5,在引风机4的推力下继续前行,与顶端两个向下喷头7所喷出的水雾充分混合,将烟雾中的粉尘污物冲洗落入沉淀水池3,部分水雾在风流的推动下未能及时向下进入沉淀水池3,再经过螺旋式水雾分离器6,将水分彻底分离落入沉淀水池3经过三级沉淀后由水泵8加压后再经喷头7喷出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连续喷淋清除烟尘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雾除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雾除尘装置,包括管道、 U型舱体、螺旋式水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前端内部设有引风机,所述管道出口与U型舱体进口连接,所述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与U型舱体出口连接,所述U型舱体顶端内部设有两个喷头,所述在U型舱体与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下边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前端设有进水孔与排污孔,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两个过滤网,所述喷头的进水口与沉淀池连接,所述喷头的进水管上设有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雾除尘装置,包括管道、 U型舱体、螺旋式水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前端内部设有引风机,所述管道出口与U型舱体进口连接,所述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与U型舱体出口连接,所述U型舱体顶端内部设有两个喷头,所述在U型舱体与螺旋式水雾分离器下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毅
申请(专利权)人:刘勇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