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5563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包括一个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1),电压互感器(1)的输出侧的其中应该接线端接地,另一个接线端通过第一电阻(R1)后与开关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开关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运算放大器(IC)的正电源端相连,运算放大器(IC)的负电源端接地,开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连接有电源(Vcc);所述运算放大器(IC)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2)的输出端相连,电流互感器(2)输出端的两个接线柱之间还设有第一电容(C1),滤波电容(C)上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相互并联且方向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属于太阳能发电

技术介绍
随着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削减甚至取消并网补贴,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储能逆变器白天利用太阳能供给家庭用电,并且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当电池满额时会自动输入电网。在波峰电价,晚上或者日照不足的时候,家庭皆可使用电池中储存的电能,并且可高价输送给电网,赚取更高收益;在波谷电价时,通过电网给电池充电,节省家庭支出。然而现有的储能逆变器均根据白天夜晚的切换实现电网供电、蓄电池供电和光伏供电三种负载供电模式。如若需要电网和光伏的互补式供电,则需要逆变器能掌握负载的大小情况及电网的相位变化,从而实现同步的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它可以使逆变器能实时采集电网的相位及负载的大小变化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其特点是:包括一个采样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1),电压互感器(1)的输出侧的其中应该接线端接地,另一个接线端通过第一电阻(R1)后与开关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开关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运算放大器(IC)的正电源端相连,运算放大器(IC)的负电源端接地,开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连接有电源(Vcc);所述运算放大器(IC)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2)的输出端相连,电流互感器(2)输出端的两个接线柱之间还设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上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
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1),电压互感器(1)的
输出侧的其中应该接线端接地,另一个接线端通过第一电阻(R1)后
与开关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开关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
二电阻(R2)与运算放大器(IC)的正电源端相连,运算放大器(IC)
的负电源端接地,开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连接有电源(Vcc);
所述运算放大器(IC)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2)的输出端相连,
电流互感器(2)输出端的两个接线柱之间还设有第一电容(C1),第
一电容(C1)上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
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相互并联且方向相反;所述运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富祝东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罗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